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化康复治疗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

2014-09-13 03:16卢春玲李凤玲孙美娟苏翠红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4年20期
关键词:系统化肢体缺血性

卢春玲 李凤玲 孔 岩 孙美娟 苏翠红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西医结合科,江苏 苏州 215000)

脑动脉闭塞动物模型研究显示,神经细胞的恢复与血管阻塞时间紧密相连〔1,2〕,时间是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脑动脉阻塞性疾病的关键因素。系统化康复治疗可有效降低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致残率、提高其肢体功能的恢复率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和社会意义。本文就我院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实施系统化康复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按照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110例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男61例,女49例,年龄65~86〔平均(72.58±7.46)〕岁。脑梗死60例、脑血栓50例。纳入标准:(1)年龄≥65岁,患者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所制定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3〕;(2)均由MRI和CT确诊,符合缺血性脑血管病;(3)无严重的心、肝、肾等系统性疾病以及精神疾病;(4)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排除昏迷期、严重肢体功能障碍、失语等不能配合量表检查的情况;(2)合并有严重心肺疾病者,视觉及听觉障碍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观察组男32例,女23例,年龄66~86〔平均(72.63±6.32)〕岁;对照组男29例,女26例,年龄65~85〔平均(72.03±6.28)〕岁。两组的性别、年龄、病变性质及入院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案,给予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控制血压和血糖、改善循环、防治并发症等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由医师负责指导,要求患者按医嘱自行康复训练。观察组由主管医师和主管护师根据患者病情制定康复治疗方案和步骤,1~2次/d,30 min/次左右:(1)心理康复:医护人员要根据患者遗症期的不同情况做好相应的心理护理,使患者保持最佳心理状态,积极完成康复治疗和计划。(2)肢体功能锻炼:从健侧到患侧,幅度从小到大,循序渐进。对患者采取对抗痉挛的体位,从简单的屈伸开始,活动充分,合理适度,避免损伤关节、肌肉,2~4次/d,10~20 min/次。不定时锻炼患者坐起或站立,独立坐稳后可练习站稳,逐渐重心移向患腿,之后步行锻炼〔4〕。在训练患者步行时,交替锻炼两腿的负重、独立步行。在训练手部活动时,指导家属帮助做按摩运动,利用小器械训练手指的伸屈与分开等活动,消除手指的屈位痉挛。此外,要训练其他的如高抬腿、上下楼梯等日常生活的基本技巧做各种复杂运动。(3)语言能力的训练:应注意在训练时从易到难,简单到复杂,反复训练。(4)饮食调节:以低脂、低糖、易消化、清淡食物为主,定时定量,少食多餐。(5)并发症的康复:保持呼吸道的通畅,预防泌尿系统感染,保持局部皮肤清洁。防止压力性溃疡的发生,护理人员每隔2~3 h帮助患者翻身一次。同时也可在受压部位使用黏性敷料减压保护,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1.3评价指标 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出院时由同一医师测定:(1)采用Fugl-Meger运动功能积分评定法评定患者治疗前后运动功能恢复情况,该量表包括33小项上肢部分,17小项下肢部分,每项评分0~2分,共计50项100分,分值越低表示患者肢体功能障碍的程度越重;(2)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患者焦虑程度进行测评,分为4级评分,共20各项目,将各个项目得分相加,得到的粗分乘以1.25以后取整数部分,就得到标准分,标准分的分解值为50分,分值越低表明焦虑程度越轻;(3)用Barthel指数(BI)评定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BI分为15、10、5、0共4个等级,包括10项内容,满分100分,分数越低表示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越低〔5〕;(4)对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

2 结 果

2.1两组治疗前后Fugl-Meger运动功能积分变化情况 两组治疗后上肢和下肢的积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上下肢改善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Fugl-Meger运动功能积分±s,n=55)

2.2两组治疗前后SAS和BI评分变化情况 见表2。两组治疗前SAS评分和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AS评分和BI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焦虑症状轻于对照组,日常生活能力也高于对照组(P<0.05)。

表2 两组治疗前后SAS和BI评分变化情况±s,n=55)

2.3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有效50例(90.91%),明显高于对照组36例(65.45%)(χ2=10.446,P<0.05)。

3 讨 论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后肢体功能障碍在临床上十分常见,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康复训练做到规范化、合理化、个体化,可以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5〕。

本研究中,系统化的康复治疗对老年缺血中风患者肢体功能、焦虑状况及日常生活能力都有影响。这一结果与以下几方面有关,观察组在医护人员的监督与指导下,开展了系统化、规范化的康复治疗,同时积极鼓励患者,调动患者积极参与治疗,保证患者顺利完成每一阶段的训练目标。此外,医师根据患者治疗中存在的问题开展一些针对性的训练项目,提高了康复疗效,促进了患者社会功能和精神健康的恢复〔6〕。对照组由于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依靠自身的意志力去加强锻炼,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的治疗,容易停留在较容易的动作中,对一些复杂的运动不能正确锻炼,而且不正确的锻炼方式容易引起关节、肌肉等损伤,使肢体功能恢复更加困难。

综上所述,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开展系统化的康复治疗可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稳定患者心理、提高日常生活能力等。康复治疗计划的实施是一项艰巨而长期的工作,医护人员应科学地为患者制定和实施康复治疗计划,以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

4 参考文献

1周爱红.中风恢复期患者实施中医护理的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19):86.

2王 辉.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研究进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8):1495-7.

3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80.

4王雅晴.中风患者的康复治疗与护理〔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2;26(7):95-7.

5马玉琼.系统化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J〕.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2011;8(1):7-9.

6原天香,周志红.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16):3136-7.

猜你喜欢
系统化肢体缺血性
坚持系统化思维 构建大安全格局
基于“乙癸同源”理论辨治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实施方案系统化研究
系统化推进回迁提速
杜蛭丸对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肢体语言
针灸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用
肢体写作漫谈
肢体语言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
仙鹿活骨丸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