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元
吴冰一袭红衣,笑得那么灿烂,仿若多年前,北京什刹海体校里那个机灵的小姑娘。
为了宣传将于4月中旬登陆中国的好莱坞大片《超验骇客》,投资方DMG 印纪娱乐传媒集团(Dynamic Media Group)在半年前便开启了在中国的宣传路演行程。DMG集团总裁吴冰说起参演的好莱坞大腕,如数家珍。
“摩根.弗里曼是老朋友了,以前合作过;丽贝卡.豪尔,这姑娘我特喜欢,我发现她特单纯,工作特别勤奋,她现在已经成了我妹妹了。”
而对于该片主演约翰.德普,吴冰描述到,“这哥们特逗,拍片现场喜欢开玩笑,但人很好。”
在电影拍摄期间,担任制片人的吴冰将《超验骇客》的现场布置得更像一个玩具工作室,这一切让她觉得过足了瘾。当年那个打拼于体操竞技场的北京小姑娘不会想到,有一天,自己会置身于一群好莱坞大腕中“呼朋唤友”。
出生在北京的吴冰从小爱唱歌跳舞,5岁那年,体操队的老师在几百个孩子里挑中了她,理由是“这孩子看上去机灵,是个小精豆”。
自此,吴冰度过了漫长的12年训练,并获得了全国体操女子全能冠军。回忆起那段日子,吴冰咬牙切齿的神情让人几乎身临其境,“那真叫苦啊,自那以后我觉得没什么比练体操更苦的了。”
17岁时吴冰就积下了一身伤痛。当年,恰逢北京组建首届女子花样游泳队,吴冰又一头扎进了水里。在为北京队取得全国冠军后,她被保送进了体育学院。上世纪80年代初,对于和吴冰同龄的运动员来说,当冠军、做教练、再培养新冠军,是最好的发展方向。在体院上了一段时间学之后,吴冰得到了去澳大利亚墨尔本当体操教练的机会。在墨尔本,由于当时的中国教练身价百倍,她住着大房子,挣着不菲的澳元。可是,吴冰不喜欢澳大利亚,那里的人们去沙滩晒太阳,一躺就是一天。
不喜欢“安逸”的吴冰辗转去了美国纽约,同样是做体操教练,纽约的生活节奏合乎吴冰的要求, 但诸多对学生管教的制约,让吴冰觉得无奈。当了3年体操教练后,1991年,一个偶然的机会让她跨进了娱乐圈。
“1991年,成龙在拍一个叫《舞台姐妹》的电影,需要一个会翻跟头的女孩子。当年香港的武打女星非常少,刚好杨紫琼又去结婚了。于是有人介绍我过去试试,然后我就开始了在香港的‘影星’生涯。一开始当然也很惨,经常被打得一塌糊涂。但多年的体操功底毕竟在那里,做一些动作还是比较容易上手的。”吴冰回忆,那时正值香港电影的黄金时代,最多的时候她同时有三部戏开工,第一部拍完了,片场门口就有下一个剧组的车,直接把她拉去另一个片场。“连睡觉都只能在片场,我基本上都睡在那里了,弄张椅子往那里一躺,就睡过去了。”
三年不到,吴冰拍了15部电影和电视剧,最有名的是当时和万梓良合拍的《火凤凰》。“我还挺得意的,当时很多媒体说,又一个大陆武打女星登陆香港了。片酬也涨了不少,那时每部戏能拿差不多30万港币。”吴冰说。越来越高的片酬虽然带来了越来越好的生活条件,但身体却渐渐吃不消了。她知道,尽管她的名字越打越响,却永远不可能成为钟楚红、张曼玉那样的大牌明星。
上世纪90年代初,吴冰在电影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毅然离开回到北京。当时,国际性品牌刚刚涌入中国市场,消费者的品牌意识在强化,整个广告业正站在起跑线上。
1993年,吴冰和肖文阁、以及她在好莱坞认识的美国导演丹.密茨一起,创立了DMG传媒,从拍摄电视广告开始了创业之路。虽然DMG以广告起家,但肖文阁热爱电影,和电影圈里众多名人,比如冯小刚、葛优等都是相交多年的好友。
创业之初,资金紧张。“我们那时候唯一的办法,就是多拍广告,并且尽快回收资金。”吴冰说,有一次,DMG在北京拍一个啤酒广告,“如果那个广告拍不下来,我们就没有流动资金了”。
吴冰还记得当时他们设计的广告片画面,一个人开着一辆豪华跑车在北京三环走过,天上飞过一只鹰。“我们找了耿乐来演,那时候他还是个学生,导演就是我们DMG“铁三角”之一的丹.密茨。”
上世纪90年代,要找到一辆高端跑车并不像现在这么容易。吴冰费尽心思终于找到一辆蓝色跑车,直接开到希尔顿楼下准备拍。“谁知道,客户过来看了一眼,就对丹.密茨说不要这辆跑车,太小了,而且这车是蓝色的,他想要红色的。”
深更半夜,吴冰只好硬着头皮去找红色跑车,“我当时脑子都懵了,只是机械地对客户说,我知道了。就从酒店出来,漫无目的地往前走。”走到希尔顿对面的长城饭店楼下,吴冰幸运地看到一辆红色敞篷跑车。“我问保安,这跑车是谁的?保安指指里面说,老板的。然后我就进去了,那时候我根本不知道那是什么地方,进去之后更蒙了,有人来问我干嘛,我说找你们老板。”吴冰回忆,被对方打量半天后老板出来了,吴冰对车主说明来意,车主真的把车借给了她。
“我特别兴奋地跟着保安取车回到希尔顿,当时全剧组的人都觉得我太神了。但我当时真的啥都不懂,也没给钱,甚至连烟都没给人家保镖一根。”20年后,吴冰坐在办公室里回忆道。
如今的DMG集团,旗下有广告、公关、媒介策划与购买、电视制作、CRM顾客关系管理以及体育行销等公司,提供一站式的、整合营销的解决方案。
对于电影产业,DMG可谓深谋二十年。
“DMG是一个创业时就流着电影血液的公司。”吴冰说,这样的血液源于三个创始人的背景和资源。
不过,直到2009年,这个“铁三角”才觉得投资的时机到了。吴冰做了一个五指张开的手势,2009年,中国的电影院的放映屏幕达到了5000块,这意味着中国电影的市场化规模达到了一个新的临界点。另一方面,此前的DMG在广告界已经替多家客户做过电影广告植入。就像户外广告牌的价值与人流量密切相关一样,DMG很清楚,5000块放映屏幕是客户认可电影植入的一个重要依据。
实际上,在2009年之前,DMG已经在美国成立了分公司,收购好莱坞的剧本公司等。吴冰说,“DMG在正式拍电影之前,已经在电影产业链上布下多枚棋子。”
2008年,DMG将第一步瞄准中影集团筹拍的《建国大业》。当肖文阁对时任中英集团董事长韩三平说明DMG“整合营销”的特长后,韩三平当即拍板,请DMG加盟。“因为DMG不是来分钱,而是来帮着赚钱的,而且是运用好莱坞的赚钱模式——在电影中不露声色、恰到好处地植入广告。”吴冰说。
在《建国大业》之后,2010年DMG决定按照好莱坞的模式全套做齐:剧本研发、资金投资、拍摄制作、电影发行、宣传推广以及后续开发。DMG选择的实验片是热销小说《杜拉拉升职记》的电影版,最终票房收入超过1.3亿元。
吴冰和她的合伙人开始考虑,电影产业最大的空间在哪里?三人一致认为是好莱坞。事实上,凭借DMG的CEO丹.密茨的好莱坞资源,DMG在中国代理过多部美国大片的宣发,包括《暮光之城》、《生化危机:战神再生》、《赤焰战场》等。但由于中国对进口影片有数量限制,DMG很清楚,代理的延伸空间不大。
DMG第一部和好莱坞深度合作的电影是《环形使者》,完全采用好莱坞的模式在美国拍摄,为体现DMG的中国血统,影片特别安排在中国多处取景,并邀请中国演员许晴加盟。
吴冰觉得值得一提的,是《钢铁侠3》的中国特供版,这个创意正是源自DMG,“我们当时想真正参与到好莱坞大片的制作中,并且加入中国元素”。
当时,吴冰面对的是一个两亿美元投资的大项目。对于漫威来说,如果合作对象稍有不慎,带来的损失不可估量。为了获得充分的信任,DMG需要充分做到透明和国际化,并了解好莱坞的游戏规则。虽然投资占比不多,但DMG全程参与了该片从前期策划、资金投入到剧本、选角、拍摄、宣传、发行、上映及电影衍生品等各个环节。
吴冰的每一段职业经历,看起来都恰逢其时。中国举国踏上奥运会征程时,她的体操开始出成绩;中国体操因为李宁的成功在全球“炙手可热”时,她得到了去国外做教练的机会。在香港电影的黄金年代,她投身香港电影;回内地做广告时又赶上了中国经济发展最快速的时段;2009年更搭上了中国电影市场蓬勃起步的列车。
对于每次华丽转身,吴冰说,部分靠直觉,部分靠经验。她总认为,“人的弹性是很大的,老话说得对,人无压力轻飘飘,压力越大,冲劲才越猛。”(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