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和逗

2014-09-10 07:22武志红
莫愁·智慧女性 2014年7期
关键词:栏杆前女友人会

武志红

有多少人在家人面前体验过自由哭泣,对方不斥责,不焦虑,不攻击,也不找答案,而是先拥抱着你,就做一个陪伴者,听你哭?

波兰著名导演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电影《十诫》中,平安夜,男主人公的前女友说丈夫失踪了,要他陪着自己一起找。真相是,前女友已独自过了两次平安夜,她觉得自己撑不了第三次了,所以求前男友陪伴。

男主角答应了,他隐约知道真相是什么,但还是陪着她找了一夜她失踪的老公。凌晨,男主角才回家,惊醒了还在沙发上等待的妻子。她紧紧抱住他,没要解释,只是紧紧抱着他。

剧情平淡,但却相知。

神学家刘小枫在其著作《沉重的肉身》中,不断提到“抱慰”一词。《十诫》中丈夫对前女友、妻子对丈夫,就是抱慰:我不问就知道你的痛,我陪着你,好让你能面对你的痛。但抱慰另一个人的痛,在中国家庭,常是一个奢望。我所熟悉的中国家庭故事里,哭,像是一种罪过。家长对孩子,孩子对家长,夫妻间,都有一种逻辑——你哭,就等于我做得不够好。所以,我们都要求对方不哭。如对方哭,有些人会焦虑地自责,有些人会暴怒。我们不试着去抱慰对方,而是希望对方停下来不哭,至少让哭的人给一个解释。特别是孩子的哭,本来孩子的心是最纯净的,哭的原因最容易找到,也最容易安抚,但有些父母对孩子哭泣的态度,达到了变态的地步。

我老家农村,甚至有一个传说:长齐牙口的孩子,如果经常夜哭,就会带来灾难。所以,一旦发生这种事情,他们不想着去理解孩子,而是打骂孩子,逼迫孩子不哭,甚至去找巫婆。听到最夸张的故事是,孩子哭了,大人就把孩子按倒,掰开牙,塞一把盐到孩子嘴里。再关上孩子嘴巴,逼问,你还哭不哭。如孩子摇头示意不敢,才将孩子放开。这是对孩子何等残酷的虐待!

这样做的逻辑是,我们不去理解对方的感受,不去了解对方到底发生了什么,而只寻求表面上的没事。

一位妈妈告诉我说,孩子曾对她说,我想哭,但怕爷爷奶奶说我。妈妈说,你哭吧,我挡住他们。

果真,孩子一哭,两位老人过来着急地问,发生什么了,你妈打你了吗?简单解释后,她请两位老人出去,把门关上,让孩子安心地哭。哭了一会儿后,孩子停下来说,好多了。他没做解释,她也没要解释。很美的故事。

一位网友分享了一个更美的故事:

童年时在爷爷家里哭是我的家常便饭。受委屈就直冲到爷爷家里撒泼,在水泥地上打滚、跳脚、叫嚷,爷爷为此铺上木地板,提供我舒适的环境哭。而他坐在门外不声不响,毫不干涉。有爷爷这个出口,我现在还保持着内心的一份善良与和平。

矛盾的是,中国家长一方面不接受孩子哭,另一方面又喜欢“逗”孩子。

三位网友讲了三个残酷的故事:

1.电梯里看见五六岁的孩子让妈妈帮忙把牛奶盒打开,央求了好久,妈妈接过来打开自己喝了,孩子哇地就哭了。妈妈跟旁边的人哈哈大笑,觉得逗孩子好玩。为什么成人总是喜欢辜负孩子对我们毫不设防的信任?

2.有个小孩的父母常年在外工作,一群大人拿孩子开玩笑,说爸妈不要他了,再也不回来了。孩子一听就哭着跑了,天天跑到码头等船,一开始大家不在意,后来发现小孩精神不正常了。

3.小时候读幼儿园前,妈妈上班就把我锁家里,我每天坐在阳台上等妈妈。以前的阳台是栏杆式的,我就坐在栏杆边上,腿伸出去,手扶着栏杆,唉唉地哭着要妈妈。这件事一直被爸妈拿来当笑话讲,学我的口气说“妈妈要我”。

类似的故事比比皆是,只怕每个中国孩子成长中都经历过,这种残酷,特别是这种事最容易发生在父母与孩子间,你觉得最受伤和最屈辱的事情,一直被父母当笑话讲。

我自己的理解是,广泛存在的“逗”小孩,就是把心灵敞开、单纯敏感的孩子,弄得和成年人一样绝望、粗糙和鄙俗。

既不让孩子哭,又喜欢“逗”孩子,将这两者结合在一起看,该是何等奇异的中国特色?在这种特色构成的看似平常但其实无比诡异的氛围笼罩下,我们这个社会实在没有资格说:天下无不是的父母。

(编辑 张秀格 gegepretty@163.com)

猜你喜欢
栏杆前女友人会
男朋友与前女友不清不 楚,我该原谅他吗?
为什么人会打哈欠
早餐吃够 人会更瘦
为什么人会掉头发?
为什么有的人会说梦话
前男友答前女友
回去
破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