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婧婷 唐 颖 李晓丹 许力军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呼吸科,吉林 长春 130021)
呼吸困难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常见症状〔1〕。肺功能是评价患者呼吸困难程度的主要指标,然而临床上部分COPD患者的呼吸困难程度与肺功能受限程度并不完全符合,研究表明这可能与患者存在的焦虑状态有关〔2〕。本文拟观察心理干预对COPD患者呼吸困难的缓解作用。
1.1研究对象 2013年4月至2014年3月我院经积极抢救治疗后处于稳定期的COPD患者56例,男25例,女31例,年龄60~72岁。入选标准:明确诊断为重度COPD的患者,肺功能检查符合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后1 s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70%,30%≤FEV1<50%预计值,患者知情同意。排除标准:既往有精神疾病或精神疾病家族史者,并发严重心、肝、肾等疾病者,未按本方案完成者。
1.2研究方法 根据COPD患者的呼吸困难指数(mMRC)分组,比较2、3、4分组肺功能及焦虑程度;或根据焦虑程度分组,比较无焦虑、轻度、中度、重度焦虑组肺功能及呼吸困难程度。将伴有焦虑的40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心理干预组各20例。对照组常规给予布地奈德160 μg+福莫特罗4.5 μg 2次/d吸入,孟鲁司特10 mg 1次/d口服。心理干预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心理指导。观察时间为3个月,评估两组干预前后肺功能及呼吸困难改善情况。
1.3心理干预对策 首先通过与患者及家属的交谈,观察患者的各种行为,了解造成焦虑的原因,针对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劝导、安慰患者,使患者打消消极和悲观情绪,解除其疑虑,增强其对治疗的信心。其次对家属进行有关疾病的教育,使其保持良好的情绪,面对任何情况均可以沉着、冷静对待,以避免加重病人的负面情绪。另外,给患者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比如,景色优美空气清新的公园,合理安排其生活方式。还可以通过让患者聆听轻松的音乐、看书、观看娱乐性的电视节目、与亲近的人交谈等方法转移患者的注意力。
1.4呼吸困难评估指标 ①肺功能采用美国JAEGER Mastor Screen 肺功能检测仪检测,主要肺功能指标为FEV1、FEV1/FVC%。②采用mMRC评分法对呼吸困难进行评分,评分标准如下〔3〕:0级为除非剧烈活动,无明显呼吸困难;1级为当快走或上缓坡时有气短;2级为由于呼吸困难比同龄人步行慢,或者以自己的速度在平地上行走时需要停下来呼吸;3级为在平地上步行100 m或数分钟后需要停下来呼吸;4级为明显的呼吸困难、不能离开住所或穿脱衣服时出现气短。③采用精神科焦虑自评量表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4〕,总共20个项目,如我觉得比平常容易紧张和着急、我无缘无故地感到害怕等,采用4级评分,主要评定症状出现的频度:1表示“没有或很少时间有”;2“有时有”;3“大部分时间有”;4“绝大部分或全部时间都有”。将20个项目的各个得分相加,即得粗分;用粗分乘以1.25以后取整数部分,就得到标准分。其中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中度焦虑,70分以上重度焦虑。
1.5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8.0软件进行配对t检验和组间t检验。
2.1mMRC 2、3和4分组肺功能及焦虑评分比较 三组肺功能(包括FEV1和FEV1/FVC)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3分组焦虑评分明显低于4分组(P<0.05),而高于2分组(P<0.05)。见表1。
表1 不同mMRC评分组肺功能情况±s)
2.2焦虑各组肺功能及mMRC评分比较 4组肺功能(包括FEV1和FEV1/FVC)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mMRC评分在无焦虑组和轻度焦虑组无统计学差别(P>0.05),中度焦虑组明显低于重度焦虑组(P<0.05),而高于无焦虑组和轻度焦虑组(P<0.05)。见表2。
表2 各焦虑组肺功能、mMRC评分比较±s)
2.3对照组和心理干预组干预前后肺功能和mMRC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肺功能(包括FEV1和FEV1/FVC)和mMRC评分上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肺功能均没有明显改善(P>0.05),但干预后心理干预组mMRC评分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见表3。
表3 两组干预前后肺功能及mMRC评分比较±s,n=20)
呼吸困难是COPD患者的常见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劳动力和生活质量,肺功能是评估COPD患者呼吸困难的主要指标。尽管许多COPD患者的肺功能严重程度相近,但患者呼吸困难的程度存在明显差别。本研究结果提示COPD患者呼吸困难的程度与肺功能不相关,而与患者的焦虑状态有关。有学者通过构建COPD患者对焦虑、恐惧等的精神谱发现COPD患者焦虑的发生导致呼吸困难的加重,而呼吸困难又反过来加重焦虑,形成恶性循环〔5〕。
心理障碍是增加COPD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之一〔6〕,然而目前临床上普遍缺乏对此症状的认识,没有系统地将心理治疗与疾病的治疗有效地结合起来〔7〕。本研究提示心理干预是改善COPD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心理干预的主要目标是要使患者客观了解自己的病情,帮助患者建立自己应对疾病的能力,鼓励病人建立适当的心理宣泄途径,培养稳定的情绪。常用的心理干预措施主要包括增加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松弛疗法以及加强患者家属对患者的积极影响等。临床医生可以针对患者焦虑的原因,疏导、安慰患者,让患者面对现实,多用鼓励性的语言,树立战胜疾病的决心。通过消遣转移法、开阔转移法、欢娱转移法及改变环境等方法转移患者注意力,减轻呼吸困难症状。另外国外学者通过对稳定期COPD患者生理和心理健康随访,发现独居比群居可能更有益于改善COPD患者心理状态〔8〕。必要时可以通过给予适当的药物治疗患者的焦虑症状。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COPD也是一种身心共患性疾病〔9〕,此类患者普遍存在着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及时正确地评估COPD患者的心理状况,给予有效的心理干预,增强患者对治疗的信心,对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4 参考文献
1陆再英,钟南山,谢 毅,等.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57.
2Athanasios T,Epaminondas K,Dionisios B.Contribution of psychological factors in dropping out from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rehabilitation programs〔J〕.Bio Med Res Int,2014;2014:401326.
3许力军,彭丽萍,唐 颖,等.盐酸特布他林联合布地奈德对老年COPD患者气道高反应的临床反应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7;17(21):2103-4.
4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6-39.
5Livermore N,Sharpe L,McKenzie D.Catastrophic interpretations and anxiety sensitivity as predictors of panic-spectrum psychopathology in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J〕.J Psychosom Res,2012;72(5):388-92.
6Brenes GA.Anxiety and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prevalence,impact,and treatment〔J〕.Psychosom Med,2003;65:963-70.
7Cafarella PA,Effing TW,Usmani ZA,etal.Treatments for anxiety and depression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 literature review〔J〕.Respirology,2012;17(4):627-38.
8Bratas O,Espnes GA,Rannestad T,etal.Relapse of health related quality of life and psychological health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6 months after rehabilitation〔J〕.Scand J Caring Sci,2012;26(2):219-27.
9Crockett AJ,Cranston JM,Moss JR,etal.The impact of anxiety,depression and living alone in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J〕.Qual Life Res,2002;11(4):3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