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梦人

2014-09-10 07:22康庆玲
大自然探索 2014年9期
关键词:伦纳德睡眠期背景音乐

康庆玲

“造梦”计划

在电影《盗梦空间》里,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扮演的造梦师能够进入睡眠者的潜意识并操纵他们的梦。控制梦境的新奇想法迅速抓住了公众的眼球,该影片也趁势大热。

电影情节纯属虚构。不过,有没有可能引导他人的梦境呢?科学家试图通过发起一项“造梦”计划来寻找答案。所谓“造梦”,就是研究人员在人们入睡时,使用智能手机巧妙地操控他们的梦境。约50万人参加了这一项目,同意科学家追踪并记录关于他们的梦境细节。

操纵梦境的想法由来已久。早在150年前,早期梦境研究者德赫维·德·圣丹尼斯发现他可以引导他自己的梦境。比如,在一次前往法国南部的旅行中,他每天都使用同样的香水,直到旅行结束。几个月后,他让侍从随机地在某些夜晚将香水洒在他的枕头上。结果正如他所预测的那样,在这些夜晚,他更容易梦到那次法国之旅沿途的风景。

在那个年代,巴黎贵族们对梦境的研究主要包括自我实验。1899年,美国生理学家詹姆斯·伦纳德用他的“梦想机”进行了更为系统的研究:他让志愿者躺在沙发上,头戴类似现在的业余拳击手用的皮革头盔,在头盔的耳朵上方部位设计有金属碟子,由橡胶管与附近的爱迪生留声机连接起来。在夜晚,伦纳德为这些志愿者演奏古典音乐。

伦纳德声称他的这一特殊装置可以帮助那些受噩梦困扰的人。据说,这一试验帮助治愈了一位女士的忧郁症,尽管治愈后她“食欲大增”,但这并不影响实验的结果。伦纳德还出版了书籍,描述他如何通过试验将一个人的“梦魇诅咒”转变为“愉快的愿景”。

伦纳德的研究远远超越了他那个时代对梦境的研究,但由于他无法知道志愿者们什么时候做梦,所以如何选择合适的时间演奏音乐成为最大的难题。面对这一看似不可克服的挑战,公众最终对这一研究失去了信心。直到20世纪50年代,芝加哥大学的尤金·阿瑟瑞斯基提出“快速眼动睡眠期”(REM),即在这一睡眠阶段,睡眠者眼球快速转动,身体的其余部分几乎处于完全麻痹状态。放置于头皮上的电极记录也表明在这一阶段大脑神经活动频繁且激烈。更为重要的是,无论何时,只要阿瑟瑞斯基将志愿者从REM睡眠期唤醒,他们几乎都在做梦。

阿瑟瑞斯基的发现彻底改变了睡眠科学,也重新点燃了公众对控制梦境的兴趣。例如,在20世纪60年代初,斯坦福大学睡眠科学家威廉·迪蒙特邀请志愿者进入他的实验室。待他们进入REM睡眠期后,他在他们耳边弹奏一个音调,并将一束光照到他们脸上,或者往他们脸上洒点水,10分钟后用就餐铃声将他们唤醒,并让他们描述自己的梦境。约一半的参与者对此类外界刺激产生了反应。例如,声响让一些志愿者梦到火光冲天的爆炸场面,明亮的光照让一些志愿者梦到火灾的发生,而洒在脸上的水让一些志愿者梦到突降大雨。

威廉·迪蒙特的研究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积极成果,但由于研究人员无法在实验室外使用这些技术,公众对控制梦境的兴趣再度减弱。直到几年前,德国科学家蒂尼意识到,无处不在的智能手机也许能够帮助我们操纵梦境。在她的建议下,大规模的控制梦境实验——“造梦”计划开始进行。

“造梦”试验其实很简单。蒂尼请一家软件公司设计了一个应用程序并安装在参试者的智能手机上。研究人员要求参试者在临睡前,在自己的手机上设置闹钟,并选择一个特定的背景音乐,如在乡间或海边散步时听到的微风穿过树林发出的沙沙声或海浪轻轻拍打海岸发出的声音,然后把手机放在枕头旁。

根据该应用程序,在闹钟响前30分钟,手机的加速器被激活,开始测量睡眠者在睡眠过程中因翻动引起的床垫摆动的频率。当手机检测到睡眠者停止翻动后,表明其身体已进入麻痹状态,睡眠者进入REM睡眠期,这时手机便按照程序设定,开始轻轻地播放背景音乐。一旦苏醒,睡眠者需立刻向研究员提交关于他们梦境的报告。

定制梦境

“造梦”计划于2012年,在爱丁堡国际科学节期间正式启动。研究人员从已下载该应用程序的50万参与者中,共收集到了数万份关于他们梦境的报告。根据这些报告,科学家发现,与之前进行的其他一些研究得出的结果一致,在人们选择的背景音乐与他们随后做的梦之间,存在有一定的关联性——如果他们选择的是会让他们联想到乡村风景的音乐,他们往往就会梦到绿色植物、鲜花和草地;如果他们选择的是沙滩背景音乐,他们则更可能梦到海岸线,甚至可能在梦里突然感到阳光照射在他们的皮肤上。

不过,还有一种理论认为:是参与者引导了自己睡梦中的思维,或者说,参与者自己决定自己想要梦到什么。为了验证这后一种理论,参与者的手机被设定为并不播放他们自己选择的音乐。即使这样,许多人仍然会梦到那些听到自己选择的背景音乐就会联想到的画面。这似乎表明,暗示是决定我们梦境的一个重要因素。

不管是什么原理,这些也许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科学家已经基本实现了帮助人们塑造自己的梦境。

夜间治疗

根据调查,约80%的梦都涉及到一定程度的焦虑感。多数睡眠科学家认为,这些负面情况并非是大脑设计出来恐吓你的,而是帮助你处理日常焦虑与担忧。一些研究人员认为,当负面事件反复发生时,它们便会失去最初影响情绪的效果,因此梦到这些负面事件或许能够缓解创伤。还有人认为,通过在梦里再现过去的事件,能唤起类似的情绪,用以帮助处理当前的问题。

不管其中的原理是什么,所有理论都是推测罢了。在任何一个夜晚,你入睡后最早做的梦往往会与你的忧虑有关。然后,随着夜色渐深,情绪影响会逐渐减少,睡眠者会做更加平静的梦,醒来时就会有一个好的心情。

在该理论的指导下,人们可以从一个更加有趣且科学的角度分析并治疗抑郁症。睡眠科学家早已知道,那些抑郁症患者做梦时间较长,频率较高,且内容消极,这导致他们醒来时常常会感到悲伤和抑郁。依据夜间治疗理论,这一特殊的梦境模式也许是睡梦中大脑为解决忧虑快速转动的结果。为验证这一推论,芝加哥拉什大学医疗中心的卡特·赖特对那些因离婚而悲伤抑郁的病人的梦境进行了监测。她发现,那些夜晚梦境内容越来越积极的患者更有可能在一年后就恢复健康,而那些夜晚梦境内容越来越消极的患者则更可能继续表现出抑郁症状。

引导睡梦者的梦境,改变梦境内容和情感基调,最终帮助他们摆脱忧虑,这是一个大胆的、令人兴奋的想法。百余年前,伦纳德预测他的“梦想机”可以帮助改变人们的生活——时间会证实他的推测是否正确。

猜你喜欢
伦纳德睡眠期背景音乐
做梦不代表睡眠质量差
超现实晚礼服
背景音乐
只有一个人的聚会
只来了一个客人
只来了一个客人
背景音乐在电视节目中的具体作用
研究:想学习,先小睡
背景音乐
浅议广播节目中背景音乐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