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动漫的角色互补心理机制及其启示

2014-09-12 06:57杨雯庞倩
新闻世界 2014年8期
关键词:心理机制角色

杨雯 庞倩

【摘 要】在新媒体动漫创作模式的引导下,我国已经探索出一条适合自身的动漫创作道路并创作出了一批优秀作品。本文针对目前国产动漫角色设定的欠缺,通过分析日本动漫优秀案例指出国产动漫应该加强角色之间在年龄结构、性别结构和能力结构上的互补性,并分析了这些互补结构运作的心理机制及效用。

【关键词】日本动漫 角色 心理机制

动漫是动画与漫画的合称,由于日本拥有一套成熟而完善的ACG(Anime、Comic、Game)①产业链运营机制,日本动漫往往是以畅销漫画为基础进行TV动画化制作,这种创作模式的差异造成了过去国内动画制作学习的重要障碍。

在近几年,由于腾讯动漫等一批互联网动漫平台的发展,我国逐渐探索出了一条阶段性的漫画竞赛与获奖作品动画化的双重奖励机制,产生了一批具有中国风格并拥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国产动漫作品,不过这些作品由于作者经验和国内动漫总体发展状态的限制,在角色安排与设定上仍然存在较大欠缺,有必要更多汲取来自日本动漫的成功经验。

一、年龄结构的互补:俄狄浦斯神话的再现

日本动漫产业的成熟促进了动漫文本创作的模式化②,如今流行于市场上的动漫作品,根据全剧长短不同,通常都包含几十甚至上百个出场角色,在不考虑角色立场与地位的情况下,作品主角与主要配角、正面角色与反面角色之间往往都存在一种年龄结构上的互补,核心差异为未成年人和成年人,同时这种互补功能的承担角色一般以男性为主。

侦探推理类动漫《名侦探柯南》就是一个年龄结构较为全面的例子。总体来说,主角不论是被看做缩小前的高中生工藤新一还是缩小后的小学生柯南,其年龄段都应归属于未成年人行列,与他相对,侦探毛利小五郎、警视厅职员和各个案件的主要参与者都属于成年人的行列。这就形成了一个逻辑上的悖论:本应该是思想单纯的未成年人却时刻都在充当被认为是思想成熟、经验丰富的成年人的批判者,两类人群在实际地位、社会功能、思想行为上的状况完全颠倒,成年人被塑造成一个必须要被超越、战胜、取代的“旧统治者”形象。

在俄狄浦斯的神话当中,解答了人类之谜的俄狄浦斯试图逃避“你将杀父娶母”的预言,但还是迷失在自己的命运中毫不知情地杀死了父亲并取代其地位,最终因愧疚刺瞎自己的双眼。经过弗洛伊德、拉康等心理学家的诠释,这个故事成为了儿童仇视父亲并期望取代父亲、占有父亲的所有物包括母亲的隐喻③。尽管在《柯南》的叙事中,“恋母情结”部分并不像《新世纪福音战士》等作品那样明显,但作为未被完全象征化的未成年人,柯南首先保留了充当“他者”解答人类之谜——成人看不清的案件真相的功能,而众多如毛利小五郎和目暮警官的成年人由于接受了被象征化的新自我,从而受困于象征世界的视觉陷阱的蒙蔽,最终永远无法依靠自身看清真相所在。同时,柯南将对“母亲”的依恋更多地转移成为对父权的挑战,补了自身由于欲望被压抑而撕裂的缺口,成功取代了“父亲”这一身份。

再全面一些来看,柯南由于两种身份的存在又引出了两种年龄段的人群,包括作为柯南时的小学生群体和作为工藤新一时的高中生群体,其中高中生群体的设定意义符合上述整体意义,能给青少年受众带来更多年龄上的接近性,容易达到移情的效果,而小学生的出现则更多注入了幼稚、天真、自由的意义,与成人的刻板、严谨和拘束形成对立。因此,只有这些缺少束缚的孩子才能深入那些成人无法通过的现实或思维狭路,开启“儿童”对“父亲”的先期挑战。相应的,成年人群体也因为阿笠博士等人的存在需要进一步划分为中年与老年,比起略显无能的中年群体,《柯南》中的老人更多展现出了一种智慧和“他者”的回归,阿笠博士虽然拥有高超技术,但并不直接涉入案件,只为柯南提供技术和旁观式的援助,老侦探千间降代为了解父亲的遗愿而牺牲自我成为凶手,召集大量青年侦探并假死以旁观他们的解谜过程,这从另一个层面来讲也是“父亲”地位的式微。

反观目前的国产动漫,虽然也存在年龄结构的配合设计,但总体以成年人为主,未成年角色的主要功能是“卖萌”和“赚人气”,如《尸兄》中的小鹿,为了要给奋斗过程注入一般哲学与心理学意义就必须设置更为高级的“父”的难题。如《尸兄》的头号负面角色设置为千年前复活的古人、《中国惊奇先生》战斗对象为身份不明的老道人和死尸,导致国产动漫不得不往過于玄妙的方向发展,也为未来的动漫内容一般化造成难题。

二、性别结构的互补:来自他者领域的神秘力量

目前,市场上长盛不衰的日本动漫通常以男性作为主角,我国国产动漫也是如此,而这种性别的选择与当下男权社会的统治地位是直接相关的。从拉康的观点来看,男性由于害怕遭到阉割而压抑自己的欲望,从而认同父亲并获得最初象征化的标记,但这个不断压抑自我的过程中,男性的主体已经丧失,即使到最后他可以获得父亲的地位和所有物,也再无法填补主体被挖空的裂隙,他将永远受困于象征界的法则之中,成为那个被自己的视力蒙蔽的可怜的俄狄浦斯。但女性不同,她们更接近真实,既善于引导男性的原始欲望,从象征化的桎梏中解脱出来,也能够在彼岸展开享乐并与阳具领域之外的外部他者亲密交往④。

以热血动漫代表《海贼王》主要角色来看,同样是拥有恶魔果实能力的两名船员,男性路飞以约定和自由的追寻为梦想前提,想要找到传奇海贼王罗杰留下的宝藏,并获得海贼王的称号,橡皮恶魔果实带给他的是能够将身体当做橡皮多样化塑造为武器的能力,而女性罗宾自小便以天才著称,其愿望是寻找历史正文,但这种想法是故事中设定为违法的行径,由花花恶魔果实赋予了能够让自身肢体如花无限增殖盛放的能力。显然,路飞的梦想尽管冠以自由之名,但仍是受制于他者的——包括约定对象、海贼王和海贼世界的等级秩序,他的能力也同样受到自身肢体的限制,无论如何延伸或变形,仍然还是存在于一个形体当中,但罗宾的梦想是反抗现实世界法则的,尽管其中有一半是其母亲意志的继承,但这同样反映了女性超脱法则的意义,另一位女团员娜美渴望绘制自己的世界地图的高于世界之他者梦想也与之类似,同时,罗宾所拥有的能力超越了她的肉体限制本身,能够获得更虚幻的非人性效果,显示出女性因未受阉割而保留了更多的可能性。

同样这种性别互补的操作在国产动漫中还未成熟,大量女性角色以受害者或被保护者形象存在,性格以懦弱、温柔、娇羞为主,在剧中的主要功能除了吸引男性受众和调剂情节压力似乎就没有别的了,俨然一副被男权社会过度消费的女性符号样态,即使有可以参与到故事的推进性情节的战斗型角色,如《中国惊奇先生》中的警察李雪、《尸兄》中的晓佳,但还是脱离不了不堪一击、需要被拯救的整体形象,缺少新时代女性形象的展现与独立表现女性能力和精神的机会,对于女性的神秘特质和独特的能力更是完全没有利用。

三、能力结构互补:自我镜像的想象

现在的日本动漫新番一般不再采用单一主角制,而是至少采用两个以上的角色进行能力的互补,无论这两个及以上角色是相同阵营还是对立的双方。以主角蝉联《New Type》30个月人气冠军的动漫作品《叛逆的鲁鲁修》为代表,剧中设置了堪称超越人类的三人完美核心互补组合结构。

核心互补的三人为主角鲁鲁修、第二男主枢木朱雀和魔女C.C,鲁鲁修拥有极高智商,智慧与知识水平均属一流,善于布施战略,把玩对手心理,但体能极差,甚至跑不过女同学,人格过于戏剧化并拥有极强的进攻性,因此,体能极佳但智慧不足的武力狂枢木朱雀就成了填补鲁鲁修缺陷的最佳人选,同时,朱雀性格中带有的懦弱、逃避、渴望安稳的保守现实型因素極大程度地稳定了鲁鲁修性格中的不安分与冲动,所以组合在一起的二人绝对堪称完美,但事实上他们更多的时间是处在一种对立的状态当中。而魔女C.C的功能首先就是补充了二人作为男性所缺乏的女性特质,不过更为重要的是,不老不死并拥有神秘力量的C.C是超越人类肉体界限的存在,她掌握全局的秘密,并为局限于人类的另外二人增加了非人类的超自然力和旁观整个人类历史的他者身份,使互补后的三人达到超越人类的绝对完美他者高度,为其成功和必然的陨落埋下伏笔。

拉康认为,婴儿面对镜子,将映在镜中自己成熟的整体形象理解为自己本身的阶段就是镜像阶段。在这一阶段,自我获得结构化,不过这里的“我”已经是在“我”的外部,左右逆转并与自己断开了的被他人吞没的我。然而镜子永远不会说真话,它总在展现一部分的同时隐藏一部分,所以镜中的自己更多的时候是作为对自己的完美的想象而存在⑤,随着生活经验的增加,这种镜像还会转移到个体生活周遭的具体人身上,以崇拜、喜爱、嫉妒等形式表现出来,而这种他恋的本质最终仍然还是自恋,是一种从他人身上寻求补偿自身完美想象的自我欺骗。当这种想象应用于动漫当中,并希望达到任何人都可以寻求自身的幻想对象的目的时,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如鲁鲁修般制造一个充满人性并超越人类的完美结合体,同时还让这些用于结合体的组分存在各自的缺陷,展现出现实感和人情味,最终达成受众在认同中获得移情作用,不知不觉完成从自恋到他恋的虚假满足效果,当然,为了使更多受众找寻到更为贴切的镜像,动漫可以尽可能多的将完美体拆解为零散的个人,这也是现今日本动漫角色数量越来越多的一种原因。

这种拆解在国产动漫中应用依然较差,更多的作品还是再努力塑造单独的完美个体,一般由第一主角担任,如《尸兄》中的白小飞,虽然身份自嘲为屌丝,但在注射强化剂后拥有了超强战斗能力,并且在战斗中还体现出了对物理、化学等专业知识的掌握,显然还是过于高大全的形象,因此也只能作为一个幻想世界的动漫形象存在,难以获得观众的移情和实体性认同。□

参考文献

①李常庆:《日本动漫产业与动漫文化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②袁铨:《关于日本动漫文本模式化的研究》[D].中国传媒大学,2007

③[日]福原泰平·拉康 著,王小峰、李濯凡 译:《镜像阶段》[M].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④⑤赵毅衡:《符号学原理与推演》[M].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

(作者:均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

责编:姚少宝

猜你喜欢
心理机制角色
量表中的措辞效应:类型、机制及控制方法
量表中的措辞效应:类型、机制及控制方法
量表中的措辞效应:类型、机制及控制方法
量表中的措辞效应:类型、机制及控制方法
浅析群体性事件中的群体心理
当前报纸媒体记者的角色定位
《冰雪奇缘》开启迪士尼剧本角色新模式
人力资源开发与智力资本提升的关系探析
普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角色问题研究
关于动画人物角色设定中的服饰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