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兆锋
日本在世的前首相有十多位,最近小泉的前任森喜朗确定出任东京2020年奥运组委会主席,另一位前首相细川护熙正在竞选新一任东京都知事,而不久前包括中曾根康弘、村山富市、小泉纯一郎等前首相纷纷就安倍的政治、外交或核政策发表了批评意见。日本昔日首相这个群体,开始引起世人越来越浓的兴趣。
村山富市,这位出身渔民家庭的平民首相居住在故乡九州东北部的大分县,闲暇之余经常骑着自行车到处消遣,不时和当时村山内阁的成员聚餐,或是接待来自中国的记者和友好人士。曾在众议院选举中落选、一度靠开餐厅的妻子接济的他,生活并不富裕,经济来源主要是议员养老金。他没有警卫,没有秘书,也没有佣人,连书报费和交通费都报销不了。
20年前,村山富市始在社会党、自民党、先驱新党三党联立政权中担任首相,其翌年发表的村山谈话,成为日本历代首相对战争侵略行为和殖民统治表达忏悔之意的范本。该谈话的中文译本,至今还挂在日本外务省网站上。这个表态使村山成为历史上继日本新党的细川护熙(近卫文麿外孙)之后,第二个以首相身份向二战亚洲受害国口头道歉的政治家。该谈话并非村山心血来潮,其背后是社会党的左翼立场和村山本人的战争体验—他曾有幸躲过美军战机扫射之劫。
这个有着浓密的长眉毛,被称为“慈祥老爹”的九旬老翁,闲不住时就去国内外场合演讲主张对外友好,这让他自感仍在发挥余热。对于安倍,村山不掩好恶:他(安倍)一会儿说继承村山谈话,一会儿说侵略的定义尚未最终确定,在国会中的答辩左右摇摆,可见没有什么信念。一年前,村山访华时曾和原国务委员唐家璇会谈,之后他向安倍汇报详细情况,并叮嘱千万别再做出刺激中国的言行。当时安倍据说笑而不语,颇有玄机。对于安倍效法小泉在首相任内参拜靖国神社,村山直言不应该,指出虽然安倍发表了不战誓言,但这听起来十分空虚。
作为安倍的政治恩师,小泉纯一郎在离开坐了5年零5个月的首相宝座之后,长期拒绝媒体采访,过起了隐士般的生活。其长子孝太郎早年投身演艺界,无缘仕途;次子进次郎原本随小泉前妻生活,后担任老爹秘书,再后来艰难当选议员,也不属于明星政治家。所以,自民党内一直有呼声让小泉重新出山,再战江湖。
去年秋季以来,小泉主动走到媒体聚光灯之下,在不同场合阐述反核主张,年底更在日本记者俱乐部举行了专场记者会—对安倍主张重启核电站这一做法进行狂轰乱炸:“现在是安倍首相下零核电之决断的最佳时机。日本如果再犹豫不决的话,说不准会在去核化的历史潮流中落后。”对于自己在任时曾以削减二氧化碳排放量为口号,大力倡导发展核电,小泉私下坦白,当时作为一国首相,缺乏核电知识,被核电领域的官僚、所谓的专家欺骗。小泉去年考察芬兰核废料最终处理场之后,公开主张去核化,认为放射性废弃物的处理没有得到解决,宛如正在修建没有厕所的高楼。舆论调查显示,小泉的论调受到60%的日本民众支持。然而,安倍却在电视节目中公开反驳:“现在一年因进口能源有4万亿日元的财富流向海外。如果持续下去将非常糟糕,在现阶段承诺零核电是不负责任的。”
小泉和安倍至此矛盾正式公开化,而近日东京都举行知事选举,小泉将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助反核的细川护熙一臂之力。种种迹象显示,小泉高喊废核电口号与安倍反目,大有重新杀回政坛之意。尽管如此,曾在任期内总共参拜了6次的小泉却在靖国神社问题上死挺安倍:“他的做法完全正确。日中两国首脑如果无法会谈的话,中国也会吃亏。中国迟早有一天会明白,当初批评参拜没有大人样。”
日本二战后的首相有33位之多,其中任期最长的是佐藤荣作(前首相岸信介的三弟,被过继给佐藤家),其次是外交官出身、拿回日本主权的吉田茂,再次是小泉,第四名就是在1980年代追求大国政治梦、现年96岁的中曾根康弘了。
中曾根下台之初成立了世界和平研究所,不久后因牵涉利库路特贿赂案而引咎退党。1990年他重新出山,当选众议员,曾在海湾危机中就人质问题与萨达姆会谈。新世纪以来,其外交思路逐渐跟不上“接班人”小泉的急进步伐。小泉2003年重组自民党时,中曾根被迫腾出众院席位给小泉拔擢的“国防族”人选。
小泉的冷漠,让中曾根对昔日麾下外相安倍晋太郎的儿子抱有更多好感。他去年撰文赞扬安倍晋三具有个人魅力和倾听民意的姿态,称稳扎稳打的风格蕴涵着保守派的真正价值。不过,中曾根近日再次撰文,告诫安倍在内阁进入稳定期后不要麻痹大意,因为“政权运营的第二年才是关键时刻”。安倍近来不顾联合执政的公明党的反对,执意推动今春修改宪法解释以便行使集体自卫权。中曾根虽说一向提倡宪法改正和军事大国化,但认为解禁集体自卫权的时机仍非很成熟。
2001年因频频失言辞职的森喜朗也与安倍家渊源颇深。安倍的外公岸信介执政时曾帮森竞选站台,安倍之父晋太郎也长期将森作为副手培养。森后来带出自民党内最大派系,小泉纯一郎、安倍晋三、福田康夫都出自该派。森此时号称自民党影子操盘手,曾点名让小派系的麻生太郎接福田康夫的班,让麻生感激不尽。在安倍夺回自民党政权后,麻生被安排做副首相兼财相,森自己也充当首相特使,先是访俄商谈划分北方四岛,继而出席罗马新教皇就任仪式和撒切尔夫人葬礼。
相比自民党的中曾根、森喜朗、小泉等政坛常青树,民主党籍的3任首相任期短暂,彼此间政见分歧大,卸任后有的甚至差点被本党开除。
2009年实现政权历史性更迭的鸠山由纪夫,因突兀的“友爱”执政理念曾被称为宇宙人,卸任后他不仅以私人身份造访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为日侵华道歉,还公开承认钓鱼岛存在主权争议,害得安倍内阁要急忙灭火。鸠山为好友小泽一郎被逼离民主党打抱不平,又因反对野田内阁增加消费税而遭党内处分,遂于2013年2月民主党大会上宣布脱党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如艺术、文化和公益。
鸠山的后任、主导了日本大地震及核事故应对的菅直人,下台后留任议员,2012年站在啤酒箱上做街头竞选演讲时,竟遭行人“无视”。他还重启了自己的四国岛88所寺庙的朝圣巡礼,并于去年全部走完,以示感念神明冥冥中保护日本免于彻底毁灭。然而,他却被东京地检立案侦查核事故中的瞎指挥问题;为讨回名誉,菅直人向东京地方法院起诉安倍首相。当年的参院改选中,菅直人违反民主党决定去支持党外人士,被停党员资格3个月,不再担任党执行部最高顾问。
民主党政权的末任首相野田佳彦,素有“民主党小泉”之称,其在任内敲定了钓鱼岛国有化方案,还在派系之争中党同伐异,终致民主党政权仅维持了3年零3个月就瓦解。最近野田在批评安倍到处宣讲“牵制中国”的外交行为时,顺带把朴槿惠在美国和欧盟开展的外交比喻成“女生打小报告”,被韩国总理斥责为“无礼至极”。
总体看来,日本的退休首相由于人数众多,政见各异,很难对现政权构成明显的压力。昔日首相对安倍的批判,更多地集中在外交和核电政策上。《产经新闻》称,他们或许是生怕自己曾经的主张被否认。这种现象可能给外界造成一种错觉,即日本一直处于混乱当中,殊不知在“十年九相”的日本,退休待遇不高的前首相们为争得高曝光率或捍卫自己的执政遗产,言论博出位是稀松平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