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特复兴建筑与《奥特兰托城堡》

2014-09-10 01:46
山花 2014年6期
关键词:奥特哥特式哥特

英国作家霍勒斯·瓦尔浦尔(Horace Walpole,1717—1797 )于1764年出版了小说《奥特兰托城堡》。这部作品被公认为是欧洲第一部哥特式小说,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哥特小说,从狭义的角度来看,就是黑色小说的鼻祖;但从广义的角度而言,却折射了同一历史时期的社会文化现象。近年来不断有文学评论家从历史、社会、心理等不同的视角来解析《奥特兰托城堡》,但几乎没有评论家将该作品放在建筑的背景中进行评述。文艺界现在也很少将文学艺术与建筑艺术,放在同一语境下进行讨论。但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欧洲文艺史上,建筑艺术与文学艺术始终是相互关联的。古代中国,有相当一部分的建筑文化是被文学意象所控制的。陶渊明的五首《归园田居》,带给了多少中国文人对理想居所的期盼,每个读书人都在寻觅自己心中的“归园田居”。南北朝以后,中国士大夫阶层寄情山水,催生了许多饶有书气的“文人园”。诗文对建筑本体的影响不大,却影响了后世文人对建筑设计的理念和欣赏方法,决定建筑雅俗的关键不是工匠,而是房屋主人的文学修为。《红楼梦》里的大观园成为全书总的观点体系和叙事构架,建筑与小说的人物发展和情节的推进紧密相连。在西方不论是柏拉图、拉斯金还是海德格尔,都认为建筑与文学同为艺术,是互为关联、相互影响的。现代欧美学术界和文化界更是热衷于思辨建筑与文学的关系,甚至产生了“建筑小说”这个新的类别。Ayn Rand的《源泉》,卡尔维诺的《看不见的城市》以及Fritz Lang的《大都市》等都被归于这个新的类别之下。建筑不仅仅是石头堆砌的居所,还时刻记录着人类历史的可见痕迹,成为承载人类精神生活的殿堂。西方文学史里促成哥特小说产生的两个重要因素,一是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的浪漫主义运动;二是同一时期的哥特复兴建筑,也称为建筑界的浪漫主义运动。《奥特兰托城堡》作为西方第一本哥特小说,其产生受到当时哥特复兴建筑运动的极大影响,与哥特建筑休戚相关。

浪漫主义运动是始于18世纪欧洲的艺术、文学和文化运动。18到19世纪是资本主义的上升期,强调个性的解放,以艺术和文学反抗人为的理性化。在政治上,上升的资产阶级反对封建贵族与教会的统治。在文艺上,浪漫主义将人类的极端情感作为其美学基础,强调内心压抑、惊恐的绝望情绪;以及人类对自然界雄伟壮丽的敬畏。浪漫主义成为1790年到1900年欧洲文艺界最为显著的特征,影响到了该时期不同的艺术类别。受到浪漫主义文艺思潮的影响,具有影响力的鉴识家对中世纪重新探索,从欣赏的角度研究特定的中世纪艺术。而代表中世纪建筑风格的哥特建筑,再度成为当时文艺界关注的热点。浪漫主义时期许多艺术门类如建筑、雕塑、绘画、音乐等都是相通的。学者们冲破了国家的边界和学科的束缚,涌现了许多跨学科、跨领域创作的大家。19世纪英国的文艺界有“画家医生(painting-doctors)”,“律师剧院经理(lawyer-theater managers)”,“诗人歌唱家(poet-songsters)”,当然还有“文学建筑家(novelarchitects)”。这一时期欧洲许多著名的文学家,几乎都进行过建筑艺术的创作。布伦海姆宫(Blenheim Palace),被后世称为英国最美的园林风景。评论家称设计者将诗的情怀流淌进了建筑之中,使人工的景观也能透露出田园般的灵秀气息。而这座最美的园林,正是由当时英国著名的建筑剧作家(Architect-Playwright)约翰·范布勒(John Vanbrugh,1664—1726)爵士亲自设计的。诗人亚历山大·蒲柏(1688—1744)也时常为友人的建筑描绘施工图样。约翰·弥尔顿(John Milton,1608—1674)与汤玛斯·格雷(Thomas Gray,1761—1771)对建筑也有着浓厚而长久的兴趣。1831年在维克多·马里·雨果(Victor-Marie Hugo,1802—1885)发表的《巴黎圣母院》中,哥特式的圣母院在小说中占据了重要位置。雨果试图用文学唤醒人们对哥特建筑的热情。英国是哥特建筑复兴的发祥地。在哥特复兴建筑席卷西欧的同时,英国的哥特文学也得到飞速发展。霍勒斯·瓦尔浦尔更是称,出于对哥特建筑的迷恋而亲自设计建造的仿哥特建筑——草莓山庄(Strawberry Hill),带给他第一本哥特小说《奥特兰托城堡》极大的创作灵感。

出生于伦敦,霍勒斯·瓦尔浦尔,于1727年进入坐落在伦敦温莎小镇的伊顿公校(Eton College)学习。其间与未来以《墓园挽歌》闻名的汤玛斯·格雷成为好友。1739年与格雷一起畅游欧洲各地。瓦尔浦尔在游历过程中,对建筑产生了极大的热情,尤其钟爱中世纪时期的哥特建筑艺术。受当时英国浪漫主义的影响,同时出于对哥特建筑的喜爱,1748年瓦尔浦尔决心要修葺一栋他理想中的哥特城堡。瓦尔浦尔为保证修建的规划能符合他理想中的哥特建筑,特邀请鉴赏家和业余建筑师约翰·丘特 (John Chute, 1701—1776),艺术家、设计师兼制图员理查德·本特利(Richard Bentley, 1708—1782)和有建筑知识的邻居托马斯·皮特(Thomas Peter,1720—1789)一同组成了一个“鉴赏委员会(Committee of Taste)”。瓦尔浦尔参照哥特式的实地建筑与书本上的哥特建筑图样,按自己的意想,设计出草莓山庄的建筑草图。前后历时20年,草莓山庄分三个阶段完成,从原来的5英亩,扩大成一个有46英亩之广的庄园。这栋哥特建筑风格的小屋开启了哥特建筑复兴的风尚,成了18世纪最著名的哥特式住宅。以《上帝的建筑》(God’s Architect)闻名于19世纪到20世纪的英国作家和历史学家罗斯玛丽·希尔(Rosemary Hill)曾说:“草莓山庄是这一时期第一栋没有使用任何现有的中世纪材料而自行设计的哥特式建筑。是按历史实例,而不是哥特式词汇创造的第一栋建筑……它是哥特复兴式建筑的起源。”自此草莓山庄被公认为是当时哥特建筑在全欧洲的样板,也是整个欧洲哥特建筑复兴的源泉。斯蒂芬·琼斯(Stephen Jones,1953—)在《剑桥艺术史》中曾这样描述这座山庄:“这座房屋的哥特风味是在古典别墅外套一层薄壳,柱子、穹顶和拱门等就代表其建筑特色。瓦尔浦尔只将哥特式的细节用于装饰,尽管有尖尖的窗户和哥特式的细部,却从来不让人觉得可怕……因此,他坐在书房里时,就情愿沉浸在联想的欢乐中,而不愿受一个真正的哥特式世界的恐惧威迫。”草莓山庄奇巧和独特的室内装饰风格和山庄洛可可哥特式(Rococo Gothick)的外观互为补充。瓦尔浦尔说山庄的室内空间,极大地给予他创作《奥特兰托城堡》的灵感。但评论家米歇尔·斯罗丹(Michael Snodin)则认为很难将草莓山庄轻盈、飘逸甚至有些异想天开的房间与《奥特兰托城堡》中那些抑郁、阴森的室内空间联系在一起。然而在这一点上斯蒂芬·琼斯和米歇尔·斯罗丹说得不完全对。1764年6月初的一天夜里,瓦尔浦尔在这栋仿哥特建筑中,受到一个噩梦惊扰而醒了过来。他在一封给威廉·科尔牧师(Reverend William Cole)的信中谈到此事:“6月初的一天清晨,我从梦中醒来,这梦我全都记得起来,(是一个非常逼真的梦,因为有一个像我的“哥特式”小说的开头)我觉得我是在一个古堡里,而且在那个大楼梯的最高一级,我看到一只穿盔甲的巨手……”正是这个产生于哥特城堡内的梦魇,赋予了瓦尔浦尔第一本哥特小说的创作灵感。“当天晚上,”瓦尔浦尔说,“我坐下来开始写”,起初“一点也不知道我为什么要写或要写些什么”。但随着“作品一点点写出,我也渐渐爱上它了,以致一天夜里,我从大约6点钟喝茶时起,一直写到第二天凌晨,我的手和手指都累得无法握笔写完那段中的那一句……”瓦尔浦尔就这样在自己设计,并引领当时欧洲哥特建筑复兴的草莓山庄中,完成了西方文艺史上第一本哥特式小说。

第一本哥特小说的诞生,是源于作者对建筑的无限迷恋。单看小说的书名就很有哥特建筑的特征。堡即城堡,虽然有时也可指豪华的宅邸或乡间的庄园,但大多是指中世纪欧洲的要塞,多为哥特风格的建筑。该书在“哥特式古堡”中完成。小说的背景是中世纪,哥特建筑与小说的情节发展与推进、人物的性格的刻画与塑造、叙事方式的推演与展开都密不可分。哥特式建筑不仅是故事展开的背景,更成为小说的主要特点。哥特式建筑的整体风格高耸削瘦,尖塔装饰和垂直线条赋予建筑内部空间强烈的上升视觉效果,以卓越的建筑技艺表现了神秘、哀婉、崇高的强烈情感和升华、神秘的美感。如果说罗马建筑展现了和谐与完美,那么哥特建筑就暗指冲突与渴望。建筑内部尖形的穹顶,光影的交汇,玫瑰花窗奇异的华彩,营造出一种强烈、极端的氛围:崇高、压抑、敬畏、悲悯、同情、恐怖或恐惧,这都给进入和生存在建筑里的人造成巨大的心理暗示。尖耸的空间让人仰视,使人顿生压迫感,进而让人产生无所遁形的恐惧感与罪恶感。瓦尔浦尔作为草莓山庄的修葺者,他对哥特建筑的狂热喜爱,极大地影响了他的文学创作。为了在《奥特兰托城堡》中营造出极具艺术张力的氛围,瓦尔浦尔首次将象征中世纪黑暗、压抑、恐怖的古堡引入小说中。高耸孤独的哥特古堡在寂寥的黑夜里泛出令人恐惧的气息。阴森的城堡内的走廊、秘密通道、暗门、摇晃不止的血红色花窗、吱嘎作响的楼梯,都给人难以承受的压抑和恐惧。一段段可怕而又神秘的故事与城堡内的每一个室内空间相连。哥特建筑的空间:楼梯、通道、阁楼、地牢等都象征着现世的险恶。古堡里的居者在巨大而令人恐惧窒息的建筑空间中精神压抑,却又找不到摆脱苦难与罪恶的办法。瓦尔浦尔使哥特建筑成为小说的叙事空间,推动情节的发展,建筑不再仅是小说发生的环境和背景。哥特建筑在《奥特兰托城堡》中成为人物内心恐惧的衍生和外化,成为文本情节推进和叙事时空的载体。《奥特兰托城堡》出版不到半年就出了第2版,受到了大众的追捧。瓦尔浦尔在第2版中给小说增加了一个副标题——“一个哥特故事”(A Gothic Story),从此开启了西方文学史上一个新的流派。

哥特式建筑不仅激发了瓦尔浦尔的创作灵感,并在此后的哥特文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瓦尔浦尔将哥特建筑作为小说中人物心理的外化物,建筑不再仅是故事展开的场景,更成为展现人类复杂情感的空间。人类的强烈情感不仅存在于肢体、语言、思想中,也在建筑中激荡,在空间中奔流。在这里哥特小说不光是一种文学形式,更是一种意识形态,一个激进的文化运动,在建筑与文学的领域穿行。如果哥特建筑消失了,哥特小说的结构也会失去基础,并丧失其主要氛围。哥特建筑在哥特文学的产生和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在以往的文艺评论中,对哥特小说的研究多为封闭式的孤立研究,很少从其他学科的角度,更罕有从建筑的角度,来探析哥特小说的重要价值和意义。在讨论对后世哥特文学产生深远影响的第一本哥特体裁的小说《奥特兰托城堡》时,如果能从哥特建筑的角度出发,对同一时期产生的哥特复兴建筑与哥特文学流派进行跨学科的比较研究;将西方哥特文学与哥特建筑,两大历史传统结合在一起,重新审视哥特小说这一文学流派,探寻哥特复兴建筑与哥特小说起源的关系,研究18到19世纪哥特文学的渊源与发展,将对哥特文学有更全面、深刻的理解与认识;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产生于浪漫主义时期哥特文学的时代内涵。

[1]Wayne Dynes.Concept of Gothic,in Dictionary of the History of Ideas.ed.Philip Wiener, Charles Scribner's Sons New York 1973, Vol.2.

[2]Arthur 0.Lovejoy.The First Gothic Revival and the Return to Nature.Modern Language Notes, Vol.47, No.7.

[3]Anonymous.A Review of The Castle of 0tranto: A Story of Gothic [J].Critical Review, 1765.

[4]Summers, Montague.The Gothic Quest: A History of the Gothic Novel [M].New York:Russell &Russell, 1964.

[5] (英)克兰德尔著.剑桥艺术史[M].钱乘旦译.译林出版社,2009.

[6]David Punter.The Literature of Terror: A History of Gothic Fictions [M].London:Longman London, 1980.

猜你喜欢
奥特哥特式哥特
太原市奥特莱物流科技有限公司
奥特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奥特润滑油的节能效果
太原市奥特莱物流科技有限公司
哥特兰:不依赖空气
锋利少女
哥特式浪漫
暗指视域下《木匠的哥特式古屋》的失败主题分析
张悦然:哥特少女已成熟
走偏锋 暗黑哥特妆容AB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