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金城
命题作文
命题作文,就是命题者给定了题目,要求考生按所给的题目写作,不得更改。所给题目,有的是一个词语,有的是一个短语,有的是一个句子。命题作文看似简单,其实所给题目一般蕴含着很深的意义。考生审题稍有不慎,就会因把握不准题意而写跑题。
命题作文审题时,考生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准确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语
关键词语,对题目起着决定性作用,能揭示题目的含义。关键词语有的起修饰限制作用,有的起补充说明作用,有的明示了写作的方向和文章的体裁。
如命题作文“绿色生活”,文题中的“绿色”是修饰语,也是写作的重点与关键。“绿色”是植物的颜色,是“生命与希望”的象征;又指符合环保要求,无公害、无污染;在深层意义上讲,又可象征“和平”。题目中的“生活”,可理解为名词“生活”,也可看作是动词“生活”。写作时,考生要在修饰语“绿色”的限制下展开写作。
二、注意题目中所揭示出的关系类型
有的命题作文,题目中的关联词已明确了其关系类型;有的命题作文,题目中存在双重的关系,考生应加以高度的重视,准确地把握其关系类型。常见的关系类型有:并列关系、对立关系、依存关系、取舍关系、交叉关系、因果关系、递进关系、条件关系、假设关系等。
如命题作文“忧与爱”,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并列结构的短语。“忧”与“爱”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外在形式与内在本质之间的关系,即“忧”是“爱”表现形式,“爱”是“忧”的内在本质。而且“爱”的表现多种多样,“忧”只是其中的一种形式,所以只有从以“忧”去表现“爱”这个角度切入才是切题的。
三、单字或词构成的题目,其本身就是关键词,要明确其含义
单字或词构成的题目,多为那些含义深刻的动词或形容词,当然也有一些由名词构成。考生审题时,要注意正确理解词语本身的含义,并把握其象征义与关涉的对象。
如以“早”为题作文,这一独词式的命题只有一个字,其本身就是关键词。“早”的词性主要是形容词。对于“早”,考生都有亲身的经历或体会,最为平常的是自己早起帮家长做家务,或复习功课,或早到校;父母早起锻炼身体,早早地为儿女们做好饭等。而深层意义上的“早”,则可联系到“早教”“早成才”“早当家”“早熟”“早收获”“早恋的危害”等。从其引申义和关涉对象入手是审题立意的快捷方法。
四、注意题目中表明体裁的关键字词
有些命题作文,题目中已经表明了文章的体裁。如“记……”表明体裁为记叙类文章;“谈……”“论……”则表明体裁为议论类文章。这些动词后关涉的对象则是写作的中心。
如命题作文“谈意气”。其中的“谈”表明了体裁为议论类文体,而“谈”所关涉的对象“意气”则是考生写作的重点。
五、注意写作范围
有的命题作文,设题者限制了写作的范围,考生要严格按其范围限制精心选材。
如命题作文“我的高中生活”,“高中”一词便限制了写作的范围,考生如写“小学”或“初中”的生活,就是跑题了。
半命题作文
半命题作文是指命题者有意让作文题目只出现一半或者一部分,而另外的一半或一部分须由考生自己去补充的一种作文题。半命题作文有如下几种类型:
①前补式:如,“ 的时候”。②后补式:如,“储蓄 ”。③中补式:如,“给
的一封信”。④前后全补式:如,“ ,您听我 ”。⑤正标题或副标题补充式。
半命题作文审题时,考生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认真审题,确定补充内容
半命题作文前有提示语,考生要弄清提示语的中心意思,然后依据后面的具体要求,仔细斟酌所给题面中的字或词的含义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巧妙生发联想,确定补充内容。如: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中国自古有“学而知之”的说法,这里的“学”,通常被理解为从师学习。韩愈就说过:“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获取知识、掌握技能或懂得道理的途径日趋多元。请结合你的心得和体验,在“ 而知之”中的横线处填入一字,构成题目,写一篇文章。(不能以“学而知之”为题。)
这道半命题作文先引用古语“学而知之”并给出了解释,指出古人所言的“学”,一般是指“从师学习”;接着提示考生,时代发展到了今天,“获取知识、掌握技能或懂得道理的途径日趋多元”,这就给考生立意提供了一个思考的背景:古人在“知之”途径的选择上,与今天人们“知之”的途径比较起来是单一的,“时代的发展”给我们提供了“日趋多元”的途径,我们不再只能靠“从师”才能“解惑”“知之”。所以横线上所填的字,应该体现获取知识、掌握技能或懂得道理的“途径”的词。
二、补全文题,精心选材
写半命题作文,考生要严格按要求添恰当的词语,以保证题目的完整性,然后再按确定的中心与思路进行写作。如: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生活中,你有储蓄的习惯吗?当一枚小小的硬币投入储蓄罐时,你也许不以为意,但积少成多,日久,也许会派上用场。其实,能够储蓄的何止硬币!如果你把诚实、谦虚、无私等美好品德投入心灵的储蓄罐中,你不就具有了崇高精神和美好人格吗?
请以“储蓄 ”为题,写一篇文章。(先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
此文题有明显的指向:考生要在横线上填上自己认为最恰当的词语。依据提示语,考生可填“诚实、谦虚、无私”等。遗憾的是,有考生未能吃透材料中的“如果你把诚实、谦虚、无私等美好品德投入心灵的储蓄罐中,你不就具有了崇高精神和美好人格吗?”这一关键语句,结果填上了“挫折”“困难”“失败”等词语。这就违背了命题者的意图。
三、不落窠臼,力求创新
文章贵在立意创新,创新是文章的灵魂。一篇立意毫无特色的文章,读者是不会喜欢阅读的,也不会获得高分。半命题作文立意要创新,首先要在推敲所填的词语上下功夫。
如作文题要求:“请结合你的心得和体验,在‘ 而知之中的横线处填入一字,构成题目,写一篇文章。(不能以‘学而知之为题。)”有一位考生在横线上补了一个问号,一下子就攫住了读者的眼球。这就是一种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