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海群(江苏省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B超室,江苏 苏州 215000)
肝硬化是临床上较为常见、发病率较高的肝脏疾病之一。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慢性乙醇中毒等原因导致肝细胞大量坏死变性并引起肝脏纤维组织出现弥漫性增生,从而损害肝脏及其血管的正常结构,是其常见的致病原因[1]。很多研究表明,大多数肝硬化患者会出现门静脉管径增大、血流动力学变化及肝脏组织形态学上的特征性变化,可以上述变化作为肝硬化的诊断指标。为对其进行进一步研究,进行了B超诊断肝硬化的临床观察,以期提高其诊断效果,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1月~2013年10月在我院治疗并经手术病理证实及病原学诊断确定为肝硬化的患者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30~69岁,平均(43.5±2.3)岁。另选择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30例,男14例,女16例,年龄29~68岁,平均(45.1±3.1)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二维超声显像检查肝脏轮廓变化、肝实质光点变化、有无腹水、胆囊壁变化、脾脏大小变化等,同时测量患者的门静脉管径、血液流速的峰值(Vmax)及平均速度(Vmean)等指标[2]。
1.3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 17.0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各项参数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测量30例肝硬化患者与30例健康人的门静脉管径和血液流速的峰值(Vmax)及平均速度(Vmean),并进行对比,结果显示,肝硬化患者的门静脉管径显著大于健康人组(P<0.01),血液流速显著小于健康人组(P<0.01),详见表1。同时,本组30例肝硬化患者经二维超声显像检查显示,18例(60.0%)出现肝脏轮廓出现锯齿状变化,17例(56.7%)出现肝实质光点增粗,19例(63.3%)胆囊壁厚度增加,23例(76.7%)脾脏肿大,13例(43.3%)出现腹水症状。
表1 两组门静脉管径和血液流速的峰值(Vmax)、平均速度(Vmean)比较(±s)
表1 两组门静脉管径和血液流速的峰值(Vmax)、平均速度(Vmean)比较(±s)
组别 例数 门静脉管径(cm) Vmax(cm/s) Vmean(cm/s)肝硬化组 30 1.56±0.27 12.9±2.4 10.5±2.0健康人组 30 1.01±0.21 18.5±2.2 17.6±2.2 t值 8.8070 9.4210 13.0796 P值 0.0000 0.0000 0.0000
随着B超技术的不断进步,其诊断应用愈发广泛。本研究探讨了B超对于肝硬化的诊断价值。B超诊断肝硬化可以提供的依据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门静脉管径及血流动力学变化指标。肝硬化患者的门静脉管径明显增大、血液流速显著减少。其原因是由于肝硬化导致患者肝脏内部大量假小叶、纤维组织压迫门静脉,引起肝脏内部循环出现障碍,并使门静脉阻力增高,从而致使了肝硬化患者门静脉管径增加、血流速度降低[3]。本研究选取30例肝硬化肝脏与30例健康人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肝硬化患者的门静脉管径,肝硬化患者的门静脉管径显著大于健康人组(P<0.01),血液流速峰值(Vmax)及平均速度(Vmean)均显著小于健康人组(P<0.01)。
肝脏组织形态的特征性改变。肝脏薄膜厚度增加、且厚度不均匀使肝脏表面高低不平,出现锯齿状和结节状变化,同时肝脏表面较为光滑的纤维亮线消失,肝实质光点增粗。肝脏边缘角呈现不规则和钝化。脾脏肿大且常伴有腹水。早期肝硬化一般可见肝脏肿大[4]。
综上所述,本研究认为,B超诊断肝硬化可以显示肝脏的组织形态变化及门静脉管径和血流动力学的变化,以此为指标,可以为临床诊断肝硬化提供较为可靠而实用的依据,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但鉴于肝硬化是一种再生性、慢性肝脏疾病,其变化过程也具有慢性、复杂性等特点[5]。因此,采用B超诊断肝硬化,也应结合采用其他临床诊断方法,以提高肝硬化的诊断效果。
[1] 吴 菲.B超检测肝中静脉内径对肝硬化诊断的临床价值[J].中国医学工程,2012,11(3):54.
[2] 朱小明.B超检查对早期肝硬化诊断的意义[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9,11(2):143.
[3] 张 凤.彩色B超诊断肝硬化门脉高压征50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3(1):242.
[4] 张 莉,段云友,李金茂,等.超声检测门脉高压患者肝脾动脉阻抗指数与门脉压力相关性研究[J].中华医学超声杂志,2008,5(2):41.
[5] 沈 洁,陈 激,孙庆丰.肝炎肝硬化和乙醇性肝硬化的B超表现比较[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0,12(3):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