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玉洁
近日,在进行了26年研究之后,瑞士苏黎世大学解剖学教授弗兰克·吕厄宣布:1988年在德国亚琛大教堂发现的94块千年遗骨被确定为查理大帝本人。此消息一出,西方舆论沸腾。就算是在遥远的东方,但凡有点世界历史常识的人对查理大帝都不会陌生,作为与凯撒、亚历山大齐名的欧洲古代君主,查理大帝通过武力征服、捍卫基督教与罗马文化而奠定了歐洲中世纪发展的走向,并一直影响到近现代历史,成为名副其实的“欧洲之父”。
一统欧洲
查理大帝的功绩首先在于他在西罗马帝国灭亡后再次实现了欧洲一统。
罗马帝国鼎盛时期,欧洲几乎是罗马的一统天下。罗马末期,自公元4世纪开始,散居帝国境外的以日耳曼人为主的“蛮族”部落大举移居境内,并建立了许多王国。在这个过程中,日耳曼部族的法兰克人渐渐强大起来,并在首领克洛维的带领下建立了独立的法兰克墨洛温王朝。查理的祖父是欧洲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宫相”查理·马特,他通过著名的军事改革在普瓦提埃战役中重创侵入王国的阿拉伯人,把阿拉伯帝国向西欧扩张的势力推回到比利牛斯山以南,使欧洲基督教文明免遭灭顶之灾。此后,查理的父亲“矮子”丕平与教皇结盟,废黜墨洛温王朝的国王,自己登上国王宝座,开创了加洛林王朝。
查理于公元768年登基,在他近半个世纪的帝王生涯中,共经历了40余场战争。他主要通过四项武功,即灭掉伦巴第王国、抵抗阿拉伯人入侵、对萨克森战争、征服阿瓦尔人,建立了强大的“查理曼帝国”(“曼”为“大帝”之意)。这其中,尤以对北方的萨克森人的战争最为惨烈,从772年开始,断断续续持续到804年,有多达四分之一的萨克森人被杀。由于萨克森人是异教徒,与教皇结盟的查理坚持要让他所统治的萨克森人改信基督教,拒绝接受洗礼和后来又改信异教的人均被判处死刑。通过这一战争,帝国边境随之扩展到易北河一带。
为了确保南部边疆安全,778年,查理第一次派兵越过比利牛斯山,进攻盘踞在伊比利亚半岛的阿拉伯人,但旋即失败,只得撤回。查理的侄子罗兰伯爵率部负责后卫,受到土著巴斯克人袭击,全部阵亡。这一事件经过渲染,成为中古法国文学精品《罗兰之歌》的题材。此后,查理多次用兵于伊比利亚半岛,占领了比利牛斯山以南、埃布罗河以北的土地,还把阿拉伯人的势力赶出了地中海西部的科西嘉岛、撒丁岛及巴利亚里克群岛。
通过旷日持久的征服战争,查理大帝成功地使西欧大部分地区都归于他的统一领导之下,他的帝国实际上达到包括今日的大部分法国、德国、瑞士、奥地利和荷兰,以及意大利部分地区和许多边界区域。自从罗马帝国衰亡以来,欧洲还没有这么广阔的领土被一个国家控制过。
公元800年的圣诞节,查理在罗马城的圣彼得大教堂祷告时,教皇利奥三世出其不意地把一顶皇冠戴在他的头上,并宣布其为“罗马人的皇帝”,查理曼由此成为欧洲统一的新象征。
对古典文化与基督教文化的传承
查理大帝对西方历史的贡献除了武功,更在于文治。
西罗马帝国崩溃后,希腊罗马古典文化受到重大冲击,不管是罗马人还是蛮族人都对学习古典文化感到索然无味,以至于其内容逐渐贫乏,一代不如一代。然而,罗马教会的存在成为沟通古典文化与日耳曼文化的桥梁,使得两者最终汇聚在基督教文明的框架下,推动了查理大帝文化政策的实施,从而出现了在学术和艺术上的“加洛林文艺复兴”。
查理大帝以捍卫基督教的名义征战四方,需要大量受过教育的神职人员来巩固胜利果实,然而令其尴尬的是,在他统治的疆土上,一开始竟然找不到这样一些有文化的人。因此,他从兴办修道院学校开始,提高王国整体人员的素养。修道院以“七艺”(修辞、逻辑、文法、代数、几何、天文和音乐)为主要课程,鼓励修士抄写宗教书籍及古代希腊和罗马作家的手稿。据传,当查理听说圣丹尼修道院学校缺乏羊皮抄书时,便将其周围的一片森林连同其中的野兽赐给这家修道院,以为其提供书写皮料来源。此外,查理还聘请爱尔兰、英格兰、西班牙和意大利的学者充入宫廷学校做老师,他本人也身体力行,花费大量时间学习辩论术、修辞学、天文学和书写。
兴办图书馆是查理大帝的另一伟大创举。787年,在查理写给佛伦西亚地区的主教和修道院院长的谕令里,要求每一座教堂和每一所修道院都要建立图书馆。图书馆不仅收集基督教文献,还收集了大量古代希腊罗马的典籍文献,整理了蛮族古代的传说和歌谣。宫廷的抄写员不仅仅要抄写拉丁文稿和希腊文稿,还要细心地研读它们。
在查理大帝的鼓励和号召之下,古代希腊和罗马文化得以发掘、整理、研究和保存下来,并且促进了基督教文化及日耳曼文化的发展和融合。正如西方学者所说,“加洛林文艺复兴”使中世纪初期绝大部分时期那种文化衰退的进程完全改观,知识永远不会再跌落到罗马衰落之后的那几个世纪的低下水平。
对欧洲历史发展的影响
查理于814年去世,其子虔诚者路易软弱无能,帝国很快在兄弟混战中瓦解。843年,查理的三个儿子签订条约,瓜分了帝国,近代西欧三个国家法兰西、德意志、意大利由此起源。
查理采取的一系列举措促进了欧洲中世纪早期封建制的形成,更奠定了中世纪欧洲各种文化融合的基础。众所周知的圣诞节,就是由日耳曼人冬天庆祝昼夜更替的一个异教节日和基督教关于耶稣诞生的故事结合而来,而教堂祝圣和纪念圣徒都与日耳曼人每年一度的集市日子相结合。帝国的神职人员在抄写古典文献的同时,加入了自己的思想,并对拉丁文本加以改造,发明了“加洛林字体”,这些为12世纪以“经院哲学”为特征的基督教思想文化体系的形成创造了条件,而“加洛林字体”成为现代西方字体的基础。
查理曼时期还初步形成了中世纪的学术研究传统,其内涵之一是假“基督之名”来研究各种学问,探索未知世界。这样的传统虽然是为建立基督教的统治地位服务的,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具有现代意义上的科学、哲学等知识的萌芽也从其中产生,这就可以解释为何在后来的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等人会利用宗教题材来宣扬人文主义和科学知识。
查理称帝确立了“罗马”的正统观念,同时确立了基督教世界的形成。查理在800年加冕的依据来源于“一切权力概源于罗马帝国”的理论,树立了“罗马”的“永续帝国”观念,此后,德意志国王奥托一世在962年接过了罗马皇帝的称号,建立了“神圣罗马帝国”,这一封号一直持续到1806年的拿破仑时代。这一观念也间接刺激了后来罗马法的蓬勃发展。基督教世界的形成使得西欧的人文地理定型,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教会帝国,教权与皇权之争成为中世纪主旋律之一。这种文化认同为西欧抵御外来文化入侵提供了屏障:公元7世纪兴起于阿拉伯半岛的伊斯兰扩张狂潮在西欧的外围地区大获成功,却始终未能突入西欧世界的中心;8~10 世纪北欧诺曼人的向外扩散虽然引起不小的振荡,但其人数上的劣势和扩张方向的分散使它难以改变西欧人文地理格局,相反,诺曼人很快就被融入当地民族的文化之中;13世纪的蒙古旋风横扫中亚、俄罗斯大草原,一直刮到东欧,但也终于在多瑙河下游止住,未能撼动基督教世界的基石。另一方面,基督教世界的文化认同也为罗马天主教向外侵略扩张创造了条件,例如持续了近200年的十字军东征。
历史上记载的查理大帝叱咤风云,而今天人们能够触摸到的查理曼却十分凄凉。通过研究,科学家确定了查理大帝的传记作家艾因哈德对他晚年的描述:一个跛脚的瘦弱老人。查理大帝对欧洲社会影响深远,以至于扑克牌在欧洲流行时,其形象被用在了红桃K上,今天,这位伟大的君主仍然可以在扑克牌的角逐中“发挥余热”。
(作者为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