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晓萌 叶秀有
近年,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包括净水器、空气净化器在内的环境电器发展迅速,市场呈现爆发之势,甚至被称为“家电行业最后一桶金”。然而,与这些利好因素显得格格不入的是:进入门槛低、行业同质化、营销水平不高、暴利思想充斥,这些都制约着行业的进一步发展。那么,面对这样的市场环境和格局,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该有怎样的责任与担当呢?
目前,中国净水市场以超过30%的增速迅猛增长。如果按照销售价计算,2013年民用净水器的市场容量为300亿元,预计2014年全年将达到400亿元。而中国水污染又是非常严重的,统计显示,有接近60%的水源地极差或较差。有媒体报道,中国有2.8亿人面临水污染。因此,从市场需求来看,未来中国净水市场的潜力非常巨大。
虽然增速很快,前景广阔,但净水这个行业也面临很大的挑战。首先,行业门槛不高,目前行业内有3000多家企业,但是年销售收入超过3000万元以上的只有200多家,年销售额达到3亿以上的有20家左右,而年销售额超过10亿元的企业更是屈指可数。300亿—400亿元份额由3000家企业来分享,可以说净水市场还是一个不成熟和亟待规范的市场。
准入门槛和市场集中度不高导致了营销行为的不成熟。主要表现为:其一,一些厂家抱着暴利思想,想趁机“捞一把”;其二,产品和品牌呈现同质化。我到一线出差比较多,总是喜欢到县级市场或到农村市场去考察,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产品在最底线市场反而比在一、二线市场卖得贵。比如在上海,一台净水器卖2000元,可能在农村,一个通常的产品却能够卖到3000元。这体现了上面提到的企业暴利思想,利润情况有时候甚至达到了成本的8—9倍。这样的价格已经远远脱离了产品的价值,净水器已经堪称“神奇”了。缺乏引导和相关知识的消费者面对这样的市场无所适从。只有一个理想规范的市场,才能为消费者持续创造价值,才能长久发展,实现各方共赢。
从消费端和消费者行为来看,目前每100个中国家庭,大约只有3%—5%的家庭使用净水器,也就是说目前普及率仅有3%—5%。很多“白骨精”(白领、骨干、精英)家中仍然没有使用净水器。从消费形态上看,目前刚刚度过了消费者早期教育阶段,进入引导期。这一阶段,许多消费者由于缺少相关渠道了解产品,非常容易被误导。不少消费者认为,价格贵的产品就是好的。这种不理性的行为不利于行业的长远发展。有专家预测,净水市场的份额将达到3000亿元,按照目前的市场状况,实现这一预期仍然任重而道远。
在这样一个市场,净水企业的责任和使命就显得非常重要。我认为净水企业应该是一个良心企业,最大的使命就是致力于改善人类饮水健康,让更多的人喝上健康的水。在沁园,我们将此作为公司发展的宗旨。
同时,净水企业应当致力于坚持以创造客户为核心目标,而不是企业利润最大化。我们的当务之急是将整个行业的普及率从3%—5%提升到13%—20%,最终接近欧美国家的普及率。这样,我们才能把整个净水行业做大,使其获得稳定、持久的发展。
如何才能创造顾客,为消费者提供良好的购物体验?在营销概念、噱头满天飞的今天,特别是在互联网思维之下,不少企业显得无所适从。实际上,最重要的是做好基本面:首先,让消费者买得起净水器。在上海这样的城市,一台终端零售价3000元的净水器,可能每个家庭都消费得起。可是在西南地区,一年家庭的收入才3000元,让这样的家庭消费净水器显然是很有压力的,但实际上,由于这些贫困家庭面临的水污染可能比城市更加严重,他们更需要净水器。15年前,净水器还是一个奢侈品,而15年后,净水器将成为家家户户的必需品。而成为必需品,就要让消费者买得起,这是我们净水企业的责任。实际上,不仅要让消费者买得起,还要让消费者用得起。不少消费者甚至一两年都不换滤芯,这就需要一个好的售后服务体系。
在买得起、用得起的同时,我们也要为消费者提供质量最好的产品,在一系列核心技术上实现突破。目前主要有两个方向:其一,从统计上看,采用反渗透技术的产品是市场主流,中国企业应当加强这方面的研发和技术积累。其二,净水器在使用过程中要定期更换滤芯,因此售后服务和顾客关系管理非常重要。中国企业应当加强滤芯的智能管理技术等相关技术的研发。目前,虽然现有很多产品也有滤芯的寿命提示功能,但还比较初级。那么,未来的滤芯管理系统可以每天给消费者提供水质监测情况,将几个关键指标发送到消费者的智能手机上。这样,消费者不仅能够实时了解自己家的水质状况,而且可以随时知道自家净水器是不是需要维护,甚至向厂商发送售后请求。
总之,包括沁园在内的净水器企业在当下及未来的使命就是: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极致体验,让客户买得起、用得起,用的更安心、放心,推动整个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编辑:赵佳楠 zjnstc@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