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

2014-09-10 07:22龙应台
中国国家旅游 2014年11期
关键词:李时珍海面杜鹃

我很忙,真的,尽量不要请我演讲、座谈、写序或是什么推荐信。我真的很忙。

我寄居在一个岛上。这个岛的面积,如果不包括它旁边突出来让海鸥打个盹的大小岩石,大概只有76平方公里,也就是说,直走个八里路,横行个九里半,再走就要掉到海里去了。

岛的位置,据说是北纬22度11分,东经113度32分。台湾的嘉义有个23度线,对,你往下走大约808.82公里,就会碰到我。

碰到我时,不要跟我打招呼,我一定正在忙,忙着望出我的窗外,盯着窗外这一片浓绿的树林。

是这样的。我搬来这北纬22度11分、东经113度32分的第一个春天,2004年2月1日星期天──你可以去查证日期;因为早春的风从西边非常轻柔、轻柔地弥漫过来,带着海洋的鲜凉味,我就不知不觉捧着书坐到了面海的阳台上。那是一本刚刚出版的德文书,一个德国作家写他从柏林徒步行走到莫斯科——那是1607.99公里——的纪实。读着读着,我开始感觉不舒服,心悸,难过。

放下书,眺望海面,慢慢地,像一个从昏迷中逐渐苏醒的人,我一点一点明白起来。让我心悸、难过、不舒服的,不是海面上万吨巨轮传来的笛鸣,也不是那轻柔的海风里一丝丝春寒料峭。是有一只鸟,有一只鸟,一直在啼。

从我高高的阳台到平躺着的大海水面,是一片虚空。所谓空,当然其实很挤,就是说,有夕阳每天表演下海的慢动作,有岛屿一重又一重与烟岚互扯,有黄昏时绝不迟到的金星以超亮的光宣传自己来了,有上百艘的船只来来去去,有躁动不安的海鸥上上下下,有不动声色的老鹰停在铁塔上看着你,有忙得不得了一直揉来揉去的白云——还常常极尽轻佻地变换颜色,有灰色的雨突然落下来,有闪电和雷交织,好像在练习走音的交响曲,有强烈阳光,从浮动的黑云后面直击海面忽闪忽灭,像灯光乱打在一张没有后台的舞台上。

可是整个空间像万仞天谷。在这万仞天谷中,有一只鸟,孤单一只鸟,啼声出奇地洪亮,充满了整个天谷,一声比一声紧迫,一声比一声凄厉。我放下书,仔细听,听得毛骨悚然,听得满腔难受,怎么听,都像是一个慌张的孩子在奔走相告:苦啊!苦啊!苦啊!苦啊!

怎么会有这样的鸟,巨大的声音,跨越整个树林和海面,好像家中失了火,满村子哀告:苦啊,苦啊,苦啊,苦啊……

我飞奔进卧房里拿眼镜。我飞奔进书房里拿望远镜。我飞奔回阳台,像潜水艇浮出海面的侦察雷达,我全神贯注,看。

他的凄苦哀叫,离开了海面,穿越我的头上,到了另一头,就是我卧房外面的树林。我抓着望远镜奔到窗口,瞄准了树林。

他的啼泣,大到盖住了汽车行驶的声音。树林很深,他继续哀哭:苦啊,苦啊。我努力地看,却怎么也看不见他。窗外一片树林,成群的凤头雪鹦鹉我看见,悠乎游乎的老鹰我看见,但是,我看不见那家中出了事的苦儿。

我很忙,因为我一直在找他。我不知道他的长相,也不知道他的名字。你如何从“苦啊苦啊”的声音,上网去查出他究竟是谁?

两个月后,一个上海老朋友来访。我泡了碧螺春,和他并肩坐在阳台上看海。蓦然间,一声晴天霹雳的“苦啊——”,从树林深处响起。我惊跳起来,朋友讶异地“唉呀”出口,说:“嗄,怎么香港有杜鹃啊?”

从2月第一个礼拜开始,薄扶林的杜鹃开始啼叫,像装了扩音器,苦不堪言的悲啼从海面往我的阳台强力放送。从清晨,到清晨,24小时不歇止的如泣如诉,尤其在晨昏隐晦、万物惟静的时刻,悲哀响彻海天之间。它使我紧张、心悸,使我怔忡不安,使我想出家坐禅,使我万念俱灰。

怎么会这样呢?3月杂树生花、柳絮满天时,很多人会得花粉热,泪水喷嚏不停。但是,有人得过“杜鹃忧郁症”吗?

我忙着查资料,这一查,吓了一跳。谁说我的症状特别呢?

白居易的《琵琶行》就写到他听见的声音:“住进湓城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期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杜牧也曾经一边听杜鹃,一边写诗:“蜀客春城闻蜀鸟,思归声引来归心。却知夜夜愁相似,尔正啼时我正吟。”

这一首,不知是谁的诗,更凄惨:“山前杜宇哀,山下杜鹃开,肠断声声血,即行何日回。”

重读秦观的《踏莎行》,简直就是典型的忧郁患者日志:“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满脑子理学的朱熹,听了杜鹃也忍不住叹息:“不如归去,孤城越绝三春暮。”

我好奇,研究生物的李时珍会怎么说这不寻常的鸟?

“杜鹃,出蜀中,今南方亦有之。状如雀鹞,而色惨黑,赤口有小冠,春暮即鸣,夜啼达旦,鸣必向北,至夏尤甚,昼夜不止,其声哀切。”

我的阳台面对西南,而杜鹃北向而鸣,难怪了,它每天正是冲着我的阳台在叫的。“夜啼达旦,其声哀切”,李时珍显然也曾因为杜鹃的哀啼而彻夜失眠。

“格物总论”称杜鹃为“冤禽”。读到这两个字,我赶忙把窗关上。“冤禽,三四月间夜啼达旦,其声哀而吻血。”李时珍只说他“哀切”,这里说他“哀而吻血”了,仿佛杜鹃哭得一嘴湿淋淋的鲜血。此时窗外一片黝黑,杜鹃一声比一声紧迫,我打了一个冷颤。这比爱伦坡的《乌鸦》还要惊恐。

其声悲苦,必定含冤,所以《蜀志》里记载,杜鹃是望帝化身的。他把帝位让给能治水的鳖灵,后来想取回时,却不可得,于是化为“冤”鸟,整日哀啼。远古的蜀人,显然和今天住在海边的我一样,对杜鹃啼声的“哀而吻血”觉得无比难受,所以非得找出一个“理由”来解释他的诡谲。有了解释,所有难以理解的事情,都能以平常心看待了。

杜鹃不只出现在诗里,也出现在小说中。元朝的《琅环记》,读来像个完整的“病历”叙述:“昔有人饮于锦城谢氏,其女窥而悦之。其人闻子规啼。心动,即谢去。女甚恨,后闻子规啼,则怔忡若豹鸣也,使侍女以竹枝驱之曰:豹,汝尚敢至此啼乎?”

这个“病历”里,两个人都有病。男子听了杜鹃哀啼,得了心悸,就断绝了一份感情,匆匆远离。那动了感情的女子,恋情无所着落,此后凡听见杜鹃,就出现“怔忡”症状。

有一天,杜鹃的泣声又从海那边响起。我冲到阳台,凝神看海面,希望看见那“状如雀鹞,而色惨黑”的苦主,可是海上一片风云动摇,光影迷离,任我怎么定睛专注,都看不见杜鹃的踪迹,拍下那一刻,是2月4日下午4时21分。

每年2月第一个礼拜它突然抵达,5月最后一个礼拜它悄然消失,然后蝉声大作。我的症状,6月开始平静,然后不知为何,心里就开始暗暗等着它明春的回头。这春天忧郁症,竟是没药可治的了。

龙应台,台湾高雄人,祖籍湖南衡山,著名文化人及公共知识分子,著名华文作家,主要作品有《野火集》等。本文选自其《目送》一书。

猜你喜欢
李时珍海面杜鹃
解码李时珍
杜鹃红
第六章 邂逅“胖胖号”
杜鹃
中国药神李时珍
秒变戏精
百里杜鹃百里歌
百里杜鹃
海面上的“一千座埃菲尔铁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