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晋
2月4日晚,1967年出生在印度南部安得拉邦海得拉巴市的纳德拉成为微软新一任CEO。这多少有些出人意料,因为此前的候选人中包括了福特汽车公司现任CEO穆拉利、“卧底”三年的诺基亚前CEO埃洛普等赫赫有名的人物。但“老印”们占领硅谷乃至华尔街的趋势却已经越来越明显。
另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2010年7月1日,印度裔的万事达CEO彭安杰第一天上任时,就戴着印度锡克教徒的头巾、留着大胡子到纽约总部。他说:“别人看到一个戴着头帕的家伙做到那么高的位置,就会认定他一定极为聪明,不敢小看。”
据统计,在美国居住的印度人有160万,虽然不到美国人口的1%,但在硅谷的老板和员工中,有30%是印度人。在美国,38%的医生、12%的科学家以及36%的美国航空航天局科学家都是印度人。根据美国沃顿商学院的统计,在2009年财富500强企业的首席执行官中,有两个中国大陆人、两个北美华人,而印度人有13个。当时包括著名的印度裔掌门人包括花旗银行CEO潘伟迪、百事公司CEO卢英德,德意志银行CEO贾殷等。2010年,印度裔的罗利亚也被拥有102年历史的哈佛商学院任命为第十任院长,成为首位非本土裔院长。
美国《时代》周刊对进入标准普尔500指数的500家上市公司研究后发现,印度人担任CEO的大公司有七个,数量仅次于美国人。谷歌13名顶级高管中,印度裔的有四位。早在2005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斯坦福大学联合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52.4%的硅谷科技公司有一位来自国外的高管和技术领军人物,印度裔占到了25.8%。而2012年,印度裔人才領导的公司占到了33.2%。在硅谷的人口中,印度裔只占6%,但是创办的公司却占到了硅谷所有公司的15%。
印度还成为IT精英的朝圣之地。1974年4月,19岁的乔布斯曾到卡尼奇达姆呆了七个月,领悟到“爱迪生对改变世界做出的贡献,比马克思和已经圆寂的高僧尼姆·卡洛里·巴巴两个人加起来还要大”。回国后他创办了苹果公司。
也正因为如此,印度被美国媒体称为“盛产21世纪CEO”的神奇国度。这也被一些学者看作是印度影响力的回归。据英国经济历史学家麦迪逊在《世界经济千年史》一书中考证,早在两千年前的汉朝时期,中国和印度的经济总量之和占世界的59%,其中印度占33%,中国占26%;甚至到公元1000年前后的唐宋时期,中国和印度的经济总量之和占世界的52%,印度仍然以29%领先于中国的23%。所以唐僧取经也可以看作是当时中国对印度先进文化的学习。
但到了18世纪,英国殖民者消灭了成吉思汗后裔建立的“莫卧儿王朝”,印度的经济总量从1750年占世界的25%下降到1900年的2%。
然而在《时代》周刊看来,印度人能在短短几十年逆袭华尔街却恰恰与“被殖民”的历史有关。印度裔英籍作家拉什迪说,印度人用国际通用的英语思考,但同时,他们又成长于一个多元文化、多元信仰的社会,他们的成长环境几乎就是现代全球市场的翻版。
美国学者巴林顿·摩尔注意到,印度的种姓制度主张,今生服从种姓制度的人在来世会降生到高一级的种姓中去,这一文化传统使印度人更能安于本职,脚踏实地地向上走,这也是在跨国公司的生存之道。
印度长期以来基础设施落后。全国60万个村庄中,有1/4不通公路;开办一个工厂需要到80个地方盖80个章;超过42度的高温连续而持久,甚至夺走许多人的生命。这当然是劣势。但印度裔的谷歌首席商务官阿罗拉认为,在一个什么都缺乏的国家长大的经历会逼着你去突破束缚、发现答案,反而培养了逆境中的“企业家精神”。
印度年轻的人口结构也为精英金字塔的顶端不断输送后备军。到2020年,印度15岁~59岁的工作人口将从现在的35%升至47%,从而使其成为世界上工作人口最多的国家,这使得印度人比老龄化社会的欧美人更具有活力和创造性。
印度CEO崛起的另一个原因是英国殖民时期的精英主义教育传统。印度IT精英大多毕业于印度理工学院(IIT),每年超过50万印度中学毕业生争夺仅有的5000个入学名额。一旦成为IIT人就会获得跨国企业中“印度帮”的扶持,往往一个印度人做了“老大”,就提拔起一批印度人。
想要控制世界,必先控制美国;想要控制美国,必先控制华尔街;想要控制华尔街,必先控制跨国企业。“印度CEO大叔”的逆袭倒真值得中国人思考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