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应福
议论文易构思,易成文,但不易得高分。这是为什么呢?难就难在文章的立意难以出彩,观点难以创新。或人云亦云,或呆板说教,令人生腻,生厌,怎能吸引高考作文阅卷老师的眼球,震撼阅卷老师的心灵,从而获得高分呢?议论文的立意,必须有所创新。
一、往别的事物想一想
考生写作时,思维不要拘于一点,“不敢越雷池一步”,而要有意识地由此及彼,由甲事物联想到具有相同属性的乙事物、丙事物、丁事物上,让思维如扇形一般“发散”开去,涉及新对象,拓展新领域,产生新领悟。如一段关于“美”的文字:“美,可以在金碧辉煌的宫殿中,可以在炸毁的大桥旁;可以在芳香扑鼻的菊花上,也可以在风中跳动的烛光中;可以在超凡脱俗的维纳斯雕像上,也可以在平凡少女的笑靥里。”这段文字,就充分运用了发散思维,让大脑从“美”出发,多往别的事物上想一想,既想到了动态美,也想到了静态美;既想到了形态美,也想到了气质美;既想到了古典美,也想到了现实美。美的领域拓宽了,美的内涵自然也就丰富了不少,作者对生活的感悟也就显得深刻得多。
再如人们常说“松竹梅”是“岁寒三友”,考生可以将其拓展为“岁寒六友”:冬青的叶子在冬天风吼不凋,雪侮不谢。孔子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可见,柏与松为友,显然是站得住脚的。至于菊,耐寒的品性,也广为人称道。明代张煌言曾做诗《野人食菊有感》云:“战罢秋风笑物华,野人偏自笑黄花。已看铁骨经霜染,莫遣金心带雨斜。”只要有理有据,考生找一些其他的事物来凑成“岁寒八友”“岁寒十友”,也未尝不可。
二、往深层次的原因找一找
人们在分析问题的时候,往往浅尝辄止,得一知半解就停滞不前,新知自然难以萌生。这时候,我们不妨往深层次再问一问“为什么”。如司马光砸缸,许多人认为司马光之所以想出用石头砸缸救人的方法,是因为他比别的孩子聪明。这种观点,显然有失偏颇,尤其对教育“笨孩子”极为不利。我们可再往深层次问一问:为什么司马光敢砸缸,而别的孩子不敢砸?因为此缸乃置于花园中用于观赏之缸,价格必定不菲。而司马光家非常富有。有钱人做事的风格与穷人做事的风格是不一样的。有钱人为了达到目的,可以不顾惜金钱,而穷人则办不到。他要考虑:我砸缸救人,万一要我赔缸,我怎么赔得起?只要我搬梯子、递绳子,参与了救人的行动,别人就不能指责我,我何必要去砸缸?正因司马光有雄厚的经济实力作后盾,便毫不犹豫,掷石砸缸;而其他的孩子则要权衡救人的代价自己受不受得住,于是犹豫。这一犹豫,救人就来不及了。这种观点,不仅比定论要新颖一些,贴切当时的生活实际一些,而且对孩子的教育问题,也有新的启示。
再如:“人能走多远?这话不要问双脚而要问志向。人能攀多高?这话不要问身躯而要问意志。人能创造多少?这话不要问双手,而要问智慧。人能看多远?这话不要问眼睛而要问胸襟。”这段话透过现象看本质,透过表层原因挖掘深层原因,说得深刻,睿智。
三、往逆向方面想一想
逆向,即人褒我贬,人贬我褒。在不涉及大是大非的前提下,有意识地与名人名言搓一搓反绳,唱一唱反调,或许可以迸出令人惊异的思想火花。如鲁迅说:“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我们可以说:“其实地上处处有路,只是人不走,所以有时候我们眼前看起来好像没有路。”
四、把现成的词句改一改
有些名言、警语,句式极佳,思想内容极好,往往被人们广为传诵。但正因为传诵久了,也就变得俗了。如何让老句、名句产生新的活力?有意识地改换其中的几个字、几个词,就能给读者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如人们常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考生可改换其中一两个字,变成“书山有路志为径,学海无涯汗作舟”。此外,还可以改换话题,改为“爱情有路诚为径,幸福无涯才作舟”“考试有路练为径,高分无涯思作舟”。
立意上不跑题,有创新,不但文章好写,而且可得高分。参加高考的学子们,切记创新永远是成功的不二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