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袖们怎样立规矩

2014-09-10 07:22王一
人民周刊 2014年12期
关键词:毛岸英电车北平

王一

毛泽东的“六不”规矩,成了共产党人日常的行为准则

在西柏坡纪念馆里面,摆放着这样一块展板,上面写着“根据毛泽东的提议,全会作出六条规定:一、不做寿;二、不送礼;三、少敬酒;四、少拍掌;五、不以人名作地名;六、不要把中国同志同马恩列斯平列。”这是对我国共产党人定下的规矩。

毛泽东给自己也立下了不少规矩。他曾说自己的“亲情规矩”有三原则:恋亲不为亲徇私,念旧不为旧谋利,济亲不为亲撑腰。

1946年初,毛岸英从苏联回到延安。离别18年的父子团聚,当然是令人很高兴的一件事。

可是,毛泽东并没有把毛岸英留在身边。他对毛岸英说:“你在苏联大学毕业了,还参加过苏联卫国战争,可是你还没有上过中国这个革命大学。你对中国的情况了解得很少。缺乏实践,这一课应当补上。你应该到农村去拜农民为师,在那里可以学到在外国学不到的许多有益的东西。”

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毛泽东想送毛岸英上前线,生怕彭德怀不同意,便备下家宴,为子求情报名。

当听到爱子牺牲的消息时,毛泽东掩住悲伤之情,说道:“谁叫他是毛泽东的儿子啊。”

得知火灾消息,周恩来马上赶往现场,当即立了一个规矩

1949年4月25日,刚刚解放的北平电车厂遭敌特纵火破坏。周恩来一听到消息就马上中止正在进行的会议,赶往火灾现场,并当即给北平(今北京)市公安局立了一个规矩:“今后,你们公安局的领导遇到大的事件、案件,必须亲临现场指挥!”

事情要从1949年4月23日说起。那天,南京解放。喜讯传到了北平电车厂,工人们欣喜若狂,又恰逢北平解放后第一个“五一”国际劳动节即将来临,厂里决定当晚把电车装扮成彩车,第二天一早让市民们共同分享喜悦。工人们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一辆辆电车被张贴上彩色宣传品。25日凌晨1点,工人们收工回家休息。

他们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第二天一早,他们看到的是惨不忍睹的一幕。一场大火,吞没了59辆电车、104间厂房。损失折合当时币值2亿多元。

25日上午8点,周恩来到中央社会部,听取北平市公安管理工作和社会治安情况汇报。汇报中,治安处副处长贺生高说了一句:“昨天晚上电车厂着火了。”周恩来听见了,马上问:“哪儿的电车厂着火了?南京吗?”贺生高回答说:“北平。这儿的电车厂着火了。”周恩来马上说:“今天这个会暂停!都到现场去看看!”接着,周恩来马上问北平市公安局外三分局局长慕丰韵:“电车厂着火,你去现场了没有?”慕丰韵马上回答:“去了。”

“什么时候去的?”

“早晨接到报告后赶去的,刚回来。”

周恩来又接着说:“小慕啊,前清时,县太爷听说哪儿着了火,都亲自到现场。我们是人民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今后,你们公安局的领导遇上大的案件、事件,必须亲自到现场。”

从现场回来后,周恩来心情非常沉重:“损失啊!这是人民的损失,也是新政府的损失啊!”

这是周恩来给自己定下的规矩,一生都在遵守,从未违背。

如今提倡的“光盘行动”其实一直是邓小平的规矩

我们如今提倡的“光盘行动”,其实是邓小平的规矩,他每每吃饭必执行。

1980年7月,邓小平与家人一起入住武汉东湖宾馆,包括夫人卓琳、子女,还有孙子(女)辈。每次家人围坐在一起吃饭,吃到最后,他和卓琳都会教导孩子们将盘子清空,不要剩饭剩菜。他还教育工作人员也一定不能浪费。

猜你喜欢
毛岸英电车北平
北平的秋
基于Baja电车点线面动态仿真转向设计
小电车,大问题
十路大军进北平
十路大军进北平
最早的电车用马来牵引
想北平
辛苦的电车售票员
忆首次赴朝祭奠伯父毛岸英
与毛岸英同时牺牲的高瑞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