澳門基金會3億資助中、小、幼教育

2014-09-15 18:39本刊报道
澳门月刊 2014年9期
关键词:校園中學空間

本刊报道

澳基會支援教育建設

優化教育環境及設施

澳門作為在大中華地區首個提供15年(包括3年幼稚教育)免費教育的地區,澳門特區政府不遺餘力地在教育方面投入資源。“關心青年成長”、“教育興澳”是澳門特區政府的重要施政指導方針,近年澳門特區政府從政策取向、資源投放、教育立法、教育改革、教育品質,到關心教師的專業工作地位和待遇等方面工作不斷深化,務求全力提升教育質素,為特區發展培養人才。

目前全澳官私校逾百間,中、小、幼學生共69,403人(含特殊教育582人)。隨著澳門國際化程度日益加深,未來社會對雙語及多元化人才的需求持續,現時澳門的各所學校在教學中不斷滲透多元教學,對校舍及教學配備要求不斷提升。另一方面,隨著本澳學生人數持續增加,學額需求增大,學生對校舍空間、設施需求亦不斷提高。澳門不少校舍具有一定歷史,舊校舍的配套未能追上教育發展的要求。

進行重大教育改革往往需要大量的資源,而澳門教學機構主要以非牟利方式運作,在提升校園環境時難免遇到資金困難。為讓學校可全心全意提供優質教學、多方面培育澳門人才,澳門特區政府為有需要的學校提供有關方面的資源,當中澳門基金會在特區政府的指導下,2013年至2014間撥款3億澳門元支援了濠江中學附屬英才學校、婦聯學校、浸信中學、廣大中學、聖保祿學校、澳門菜農子弟學校、澳門培道學校、氹仔坊眾學校、澳門坊眾學校等學校改善硬件設施(詳見後附表),以配合教學發展需求,保障學校擁有完善的硬體配套,讓學童快樂成長。

新學年即將開始,讓我們一起看看多間學校工程情況,聽聽校方、家長和學生對新校舍的期望吧!

創新學校配置 培育多元人才

近年,氹仔人口急增,年輕夫婦增加,學童名額需求持續上升,對教育質素要求亦提高。有見及此,多間學校紛紛在氹仔設立分校,緩解教學的需求。其中,濠江英才學校是一個新嘗試。陳虹副校長表示,由於氹仔中學學額需求降低,相反小幼學額需求大增,濠江中學因此將原氹仔中學部遷回澳門半島的校舍,在原濠江中學氹仔分校原址開辦中、小、幼一條龍優質雙語學校,設定以基礎課程與拓展課程結合雙語教學的發展方向。

由於校舍原為中學部的設計,需要進行改建才能適合幼稚園學生使用。工程分兩階段進行:首階段將原來A座(包括地面層、一樓、二樓、三樓)由中學生課室改建為幼稚園和小學使用的課室。學校在2010年已完成A座重建工程和購買設備項目,並於當年9月投入使用,2012學年共有450名學生。

在2010年濠江中學附屬英才學校投入運作至今,學生人數不斷增加,2013學年約有600多學生,2014學年預計達800多學生。現時,學校第二階段工程(將B座改建成教學樓,內設圖書館;C座為游泳館及綜合樓:D座則為體育館和禮堂)即將竣工,預計今年10月投入使用。

陳虹副校長:冀把學校營造

“書香校園”氛圍

據陳副校長介紹,英才學校的辦學具有“三個特色”,即:第一,雙語特色:課程融合中英文教學的特色,今年初一起更設有葡文課程,滿足澳門特區發展對多語人才的需求。第二,藝術特色,以書法和美術等藝術薰陶塑造良好品格。第三,能力強,不怕競爭。為配合特色教學,校園的設置亦別具心思,除了室內體育館、書法室、實驗室外,還設置了多功能演講廳,希望培養學生演說能力;設有校園電視台,為對播音興趣的孩子提供自己採訪、編寫和廣播的設備;設有鋼琴室,培育學生音樂才能。特別地,為打造“書香校園”,學校在兩棟教學樓中均設一層用作圖書館,還計劃對外開放,實行資源共享。

陳副校長非常感謝澳門特區政府對於教育的重視,在澳門基金會和教青局的大力支持下,學校得到及時支援。10月,新校園將投入使用,孩子們很快就能使用到更寬敞舒適的校園、更先進的設備,在更優質的教學環境中成長、培育和施展他們的才華。另外,學校亦打算邀請學生親自佈置校園和教室,體現“新校園落成,我有份參與”的目標。

英才學生:“我很喜歡我們學校!”

9月即將升讀英才學校小學四年級的溫伊瞳同學表示,喜歡學校圖書館很大、很多的藏書,在圖書館內看書都不想出來呢!想起校舍工程完成後,學校將有兩層樓的圖書館,伊瞳說想起來都很高興。她表示,學校的設備很貼心,如:教室裏的寫字板可以自動調節高度,照顧不同身高的同學;每間教室設有飲水機和洗手間,方便同學;教室裏的電視機大螢幕,可以讓後排同學清楚看到教育片。學校除了是學習知識的地方,更是伊瞳的周末好去處“我很喜歡我們學校!我和同學經常週末也到學校玩,如果遇上下雨天,我們都會說‘慘了,千萬別大颱風啊!我們就去不了學校啦!”

伊瞳家長李女士希望女兒能在設備完善的校園內成長,亦期望未來澳門有統一的會考,與國際上一些具水準的測試接軌,讓學生更具國際視野。

魏先生是在濠江中學畢業的學生,他的兒子和女兒均在母校讀書。他表示,“我們以前在母校讀書時,條件可不能和現在比,那時夏天炎熱,教室裡也只有風扇;以前學習只有讀書、打球這兩項內容,現在的孩子,條件真是太好了!”再者,以前每班約60位同學,現在一個班20至30個孩子,同學之間感情很好。他希望小班教學不單為學生提供更優質的學習環境,更讓學生有一個快樂的童年。

擴建創教學空間 推優質教育

校舍面積狹小無疑是學校發展的一大困難,澳門浸信中學最初設於白馬行(原星光書店旁),1999年獲澳葡政府批出黑沙環中街土地興建校舍,2002年7月中學部搬遷至現址,由於教學空間擴大,硬件設備配套相對完善,同年學校開始發展多元化教育改革,並為學生建立了弦樂團、合唱團、戲劇社、歷史、地理學會、機器人團隊、足球隊、排球隊等興趣組,大大豐富學生課餘生活。

李焯堅校長:冀政府繼續投入

資源支持學校多元化教學

澳門浸信中學李焯堅校長表示,北區人口密集,如:黑沙環、筷子基、青州、臺山等,應該超過20萬人,教育需求很大。有鑒於白馬行校舍所處的中區為商業區,學額需求下降,為此學校於2006年計劃將整個校區逐步遷至黑沙環校舍,及至2012年,幼稚園、小學及中學全校學生遷至了黑沙環校舍。

在2006年幼稚園搬至黑沙環校舍過程中,幼稚園、小學及中學學生共用兩棟教學大樓,學校空間漸見緊張,部份設備供不應求,為教學空間協調及管理帶來不便。另,隨著學生人數增長。在參考教青局意見後,2010年開始該校啟動擴建計劃,並於同年6月1日動工。

幼稚園盧紹清主任表示,擴建工程將原有的操場升高,在上蓋保留室外運動場,在操場地庫增建兩層,藉此增加教學空間。新的空間將設為幼稚園校舍,除基本教室外,更有發展幼兒專注力及學習領域能力方面的蒙特梭利工作室,生活教育工作室,培養孩子們生活自理、從感官、語言、數學、文化等全方位發展,提升認識、認知;還有多功能兒童閱覽室,“信、望、愛”廣場等都是配合兒童身心發展而創設條件。

另外,學校完成工程後,學校將設有室內及室外的運動場,屆時中學、小學、幼稚園可以共用空間、靈活善用。因新增了室內運動場地,體育課不再因天氣影響而取消,學校亦有場地舉行大型活動。盧紹清主任補充,設施及軟件硬體配套都是教師最好的教材及教具,只要善用便能激發學習的動機,那麼教師就無需浪費太多精力在處理製作教具的工序上,這樣便能專心鑽研促進教學的方式和方法,讓教學的質量大大提高,優化了教學的質素。

李焯堅校長有感澳門特區政府這幾年在教育方面的投入有目共睹,感謝澳門基金會和教青局為該校提供近八成的經費,令學校可以籌集足夠資源擴展和優化教學環境。他表示,感恩學校有足夠的空間發展多元教學,亦希望特區政府在教育方面的投入不斷增加,支持不同教育理念學校發展,培育多元化、全球化、百花齊花的特色教育!

浸信學生:學校要有一個開心

的學習氛圍,也能盡情玩耍!

九月開學即將升讀高三的鄺慧妍同學由初二開始入讀浸信中學,她表示,現時學校的面積不足,每當下課走廊學生聚集,擁擠不堪,運動場設施不足,訓練和上課往往要外借地場。她認為,理想中的校園應當是:要有一個開心的學習氛圍,除了學習,也能盡情玩耍,故希望將來學校會設置一間溫習室,讓同學們可以盡情討論、也不怕影響到別人;設置鋼琴室、音樂房,讓全校同學有機會親近音樂,一起交流、分享,重要是提供更多的空間讓學生成長。

建新校舍滿足幼兒學額需求

隨著“龍B”陸續到了入讀幼稚園的年齡,以及出生率的逐年上升,社會對幼稚園及小學教育學額的需求大幅增加。為培育澳門的下一代,特區政府也不斷加快對幼稚園、小學的建設,以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其中,澳門基金會於2014年撥款5,000萬澳門元資助興建婦聯學校新校舍第一期工程。

汪東副校長:空間限制發展,

期望新校舍增學額

婦聯學校汪東副校長表示,婦聯學校於1955年創辦,現校址在水坑尾街婦聯大廈四至五樓,由於空間所限,最多容納十八個班,學生沒有室外活動空間。有幸學校長期以來得到家長的信任、支持和社會的認同,學生人數近年逐步上升,惟校舍面積和環境嚴重制約了學校的發展。

2012年12月特區政府批出馬摣度博士大馬路黑沙環新填海區E1地段供婦聯學校興建14層的新校舍(地庫2層及地上12層),總建築面逾22,000平方米。學校預計新校舍可於2015年9月投入使用,新校建成後預計幼稚園每年級可招收5個班(共15個班),小學部每年班可招收4個班(共24個班),合共提供1,000個學額。

汪東副校長介紹,校園內所有課室、功能室均嚴格按工務局、教青局幼稚園、小學課室之有關規定設計,將設有操場、禮堂、圖書館、體育館等設備,部分設施在課餘時間對外開放,務求學校與社區共融、提升社會資源效益。她坦言,婦聯學校屬於澳門婦聯總會,無論學校、還是總會均為非牟利機構,若沒有澳門政府的支持,新校舍根本無法興建,她非常感謝澳門特區政府對幼兒教育的重視,希望新校舍的落成既可緩解“龍B”漸長做成的學額緊張情況,亦可為學校全面推行優質教學改革提供硬件保障。她預計婦聯學校新課程除了設有基礎課程以外,亦會推行兩文三語教學、藝術培育及全人教育。

學生、家長:冀新校舍儘快

落成,增加教學及活動空間

兩位小朋友就讀婦聯學校的邱老師表示,得知特區政府批地給婦聯學校建新校舍後非常高興,她表示把新校舍打造成一所設備先進、完善、舒適、社校共融的校舍,所需經費龐大。作為一個家長希望有關政府部門及機構能大力資助,使新校舍順利儘快落成,為現時就讀的學生有適合他們學習的舒適環境。

在婦聯學校就讀的方曉晴和蘇慧琪同學,對於新校舍有不少期望。“我們現時的課室面積小、常年不見陽光,活動空間較小,我們上體育課時經常要出外上課。學校沒有音樂課室,音樂器材少。”她們希望2015年新校舍落成後,新校舍內可以有更大的活動場地、大型圖書館,種植更多綠色植物,還希望校內的小賣部能夠提供更多的食物和文具。她們理想中的校園是:“課室光線充足、有課間活動的場地、有操場,有場地讓學校開辦更多興趣班、課外或課內活動。”

除了上述學校外,澳門坊眾學校、澳門氹仔坊眾學校在澳門特區政府的支持下,亦於暑假開展了裝修及改建工程,改善校舍設備老化情況,有關校舍將於新學年9月以嶄新面貎迎接學生!

猜你喜欢
校園中學空間
创享空间
创享空间
江蘇省興化中學
不用担心等
校园拾趣
《网络空间安全》订阅单
土逗校园
土逗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