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娜
人类每年消耗的资源,地球需要1.5年时间来再生,也就是说我们正在消费1.5个地球。这不是危言耸听。面对有限的自然资源与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需求之间的矛盾,我们应该怎么办?如何改变我们的生产和消费模式?
近日,WWF(世界自然基金会)与中国—东盟环境保护合作中心联合发布《中国生态足迹与可持续消费研究报告》,用生态足迹作为工具衡量消费在中国带来的生态环境压力,以寻求解决之道。报告指出,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消费带来的资源环境挑战越来越大,中国消费模式不可持续,资源效率偏低;服务型消费增速缓慢,急需通过经济转型升级消费结构,建立可持续的消费体系。
中国—东盟环境保护合作中心副主任周国梅说:“通过对生态足迹和消费结构的分析,可以从一个新角度识别中国经济发展与生态承载力的关系,同时也为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新思路。”
生态足迹现状如何
呈现区域不均衡态势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进入生态超载状态,即人类每年对地球的需求都超过了地球的可再生能力。
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区总干事卢思骋表示,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人类社会的自然资源消耗越来越与日俱增。如果目前消费方式得不到转变的话,我们将要面临资源的耗竭和生态系统崩溃的灾难。
“总体上,消费造成的生态足迹呈现区域不均衡态势,上海、北京等特大城市及东部沿海省份已经处于生态超载状态,其生态系统无法满足消费活动需求,而经济相对落后的重要生态功能区也面临着经济增长的压力。”周国梅指出。
例如,广东省的消费生态足迹高达全国的10%,山东、江苏、河南与浙江4省的消费生态足迹均在全国的5%以上。2009年,中国35%的消费生态足迹产生在以上5个省。而西藏、青海、宁夏、海南与甘肃5省区的消费生态足迹合计仅为全国的3%。就区域生态系统支持消费活动的能力而言,2009年中国有6个省区是生态盈余的,其生态系统能满足消费活动需求。分别为西藏、青海、内蒙古、新疆、云南和海南。
卢思骋表示,一些数据的分析显示,到2030年我国会成为全球最大的消费者,城市中等收入人群有可能超过5亿人,面对如此庞大的消费群体,如何引导他们在家庭的能源消费、交通出行方式以及食品的消费等方面做出合理、可持续的选择,在全社会范围内优化消费模式,成为我们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的问题。因此,我们也希望找到既满足于服务和产品的基本需求、带来高质量的生活,而又不会危害后代人需求的可持续消费方式。让我们的生态足迹可以从现在的1.5个地球回归到我们的生态红线,也就是1个地球之内。
生态足迹越小越好吗
追求生态足迹与经济发展的平衡
如果地球上每一个人都按照美国人的消费方式来生活,我们需要4.5个地球;如果按照欧洲和英国人的消费方式生活,大概需要3.5个地球;如果按照中国和印度人的消费方式生活,则可能需要1.2和0.8个地球。那么,是不是生态足迹越小越好呢?
WWF政策与国际战略主任陈波平解释道:“其实不是,我们要追求生态足迹和经济发展的平衡。实际上,人类生态足迹如果是在地球平均承载能力范围内,同时经济社会发展处于较高水平,我们就叫可持续发展区域。但是,我们非常遗憾地发现,全球所有国家没有一个能够真正处于可持续发展区域内的。或者收入很高,但生态足迹很大,或者生态足迹在承载范围内,但是发展程度不够,这些对实现可持续发展都是严峻挑战。”
虽然生态足迹不是越小越好,但是也应该寻求方式缩小生态足迹。如何来缩小呢?
周国梅指出,食品、住房等占中国消费生态足迹占80%,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家庭消费生态足迹当中,文化性、娱乐性、服务类消费占比仍然偏低,说明中国消费进一步向服务类消费结构转型,对资源环境的压力会偏低一些。商务部研究院消费经济研究部副主任赵萍也表示,“服务消费增长过慢会拖总消费增长的后腿。随着未来国家产业结构不断清晰化,影响服务消费的主要供给瓶颈制约会得到缓解,服务将成为消费增长重要潜力股之一。”
据研究,生态足迹实际上和各省人均GDP的发展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是,周国梅说:“我认为不能简单地得出一个结论,比如说发达地区就是资源环境不可持续,欠发达地区就是可持续,具体情况需要具体分析。特别是西部和有待发展的一些地区,实际上处于一个正在发展的一个阶段,未来如果推动走可持续发展或绿色发展的道路,才能够保持生态足迹的盈余。而如果继续走粗放型的发展路子,这种生态足迹盈余实际上是难以为继的。”
可见,中国需要增强国民可持续消费意识,发展绿色产业,促进消费模式向节约型、生态型转变,从而实现可持续消费。
消费结构如何转型升级
提高资源环境消费效率
伴随着快速的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进程,中国的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也面临着日益增长的资源需求挑战,特别是经济发展和城镇化带来的消费模式演变,以及我们如何使用自然资源,将对中国的未来产生深远的影响。“WWF期待更有力、更系统化的政策工具来推动消费升级,在全国推广服务型消费的增长,引导区域消费均衡和减缓城镇化带来的生态压力。”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领跑世界革新项目总监张国君说。
为积极倡导可持续消费理念,引导现有消费结构转型升级,需要提高资源环境消费效率,促进可持续消费转型。周国梅说:“这就需要通过一些政策的引导,支持服务、教育、文化、娱乐产业发展,推动中国消费模式由资源型向服务型消费转型。同时,通过绿色税收、补贴等一系列经济激励手段,带动资源消费效率提高。”
此外,还应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引导可持续消费均衡发展。“从这一点来讲,我们现在正在制定的生态红线战略,实际上就是为了协调区域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经济发展一定要满足生态红线的要求,要设定资源消耗总量上线和环境质量、环境排放底线。”周国梅补充道。
生态足迹与城镇化的关系表明城镇化带来了巨大的消费和资源压力,这些压力将直接传递到生态足迹,而随着城镇化比例提高,这一挑战将继续存在。“一定要坚持低碳化、生态化或者绿色化方向。”周国梅建议,要控制城市生态足迹的扩增,尤其是控制碳排放,遏制城镇盲目扩展。
对于报告的下一步研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建议,一是对消费的分类做进一步研究,分别研究住房消费、汽车消费以及其他消费对碳足迹的影响。二是要把消费放在整个经济流程中做进一步分析,研究消费这个环节在整个环节(生产、流通、分配、消费)中对生态足迹的影响。三是要进一步研究消费与生态、各种生态足迹之间的关系。四是建议对城镇化与消费关系做进一步研究,因为城镇化的推进,不仅仅会增加消费的影响,也可能会减少有些方面(如土地和林业资源)的消费。
数说足迹
30%
1961年~2007年,亚洲生态足迹总量增长了近3.4倍,人均生态足迹增长了约30%,同期,亚洲人口总量增长了一倍多。虽然人口增长是亚洲总消费足迹增长的主要原因,但人均生态足迹增长所起的作用较为明显。与全球大多数地区一样,碳足迹也是亚洲生态足迹中增长最快的组分。
2.5倍
随着经济发展,中国消费的生态足迹无论从总量还是人均上都与经济同步发生暴发性增长,自20世纪70年代初期后一直处于生态赤字之中,意味着中国每年消费的自然资源已经超过了本国生态系统所能承载的水平。2008年,中国的人均生态足迹为2.1全球公顷,为其自身生态系统供给能力(0.87全球公顷)的2.5倍。
80%
由于发展阶段水平限制,中国家庭的食物消费占比高达41%,超出同属“金砖国家”的南非10%。食物、交通和住房支出已占到中国人均消费的近80%。
(责编:张志国)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