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曦
在2014年上海国际艺术节众多精彩纷呈的音乐会中,西安鼓乐与高雄市国乐团这两场演出可谓节目中较为独特的。纵览今年上海国际艺术节的系列音乐会,中国传统戏曲、戏剧音乐显得尤为突出,而像西安鼓乐与高雄市国乐团这类纯音乐形式的传统音乐表演就显得更与众不同。这两场音乐会的共同主题是传统,西安鼓乐带给我们的是一次回望过去的经历,而高雄市国乐团的演出则更接近我们生活的时代,因而两场音乐会的音乐语汇构成了一次有趣的古今对话。
西安鼓乐是中国传统音乐中非常古老的乐种,它起源于隋唐,是迄今为止在中国境内保存最为完整的大型民间乐种之一,主要流传在西安城区及沿终南山的周至、长安等地,是在当地的民俗活动中进行表演的艺术形式。西安鼓乐保留了唐宋以来多个历史时期的重要音乐传统,唐大曲的形式结构与西安鼓乐的坐乐基本上是一致的,从鼓乐中可以明显看到唐代燕乐的部分原貌。此外还有宋教坊音乐的痕迹,元、明、清各代戏曲音乐及民间音乐的成分等等,在形式、曲式、曲牌、乐器、谱式、宫调系统等多个方面都与唐以来各朝代多类艺术形式有着重要的历史渊源。因此,西安鼓乐被称为中国古代音乐的“活化石”,是破解中国古代音乐史众多谜团的一把钥匙,对于研究、继承和发展我国传统音乐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西安鼓乐的演奏形式分为“行乐”和“坐乐”两种,按演奏风格的不同,又分为僧、道、俗三个流派。西安鼓乐的演奏乐器主要有吹管乐器,笛、笙、管;打击乐器,以双云锣为主的锣类乐器,铙钹及大、小木梆,摔子和木鱼等。
在这场音乐会中,我们将分别欣赏到“行乐”与“坐乐”。“行乐”是边行走边演奏或者站立着演奏的,曲调为单牌子的散曲,一般为节奏比较规整的小曲。有的乐社把这种形式称为路曲,即行路时演奏的乐曲。“坐乐”按传统习惯围坐在一张长方形的桌子周围演奏,故称“坐乐”。“坐乐”主要演奏一种多乐章的乐曲与鼓段有机结合的套曲,这种套曲的套数很多,分“六、尺、上、五”四调,也就是以“六”“尺”“上”“五”为宫(六、尺、上、五均为工尺谱中的音高与唱名),称为四调坐乐。坐乐套曲的结构形式有二:一为花鼓段坐乐全套,一为八拍鼓坐乐全套。由于坐乐全套是多乐章加鼓段的形式,表演时间比较长,全套的表演大约在二十分钟左右。
上半场中的韵曲,是西安鼓乐传承最重要的形式,因为用文字记录的古代乐谱只有音高没有时值,一般人无法解读,唯有通过师傅的口传心授,学会唱谱才能将被记录的文字谱进行演奏,这也是西安鼓乐最神秘的地方。另一方面而言,在今天,能解读鼓乐谱的人已是越来越少了,因而这也是西安鼓乐传承至今难能可贵的地方。下半场演出的《鸭子拌嘴》和《老虎磨牙》,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由我国著名民族器乐演奏家、作曲家安志顺先生根据西安鼓乐的音乐素材创作而成的两部具有创造性的民族打击乐作品。从这两部作品的艺术形式和地域风格来看,西安鼓乐对其影响很大。《鸭子拌嘴》的创作根据西安传统鼓乐中五调坐乐《中吕粉蝶儿》套曲开场锣鼓为主要素材,采用了西安民间锣鼓“打挂社”中的节奏作为《鸭子拌嘴》的基本节奏。用大量民间打击乐器锣、双云锣、铙钹、木鱼等来发出各种不同的音色,塑造动物的形态,这类模仿动物的作品在西安鼓乐中大量存在。《鸭子拌嘴》与《老虎磨牙》这两部作品抓住了西安鼓乐的幽默、诙谐以及借喻、暗示等艺术手法,塑造了鲜明的艺术形象,使其成为打击乐的经典曲目。
西安鼓乐中承载着太多的传统印记与从古流传至今的西安民俗风貌。在这场演出中,有大型的“坐乐”表演,也有类似小品的古筝曲、韵曲及打击乐小曲等,定会给观众带来一次溯源的体验,找寻到来自传统的回声。
另一场由高雄市国乐团带来的演出则是融汇古今,试图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创造出既保留传统意蕴,又能彰显现代气息的音乐。高雄市国乐团创立于1989年3月,2000年更用现名,2009年4月转型并隶属于“财团法人高雄市爱乐文化艺术基金会”,以进一步凝聚支持音乐文化事业发展的社会各界力量,是台南最活跃与最具影响力的演艺团体之一。
高雄市国乐团坚持传统与现代兼容并蓄的理念,在保有民族音乐精粹、演奏经典传统曲目的同时,亦以丰富的样貌、多元的方式,与声乐、戏剧、舞蹈及西洋乐器结合演出,呈现出国乐的生动与现代感,让更多年轻族群乐意亲近。多年来,该团以风土民情、人文色彩、景致风光为题材,广征新曲,鼓励创作具有台湾风味的国乐曲,以此描绘台湾印象,并与世界乐坛深入接轨,将精致的传统音乐推至国际舞台。在大力推崇本土国乐人才和与台湾各类剧团广泛合作的同时,乐团也与中国大陆众多国乐名家多有合作,并曾受邀赴北京参加第十一届亚运会艺术节演出。1991年以来,乐团还曾先后远赴美国、俄罗斯、拉脱维亚、捷克、日本、韩国等国,以及港、穗、沪、杭、厦等地巡演。
乐团与港台等地唱片公司合作,先后录制了《管弦丝竹知多少》《花木兰》《龟兹古韵》《女娲》《秋》《醉笛》《龙腾虎跃》《黑土歌》,以及《弘一大师李叔同纪念音乐会》《乐韵悠扬台湾情》《国语老歌金曲集》等CD与DVD,将中华民族的传统民俗通过音乐印刻在有声物件中。
在本场音乐会中,有两首作品由高雄市国乐团的指挥关廼忠创作。关廼忠自幼受父亲及德国钢琴教授古普克的严格音乐教育,十七岁进入中央音乐学院,1961年毕业于作曲系,先后担任东方歌舞团指挥及驻团作曲家,中国艺术团驻团作曲家,北京艺术团、中国歌舞团指挥,香港中乐团音乐总监及高雄市国乐团指挥。
从音乐会的曲目来看,整场音乐会以歌颂祖国自然风貌的大型题材为主,每首乐曲表演时间普遍较长。演奏形式以合奏与协奏为主,协奏部分的三首作品分别为唢呐与乐队《打狗传奇》、二胡与乐队《图腾》、琵琶与乐队《天鹅》。从乐器的选取上来看,吹奏乐器、拉弦乐器、弹拨乐器的曲目各有一首。我猜测这样的安排应是精心设计的,众所周知,吹拉弹打是中国传统乐器的四个大类,因而选用吹、拉、弹这三种不同类型的曲目不仅能使观众感受到传统器乐的多元魅力,也可以充分彰显乐团的特色与艺术水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