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华 方 玲 郭祈福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福建 福州 350005)
吉兰-巴雷综合征(GBS)是一种感染后由免疫反应介导的周围神经病,首发症状常为四肢远端对称性无力,很快加重并向近端发展,可累及躯干和脑神经,严重病例可累及呼吸肌和膈肌,导致呼吸麻痹〔1〕,甚至危及生命。老年患者病情复杂,基础病多,因而早期诊断困难,恢复慢,易遗留后遗症。年龄超过60岁,是GBS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之一〔2〕。因此,早期诊断、治疗已成为降低老年GBS病死率及后遗症发生率的关键问题。本文旨在回顾性分析老年吉兰-巴雷综合征的临床特点。
1.1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60岁以上老年GBS 22例为老年组,男12例,女10例,年龄61~82〔平均(68.13±5.60)〕岁。同期住院的青年GBS随机抽取22例为青年组,男11例,女11例,年龄19~45〔平均(32.91±7.33)〕岁。
1.2诊断标准 所有病例符合2001年GBS国际诊断标准〔3〕。
1.3病情严重程度评定 根据患者发病高峰期的病情,采用Hughes评分标准〔4〕进行运动功能评级:0级:健康;1级:轻微的神经系统临床症状和体征,但可进行体力劳动;2级:不需扶用拐杖可独立行走,但不能进行体力劳动;3级:可行走,但需要扶用拐杖或其他帮助;4级:卧床或需要乘坐轮椅;5级:需要呼吸机辅助呼吸;6级:死亡。评分为1~2级者为轻症患者,3~6级为重症患者。
1.4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进行电生理检查和腰穿检查。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软件,两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
2.1发病情况 老年组、青年组均为急性起病,2 w内达到病情高峰。老年组中4例有前驱事件,其中2例为上呼吸道感染,1例为双手带状疱疹,1例为急性戊型肝炎;青年组中3例有前驱事件,均为上呼吸道感染。老年组中15例有高血压、糖尿病或颈椎病;青年组中2例高血压、糖尿病。
2.2两组患者主要症状、体征、并发症 老年组颅神经受累11例,其中以舌咽、迷走神经受累最多见,其次为面神经、动眼神经;青年组颅神经受累15例,其中以双侧面神经受累最多见,其次舌咽、迷走神经、动眼神经。老年组与青年组前驱症状(4 vs 3例)、颅神经受累、四肢无力(19 vs 18例)、套样感觉(16 vs 17例)、共济失调(3 vs 4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根据Hughes评级分为轻症、重症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老年组轻症2例,重症20例;青年组轻症9例,重症13例,χ2=5.94,P<0.05)。并发症方面,老年组出现11例,包括肺炎4例、尿路感染3例、脑梗死1例、类固醇性糖尿病1例、肝功能损害2例;青年组出现3例,包括肺炎2例,肝功能损害1例;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0,P<0.05)。
2.3两组患者GBS亚型分布 结合电生理检查,可将患者分为急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神经根神经病(AIDP)、急性运动轴索性神经病(AMAN)、急性运动感觉轴索性神经病(AMSAN)、Miller Fisher综合征(MFS)等4型,老年组AIDP 8例,AMAN 2例,AMSAN 9例,MFS 3例;青年组分别为7、2、9、4例。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1,P>0.05)。
2.4治疗疗效 两组患者均予营养神经治疗,在此基础上部分患者静滴丙种球蛋白(IVIg)冲击治疗或大剂量激素抗炎或两者联合应用;不同治疗方法与治疗前后Hughes评级改善程度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治疗方法与Hughes评级改善程度的相关性±s)
GBS是自身免疫性周围神经病,主要损害多数脊神经根和周围神经,也常累及脑神经;年发病率为(0.6~0.9)/10万,发病无季节性差异〔1〕。目前认为GBS有2个发病高峰即16~25岁和45~60岁。国外的流行病学资料表明,其年发病率在1.1~1.8/10万之间,其中16岁以下0.6/10万左右,而50岁以后,其发病率会随着年龄逐渐升高〔5〕。2013年,Chen等〔6〕研究证实在江苏地区,GBS发病不存在季节性差异,70~80岁的老年人群是GBS发病的一个高峰。
本组资料显示老年GBS具有以下特点:急性起病,男女发病率相似。基础病多,近70%患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或颈椎病。在发病初期,近50%患者曾被误诊。老年GBS临床症状不典型,以吞咽困难、眼外肌麻痹为首发症状,伴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卒中高危因素,首先应排除脑干梗死。但脑干梗死常存在交叉性感觉障碍、偏瘫、病理征(+)、腱反射亢进,咽反射常单侧受累。而GBS常表现为四肢腱反射消失或减弱,咽反射双侧均消失或减弱,病理征(-)。细致的体检、精确的定位分析、及时颅脑磁共振成像(MRI)、肌电图、脑脊液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以四肢麻木、无力为首发症状,易被误诊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颈椎病。而非神经专科医师易忽略询问前驱症状、肢体麻木、乏力等病史及颅神经、感觉障碍的检查和定位,从而造成误诊。起病形式、发病亚型分布与青壮年基本相同,以对称性肢体无力,活动障碍为主,50%患者颅神经受累,其中以舌咽、迷走神经受累最多见。与青年组相比,重症患者较多。老年人基础疾病较多,心肺功能相对较差,这是出现多种并发症的基础。吴东燕等〔7〕研究也显示重症患者较轻症患者发病年龄大,易出现延髓功能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其原因为重症患者病变累及范围较轻症患者广,支配球部肌肉、双上肢近端肌肉的运动神经及迷走神经均可受累。治疗方面,在营养神经治疗的基础上,单用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与单用激素冲击或两者联合用药,在改善患者Hughes评级改善程度方面无差别。这与van Koningsveld等〔8〕研究结果一致。
现在普遍认为GBS是由感染诱导的异常免疫反应对周围神经的损伤引起的,因此,免疫治疗是主要的方向。目前的免疫治疗主要有3种方案:静滴丙种球蛋白、血浆置换(PE)、糖皮质激素。国外的GBS指南均不推荐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GBS。但在我国,由于经济条件或医疗条件限制,有些患者无法接受IVIg或PE治疗〔9〕。国内学者认为,甲泼尼龙冲击治疗能抑制人体免疫系统,减轻周围神经炎症反应,减少周围神经过氧化物从而减少损伤〔10〕。因此,目前许多医院仍在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GBS,尤其在早期或重症患者中使用。老年GBS由于高龄、重症患者及并发症多,在使用过程中更容易出现感染、血压增高、糖、脂代谢紊乱、肝功损害,从而加重病情。对于糖皮质激素治疗GBS的疗效以及对不同类型GBS的疗效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血浆置换在治疗过程中血流动力学改变可能造成血压变化、心律失常,使用中心导管可能引发气胸、出血以及合并败血症,同时由于血制品缺乏、费用昂贵,在我院并非GBS治疗的常规方案。
综上所述,老年GBS重症患者多、并发症多,静脉给予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是理想方案。同时积极预防和治疗各种并发症,控制感染及保护多器官功能是老年GBS良好预后的关键。
4 参考文献
1吴 江.神经病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31.
2王维治.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375.
3van der Meché FG,van Doom PA,Meulstee J,etal.Diagnosis and classification criteria for the Guillain-Barre syndrome〔J〕.Eur Neurol,2001;45(7):133-8.
4Hughes RA.Newsom-Davis JM,Perkin GD.Controlled trial of prednisolone in acute polyneuropathy〔J〕.Lancet,1978;2(8093):750-9.
5MeGrogan A,Madle GC,Seaman HE,etal.The epidemiology of Guillain-Barré syndrome worldwide.A systematic literature review〔J〕.Neur Epidemiol,2009;32(2):15063.
6Chen Y,Ma F,Zhang J,etal.Population incidence of Guillain-Barre syndrome in parts of China:three large populations in Jiangsu province,2008-2010〔J〕.Eur J Neurol,2013,doi:10.1111/ene.12265.
7吴东燕,陈 琳,李力波,等.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急性期病情严重程度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2009;16(1):8-11.
8van Koningsveld R,Sehmitzand PIM,Avander FG,etal.Effect of methylPrednisolone when added to standard treatment with 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 for Guillain-Barré syndrome:randomized trial〔J〕.Lancet,2004;363:192-6.
9中国吉兰巴雷综合征诊治指南〔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0;43(8):583-5.
10刘 群,范 佳,江汉秋.格林巴利综合征247例临床治疗与预后的分析〔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05;22(2):14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