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不再是规则的顺应者

2014-09-10 07:22:44韩洁颖
新民周刊 2014年44期
关键词:亚太地区谈判经济

韩洁颖

上次我们握手“APEC蓝”还是2001年的上海。当时亚洲金融危机的余威尚存,国内GDP总值刚刚突破1万亿美元,勉强达到日本一半的中国还在WTO外围徘徊,为适应西方国家那一套经济体系“埋头苦干“。

十三年河东,十三年河西。2014年11月,当APEC重新回到中国时,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在北京APEC峰会上完成了角色的历史性转变。

“从这次会议起,中国的战略、政策的影响不再只是局限于国内和地区,而是全球性的引导甚至局部的主导。从这次会议可以看出,中国不再是规则的顺应者,已成规则制定者。“

本次APEC领导人会议的主题是“共建面向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 在这个主题下有三个重要的议题: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经济创新发展、改革与增长,加强全方位互联互通和基础设施建设。

东道主中国为此次APEC峰会烙下的火红印记,将改变亚太地区区域经济的发展方向。

“意大利面碗”之痛

凭借增长速度、发展潜力和合作密集度等诸多优势,亚太地区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复苏中最亮的那颗星。年度报告显示,2013年,亚太地区GDP总量合计42.5万亿美元,占全球GDP74.9万亿美元的56.8%;贸易总量约占世界贸易总量的46%,区域内贸易比重高达67%。今年亚太地区的经济增长为3.7%,而明年的经济增长预计将增长到3.8%。

作为亚太地区最高级别的政府间经济合作机制,APEC被看做是亚太地区最具影响的经济合作官方论坛。拥有21个成员的APEC覆盖的总人口数达26亿,约占世界人口的40%;成员的国内生产总值之和超过19万亿美元,约占世界的56%;贸易额约占世界总量的48%。

不同于瓜熟蒂落的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和欧盟(EU),亚太地区迄今没有建立起统一稳定的区域自由贸易协定,取而代之的小范围抱团取暖、盘根错节,使其成为了双边、地区的贸易协定(Free Trade Agreement/Area,FTA)最活跃的地区。短短十年间,亚太地区建立了大大小小56个自由贸易区,亚洲地区已经签署并生效的FTA从2002年的36个增加到109个,还有将近150个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数目甩开其他地区几条街。其中影响力最大的当数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ECP)。

作为布什政府留给奥巴马为数不多的政治财产,横跨亚、美两大洲,囊括全球40%经济体量的TPP“来势汹汹”,被外界解读为奥巴马政府在外交和经济领域推出的最重要的战略框架。

2011年10月14日,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在《外交政策》杂志上提出“太平洋世纪“(Pacific Century)概念,开启了美国重返亚太的征程。“是时候做战略转移了,美国将从耗费高昂的中东战场移向亚洲。”这其中就包括了由美国接管并主导的TPP。

对美国经济而言,TPP是进一步打开亚洲市场的最佳途径。美国商会的统计数据显示,美国公司95%甚至更多的消费者集中在海外市场,亚洲在其中的地位日益显现。用奥巴马的话说就是,TPP达成泛太平洋经济战略伙伴关系,有利于美国对外出口、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而在华盛顿政府看来,TPP的意义早已超越了经济载体的层面。作为奥巴马政府上任后的第一个重要外交战略决策,美国媒体认为“其意在扩张在亚太的政经及军事存在。尽管不单事关中国,但背后的考量明显多与其有关”。TPP是美国试图重新确立亚洲领导地位的开始。

2013年,世界第三大经济体日本的加入给美国政府送上了一颗定心丸。截至去年底,TPP12个成员国的GDP总量上升到全球GDP总量的38.2%,单日美合约就占去约80%。只是TPP“高大上”的准入门槛让外界的质疑声从未消停,今年9月最终陷入僵局。谈判中两个最大的经济体国家——美国和日本,在日本能多大程度上开放农业市场的问题上互相指责。日本希望能够保护其包括牛肉、猪肉、大米以及奶制品等敏感商品的进出口贸易利益,美国方面坚持要求日本降低农业产品的进口关税。

经过一系列密集的高强度会面,谈判还是没能在北京APEC会议上取得实质性的进展。路透社报道,11月9日,美国贸易代表Michael Froman在APEC情况通报会上表示“很显然,TPP难以达成最终协议”。虽然基本可以确定TPP不可能在今年达成,但华盛顿方面的步步紧逼和孤注一掷使得最终目标的实现变成时间长短的问题。

以东盟为主导的RCEP则是一个较为开放、松散的浅制度化合作安排。2011年的东亚峰会上,东盟首次提出RCEP的构想。一年后的东亚峰会上,东盟十国与中国、日本、韩国、印度、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东盟10+6”)的领导人在柬埔寨金边发表共同声明,正式启动RCEP谈判。按照最初的时间表,成员们要在 2015年初完成谈判(后来推迟到2015年底),通过整合和优化东盟与中、日、韩等6国已签署的自由贸易协定,打造水平更高的区域经济合作平台。

不同于TPP对成员国的强约束力和高强度谈判,RCEP带有浓厚的东亚特色。“循序渐进”、“自愿灵活”成为合作的基调。谈判范围虽然涵盖了服务贸易、区域内投资、知识产权、争端解决等多个领域,但东亚国家更致力于寻找和建立适合本地区特点的自由化进程,这就导致了有关谈判方不会在敏感关键领域轻易做出让步,仍会对相关产业采取一定的保护政策。即便前期经济利益和政治影响因素的阻碍远小于TPP,但整合任务并不不轻松。

经济学家巴格瓦蒂认为,同一商品会面临不同的关税,不同的降税轨迹和为获得优惠而实行的不同的原产地规则,国际贸易体系可能变得杂乱无章,如同意大利面条一样纵横交错,这一现象被称为“意大利面碗”现象。以RCEP与TPP为例,参与谈判成员有所重叠。TPP的12个成员国中,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越南、马来西亚、文莱和新加坡也参与到RCEP谈判中去。

就目前情况而言,亚太地区大市场处于“可望而不可亵玩”的初级阶段。“两分天下”的局面加上其他还在萌芽发展的FTA,碎片化区域经济合作促进了成员国贸易便利的同时,也让各企业面临的游戏程序日益繁杂、交易成本上升,TPP、RCEP等合作机制联而不通甚至相互矛盾的问题成为了“意大利面碗”之乱的症结。

一个以实现一体化为最终目标的亚太自贸区(FTAAP)呼之欲出。

暗战背后的大国博弈

11月6日,APEC最后一次高官会在北京闭幕,会上初步完成了APEC推动亚太自贸区“北京方案”的制定。

这道极有可能解决“意大利面碗”之痛的曙光,但却没能得到所有人的祝福。

《华尔街日报》援引美国有关谈判代表的讲话称,在美国的压力下,中国在会议结束的公报中将不再提议对FTAAP进行“可行性研究”,也不会提及建成FTAAP的时间表。《华盛顿邮报》更是将其比喻成“中国将自己提升为地区领头羊的平台”和“带有挑战意味的信号”。

之前,日本有关媒体曝光了APEC宣言草案,草案中将就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时间进行了确认。文章指出“华盛顿担心现在进行FTAAP谈判,会阻碍其完成TPP谈判”。外媒普遍认为,北京如此热情推进FTAAP的举动是为了争夺亚太经济的主导权,一场与美国领导的TPP相抗衡的“暗战”。

只是很少有人知道,FTAAP这个概念是美国在2006年的越南河内APEC会议上最先提出的。但在随后的8年内,各国没有在APEC平台上就此推动任何实质性的进展,加上2010年后的美国执著于TPP谈判,这个概念才一直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过去一年,中国在各经济体间积极斡旋,力图借助北京APEC峰会重新开启FTAAP进程。

美国政府的不开心可以预见。首先,重返亚太的战略步伐没有想象中顺利。在TPP的谈判问题上,美日两个盟友在一些问题上始终无法达成共识。即便共和党大力支持,但随着贸易自由度标准的不断提高,奥巴马想要和安倍政府达成一致的难度只增不减。其次,中国在APEC上的再度活跃使得美日两国领导人架空中国双边、多边经济合作机制的愿望成为泡影。“目前中国在亚洲参与了多个多边贸易机制……多个国家因此担心中国在亚洲的经贸合作机制中将起主导作用。”从这个层面看来,奥巴马政府不希望出现另一个区域架构的倡议也在情理之中。

让奥巴马更加郁闷的是,自己的政治生涯似乎陷入了“APEC魔咒”。上次的印尼峰会,其政府短暂停摆;这次更是恰逢美国中期选举,遭遇惨败的奥巴马被嘲笑为“跛鸭总统”,最新的民调支持率也只比小布什好了那么一些。多次的缺席,最终将APEC的主导权拱手让给了中国。

中国在亚太经济复苏和一体化发展中的重要性毋庸置疑。2013年,中国与APEC其他成员之间的贸易总额达到了2.5万亿美元,占对外贸易总额的60%;中国实际利用外资的83%和对外投资的69%都是与APEC成员之间进行的。

“当西方各国依然饱受金融危机后遗症困扰时,许多人认为中国是推动亚太地区前进的火车头。全球化推动亚洲经济成功,贸易是APEC会议的重要议题。”美国《外交政策》发文称,“对亚洲很多人而言,贸易就意味着跟中国做生意。”

“作为亚太地区的经济大国,中国经济维持稳定与增长,就是对地区经济的重要贡献。”中国外交部长王毅说。

衍生于APEC的TPP却没把中国算在其中,甚至还设置一些严苛的条款将中国挡在门外。即使谈判的大门到现在还没有完全紧闭,但外媒纷纷表示美国给中国发放邀请函的可能性几乎为零。据分析,一旦TPP最终成型进入实施阶段,中国每年最少损失约1000亿美元的出口总额,这反过来会大大有利于美国服务贸易的发展。与其坐以待毙,主动出击推动FTAAP由虚构走向现实正是北京方面的明智之举。

只是“北京路线”的出炉还只是亚太区域经济合作开始的小小一步。除了具体的时间表、具体的标准和内容等,FTAAP的实现路径被大家普遍关注。这背后固然有看中美两国互相“掐架”的看好戏心态,但也将一个最现实的问题摆到台前:21个成员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机制都存在或大或小的差异,作为一个不具强大约束力的谈判机制,如何确保其不会演变成大国短兵相接、别国站队表态的工具还有待时间和方法的考验。

其实北京方面早有表态,FTAAP进程的倡议,并不是针对TPP或RCEP在内的自贸协定,只是在现有的基础上将众多碎片化的贸易协定统合起来。APEC所起的是“孵化器”的作用。

可惜的是,有人还没有认识到,太平洋真的足够大,可以容纳很多国家。

猜你喜欢
亚太地区谈判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今日农业(2022年14期)2022-09-15 01:44:56
俄乌第五轮谈判
环球时报(2022-03-30)2022-03-30 19:14:11
第30届亚太地区数学奥林匹克
中等数学(2020年1期)2020-08-24 07:57:50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民生周刊(2020年13期)2020-07-04 02:49:22
2019亚太地区数学奥林匹克
中等数学(2020年11期)2020-04-13 06:01:18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华人时刊(2018年23期)2018-03-21 06:26:00
国家谈判改变了什么?
中国卫生(2016年8期)2016-11-12 13:26:52
未来亚太地区包装印刷业发展趋势
福建轻纺(2015年3期)2015-11-07 02:52:38
经济
关于通过停战谈判结束朝鲜战争的思考
军事历史(2000年5期)2000-08-21 05:3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