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 武 李景艳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 511400
在临床上,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在心血管内科中是一种常见性心脏疾病终末期表现[1]。近年来研究表明,血浆脑钠肽(BNP)释放直接与心室压力负荷过度和心室容积扩张相关,其主要是反映心室受损和早期心功能不全的敏感指标[2]。对患者采用单纯的西药治疗,能够有效地控制患者的临床症状,然而给患者辅以中药治疗的情况比较少。我院对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显著效果,以下是详细报道。
1.1 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和治疗的12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都是我院在2012年3月—2013年7月期间收治。对患者诊断,诊断患者为充血性心力衰竭。其中男80例,女40例;年龄62~85岁,平均年龄(72.5±2.0)岁;病程0.2~8年,平均(5.0±1.0)年;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将这些患者分组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病程和年龄等资料,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患者使用地高辛0.125~0.25mg,1次/d;卡托普利12.5~25mg,2次/d;氢氯噻嗪25mg,1~2次/d;螺旋内酯10mg,1次/d。让患者进行休息,同时给患者低钠饮食,在必要的时候对患者进行吸氧和抗感染治疗。
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患者采用中药治疗,配方为:远志15g、当归15g、人参10g、猪苓20g、麦冬15g、黄芪30g、制附子10g、五味子69g、川芎20g、丹参30g、茯苓15g、大腹皮15g、肉桂15g、熟地15g、白术15g、陈皮15g。将这些药物加水煎熬,取汁液300ml服用,每日1剂,早晚各服用1次。如果患者出现四肢冷和尿少以及明显浮肿,则添加桂枝10g和车前子30g。14d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
在患者治疗之后,对所有的患者在清晨空腹下采集静脉血液5ml,注入到真空分离肝素血浆管中,并进行离心处理,转速:3 500r/min,时间:15min;环境:4℃。之后将分离出的血浆放入到-70℃的冰箱中进行保存待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9.5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χ2检验,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1 两患者组治疗前、后血浆BNP水平比较 见表1。
在中医学上,CHF则是属于胸痹和心悸以及水肿等范畴,
表1 两患者组治疗前、后血浆BNP水平比较(±s,ng/L)
表1 两患者组治疗前、后血浆BNP水平比较(±s,ng/L)
注: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P<0.05。
治疗后试验组(60) 361.01±35.98组别 治疗前117.92±16.21对照组(60) 362.10±36.75182.20±22.57
2.2 两组病例治疗前、后心功能比较 见表2。主要是受到情志和痰湿等因素而引起[3]。心脏主导血脉,由于心脏发病时间久,使得心脏的相关功能受到严重损伤,进而导致患者的肺脾等出现疾病[4]。在治疗心力衰竭时,主要是对患者进行利尿和强心以及扩血管等治疗。然而中医则具有益气助阳和活血化淤等功效。并且益气助阳药物具有强心的作用,而利水渗湿药具有利水的效果,活血化淤药物则具有扩血管的功能,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有效地提高治疗效果。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比较(n)
经过现代药理学研究,人参和麦冬以及五味子则具有正性肌力的效果,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左室功能,使得患者的心肌耗氧量得到降低,进而调节患者的心肌代谢。黄芪则是一种非洋地黄类的正性肌力药物,其具有很好的抗冠、抗心律失常和改善循环以及提高患者免疫力的效果。附子煎剂则具有很好的强心效果,并且还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外周和冠脉血液循环。葶苈子则具有很好的强心、利水效果;其与茯苓和车前子以及猪苓、大腹皮合用,则能够有效地减轻患者心脏负荷。丹参则具有扩张血管的功效;使得血小板和红细胞的聚集得到有效的解散,改善患者的微循环。白术、肉桂、当归、熟地则具有补血、补肾和提高患者免疫力的效果。
总之,对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衰患者,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的康复,并且发生的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1]郑玉珍.中西医结合治疗顽固性心衰64例疗效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7:779-780.
[2]薛金贵,李芹,王肖龙,等.中西医结合治疗风心病二尖瓣置换术后心衰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1,3:375-376.
[3]余武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心病心衰疗效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1,8:93-94.
[4]李秀玉.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衰60例临床观察〔J〕.湖南中医杂志,2010,2: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