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四川高考化学卷实验题的研究

2014-09-09 00:10王鹏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4年13期
关键词:试剂高三考查

王鹏

2014年四川省高考化学试题整体突出主干知识、贴近教材,坚持能力立意。没有偏题和怪题,与2013年比较难度有所升高。试题体现新课程理念和高考的基本功能。在高三化学复习中,对高考试题的研究和分析,才能掌控其内在的指导思想和方法,复习才更科学和有效。化学实验的教学,是高三化学复习中是师生常常感到困惑的焦点。下面就以2014年四川高考化学卷实验题加以探讨,一起体味试题带给我们的启发。

Ⅰ.【查阅资料】

(1)Na2S2O3·5H2O是无色透明晶体,易溶于水,其稀溶液与BaCl2溶液混合无沉淀生成。

(2)向Na2CO3和Na2S混合溶液中通入SO2可制得Na2S2O3,所得产品常含有少量Na2SO3和Na2SO4。

(3)Na2SO3易被氧化,BaSO3难溶于水,可溶于稀盐酸。

Ⅱ.【制备产品】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省略夹持装置):

实验步骤:

(1)检查装置气密性,如图示加入试剂。

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E中的试剂是________(选填下列字母编号)。

A.稀H2SO4

B.NaOH溶液

C.饱和NaHSO3溶液

(2)先向C中烧瓶加入Na2S和Na2CO3的混合溶液,再向A中烧瓶滴加浓H2SO4。

(3)待Na2S和Na2CO3完全消耗后,结束反应。过滤C中的混合物,滤液经________(填写操作名称)、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得到产品。

Ⅲ.【探究与反思】

(1)为验证产品中含有Na2SO3和Na2SO4,该小组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请将方案补充完整。(所需试剂从稀HNO3、稀H2SO4、稀盐酸、蒸馏水中选择)

取适量产品配成稀溶液,滴加足量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沉淀未完全溶解,并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则可确定产品中含有Na2SO3和Na2SO4。

(2)为减少装置C中生成Na2SO4的量,在不改变原有装置的基础上对实验步骤(2)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Na2S2O3·5H2O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显著增大,所得产品通过________方法提纯。

答案:9.Ⅱ.(1)①分液漏斗 ②B

(3)蒸发

Ⅲ.(1)过滤,用蒸馏水洗涤沉淀,向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盐酸 (2)先向A中烧瓶滴加浓H2SO4,产生的气体将装置中的空气排尽后,再向C中烧瓶加入Na2S和Na2CO3混合溶液

(3)重结晶

这是一道以新情境为背景的化学实验考查题,以探究制备硫代硫酸钠晶体为载体,考查了仪器的使用、试剂的选择、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分离提纯方法的选择。知识不是课本中现成的,也未在近几年的高考题中出现过。但是硫代硫酸钠这个物质学生并不陌生,在化学反应速率影响因素这里,就有其与稀硫酸反应的实验。这样一道化学实验试题的考查在考试说明的指导下,考点设置稳中求新,考查方式紧扣教材又注重能力立意,体现了高三复习化学实验教学的指导思想与方法。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1.重视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和对教材内容的发掘

虽然所给实验材料新颖,但入题很容易,对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考查到位。如试题中第(1)小题是填写实验中常用的仪器分液漏斗的名称和尾气吸收试剂的选择。这两个内容均来自教材人教版必修1,分液漏斗的名称在教材P8,而尾气吸收试剂的选择和有毒气体的处理则出现在课后习题如:贮氯罐发生泄漏时,喷洒稀NaOH的目的。同时教材中的资料卡片还介绍了氯气和硫化氢等有毒气体的相关知识,体现了化学在生命关怀中的重要性。但是学生在答题时出现的错因有:不能辨别实验的基本仪器、未掌握仪器的专有名称、不能正确选择吸收试剂。

第(3)小题其实考查的同样是人教版必修1第一章第一节粗盐提纯的内容,作为课堂教学实验,在课堂上教师均演示过,那么学生如何才能将教材中的实验迁移到实际的实验中来。

这一考点容易造成学生思维障碍。所以学生的错因有不能选择合适的分离提纯操作。

在复习中,要对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基本操作要熟练掌握。

2.以教材实验为基础,多层面的迁移

学生需要整合题目I部分“【查阅资料】”部分和实验装置图,还需要整合选修4中“Na2S2O3与酸的反应”,III(1)题需要学生在检验亚硫酸根和硫酸根前,排除残留在样品上的Na2S2O3。这是对学生实验迁移能力的考查。

学生在解答该题时,需将教材选修4中讨论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的实验中:Na2S2O3 + H2SO4===Na2SO4 + S↓ + SO2 ↑+ H2O的反应迁移过来。也需要把过滤、洗涤的实验基本操作迁移过来。同时还需要将题目中Na2SO3易被氧化,而在所给试剂里,稀HNO3具有强氧化性,可将Na2SO3氧化成Na2SO4的知识迁移过来。因此需要将所得沉淀经过滤、洗涤后再加入稀盐酸,才能完成对亚硫酸根和硫酸根的检验。

高考命题在考试说明的指导下,源于教材却高于教材,很大程度上是把课本典型化学实验作为基础,经过融合和知识的迁移,提高试题对学生综合解题能力的考查。在高三的复习中对学生进行“知识迁移能力”的训练很有必要。

3.重视对“实验探究问题情境”训练,提高“实验设计评价能力”

2014年四川省化学卷实验题的考查与往年保持一致, 继续考查实验探究题,将学生置身于制备硫代硫酸钠晶体的过程中,学生利用题目所给【查阅资料】的信息以及中学必备知识对实验装置和步骤进行解释和补充。并对实验的全过程进行【探究与反思】对样品进行检验和提纯,根据检验结果对实验方案进行改进。

这样命题一方面,要求考生能对所给的设计实验方案加以对比辨析论证;另一方面,考查对实验设计的理解和评价,对考生要求较高。高三复习化学实验教学中应着力研究教材和考试说明中对实验的要求,对这些材料进行适当相关整合,力求设计成新背景的实验探究问题,引导学生设计探究实验方案或对已有的实验方案进行评价,以提升学生的实验设计或实验评价能力。

4.研读《考试说明》,把握“新增内容”

2014年四川省高考化学卷,对2014年《考试说明》中的新增内容和提高要求的内容都加大了考查力度。对课改后新增内容也加大了考查力度,总计考查了25分课改后新增知识,占总分比例25%,比去年增加了0.5分。在化学实验中对“重结晶”操作的考查。在高三复习化学实验的教学中,要注意把握“新增内容”的训练。

高三复习化学实验教学,要注重是个方面:“三基”过手,方法熟练、能力提升、把握新增。endprint

2014年四川省高考化学试题整体突出主干知识、贴近教材,坚持能力立意。没有偏题和怪题,与2013年比较难度有所升高。试题体现新课程理念和高考的基本功能。在高三化学复习中,对高考试题的研究和分析,才能掌控其内在的指导思想和方法,复习才更科学和有效。化学实验的教学,是高三化学复习中是师生常常感到困惑的焦点。下面就以2014年四川高考化学卷实验题加以探讨,一起体味试题带给我们的启发。

Ⅰ.【查阅资料】

(1)Na2S2O3·5H2O是无色透明晶体,易溶于水,其稀溶液与BaCl2溶液混合无沉淀生成。

(2)向Na2CO3和Na2S混合溶液中通入SO2可制得Na2S2O3,所得产品常含有少量Na2SO3和Na2SO4。

(3)Na2SO3易被氧化,BaSO3难溶于水,可溶于稀盐酸。

Ⅱ.【制备产品】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省略夹持装置):

实验步骤:

(1)检查装置气密性,如图示加入试剂。

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E中的试剂是________(选填下列字母编号)。

A.稀H2SO4

B.NaOH溶液

C.饱和NaHSO3溶液

(2)先向C中烧瓶加入Na2S和Na2CO3的混合溶液,再向A中烧瓶滴加浓H2SO4。

(3)待Na2S和Na2CO3完全消耗后,结束反应。过滤C中的混合物,滤液经________(填写操作名称)、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得到产品。

Ⅲ.【探究与反思】

(1)为验证产品中含有Na2SO3和Na2SO4,该小组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请将方案补充完整。(所需试剂从稀HNO3、稀H2SO4、稀盐酸、蒸馏水中选择)

取适量产品配成稀溶液,滴加足量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沉淀未完全溶解,并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则可确定产品中含有Na2SO3和Na2SO4。

(2)为减少装置C中生成Na2SO4的量,在不改变原有装置的基础上对实验步骤(2)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Na2S2O3·5H2O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显著增大,所得产品通过________方法提纯。

答案:9.Ⅱ.(1)①分液漏斗 ②B

(3)蒸发

Ⅲ.(1)过滤,用蒸馏水洗涤沉淀,向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盐酸 (2)先向A中烧瓶滴加浓H2SO4,产生的气体将装置中的空气排尽后,再向C中烧瓶加入Na2S和Na2CO3混合溶液

(3)重结晶

这是一道以新情境为背景的化学实验考查题,以探究制备硫代硫酸钠晶体为载体,考查了仪器的使用、试剂的选择、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分离提纯方法的选择。知识不是课本中现成的,也未在近几年的高考题中出现过。但是硫代硫酸钠这个物质学生并不陌生,在化学反应速率影响因素这里,就有其与稀硫酸反应的实验。这样一道化学实验试题的考查在考试说明的指导下,考点设置稳中求新,考查方式紧扣教材又注重能力立意,体现了高三复习化学实验教学的指导思想与方法。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1.重视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和对教材内容的发掘

虽然所给实验材料新颖,但入题很容易,对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考查到位。如试题中第(1)小题是填写实验中常用的仪器分液漏斗的名称和尾气吸收试剂的选择。这两个内容均来自教材人教版必修1,分液漏斗的名称在教材P8,而尾气吸收试剂的选择和有毒气体的处理则出现在课后习题如:贮氯罐发生泄漏时,喷洒稀NaOH的目的。同时教材中的资料卡片还介绍了氯气和硫化氢等有毒气体的相关知识,体现了化学在生命关怀中的重要性。但是学生在答题时出现的错因有:不能辨别实验的基本仪器、未掌握仪器的专有名称、不能正确选择吸收试剂。

第(3)小题其实考查的同样是人教版必修1第一章第一节粗盐提纯的内容,作为课堂教学实验,在课堂上教师均演示过,那么学生如何才能将教材中的实验迁移到实际的实验中来。

这一考点容易造成学生思维障碍。所以学生的错因有不能选择合适的分离提纯操作。

在复习中,要对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基本操作要熟练掌握。

2.以教材实验为基础,多层面的迁移

学生需要整合题目I部分“【查阅资料】”部分和实验装置图,还需要整合选修4中“Na2S2O3与酸的反应”,III(1)题需要学生在检验亚硫酸根和硫酸根前,排除残留在样品上的Na2S2O3。这是对学生实验迁移能力的考查。

学生在解答该题时,需将教材选修4中讨论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的实验中:Na2S2O3 + H2SO4===Na2SO4 + S↓ + SO2 ↑+ H2O的反应迁移过来。也需要把过滤、洗涤的实验基本操作迁移过来。同时还需要将题目中Na2SO3易被氧化,而在所给试剂里,稀HNO3具有强氧化性,可将Na2SO3氧化成Na2SO4的知识迁移过来。因此需要将所得沉淀经过滤、洗涤后再加入稀盐酸,才能完成对亚硫酸根和硫酸根的检验。

高考命题在考试说明的指导下,源于教材却高于教材,很大程度上是把课本典型化学实验作为基础,经过融合和知识的迁移,提高试题对学生综合解题能力的考查。在高三的复习中对学生进行“知识迁移能力”的训练很有必要。

3.重视对“实验探究问题情境”训练,提高“实验设计评价能力”

2014年四川省化学卷实验题的考查与往年保持一致, 继续考查实验探究题,将学生置身于制备硫代硫酸钠晶体的过程中,学生利用题目所给【查阅资料】的信息以及中学必备知识对实验装置和步骤进行解释和补充。并对实验的全过程进行【探究与反思】对样品进行检验和提纯,根据检验结果对实验方案进行改进。

这样命题一方面,要求考生能对所给的设计实验方案加以对比辨析论证;另一方面,考查对实验设计的理解和评价,对考生要求较高。高三复习化学实验教学中应着力研究教材和考试说明中对实验的要求,对这些材料进行适当相关整合,力求设计成新背景的实验探究问题,引导学生设计探究实验方案或对已有的实验方案进行评价,以提升学生的实验设计或实验评价能力。

4.研读《考试说明》,把握“新增内容”

2014年四川省高考化学卷,对2014年《考试说明》中的新增内容和提高要求的内容都加大了考查力度。对课改后新增内容也加大了考查力度,总计考查了25分课改后新增知识,占总分比例25%,比去年增加了0.5分。在化学实验中对“重结晶”操作的考查。在高三复习化学实验的教学中,要注意把握“新增内容”的训练。

高三复习化学实验教学,要注重是个方面:“三基”过手,方法熟练、能力提升、把握新增。endprint

2014年四川省高考化学试题整体突出主干知识、贴近教材,坚持能力立意。没有偏题和怪题,与2013年比较难度有所升高。试题体现新课程理念和高考的基本功能。在高三化学复习中,对高考试题的研究和分析,才能掌控其内在的指导思想和方法,复习才更科学和有效。化学实验的教学,是高三化学复习中是师生常常感到困惑的焦点。下面就以2014年四川高考化学卷实验题加以探讨,一起体味试题带给我们的启发。

Ⅰ.【查阅资料】

(1)Na2S2O3·5H2O是无色透明晶体,易溶于水,其稀溶液与BaCl2溶液混合无沉淀生成。

(2)向Na2CO3和Na2S混合溶液中通入SO2可制得Na2S2O3,所得产品常含有少量Na2SO3和Na2SO4。

(3)Na2SO3易被氧化,BaSO3难溶于水,可溶于稀盐酸。

Ⅱ.【制备产品】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省略夹持装置):

实验步骤:

(1)检查装置气密性,如图示加入试剂。

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E中的试剂是________(选填下列字母编号)。

A.稀H2SO4

B.NaOH溶液

C.饱和NaHSO3溶液

(2)先向C中烧瓶加入Na2S和Na2CO3的混合溶液,再向A中烧瓶滴加浓H2SO4。

(3)待Na2S和Na2CO3完全消耗后,结束反应。过滤C中的混合物,滤液经________(填写操作名称)、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得到产品。

Ⅲ.【探究与反思】

(1)为验证产品中含有Na2SO3和Na2SO4,该小组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请将方案补充完整。(所需试剂从稀HNO3、稀H2SO4、稀盐酸、蒸馏水中选择)

取适量产品配成稀溶液,滴加足量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沉淀未完全溶解,并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则可确定产品中含有Na2SO3和Na2SO4。

(2)为减少装置C中生成Na2SO4的量,在不改变原有装置的基础上对实验步骤(2)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Na2S2O3·5H2O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显著增大,所得产品通过________方法提纯。

答案:9.Ⅱ.(1)①分液漏斗 ②B

(3)蒸发

Ⅲ.(1)过滤,用蒸馏水洗涤沉淀,向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盐酸 (2)先向A中烧瓶滴加浓H2SO4,产生的气体将装置中的空气排尽后,再向C中烧瓶加入Na2S和Na2CO3混合溶液

(3)重结晶

这是一道以新情境为背景的化学实验考查题,以探究制备硫代硫酸钠晶体为载体,考查了仪器的使用、试剂的选择、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分离提纯方法的选择。知识不是课本中现成的,也未在近几年的高考题中出现过。但是硫代硫酸钠这个物质学生并不陌生,在化学反应速率影响因素这里,就有其与稀硫酸反应的实验。这样一道化学实验试题的考查在考试说明的指导下,考点设置稳中求新,考查方式紧扣教材又注重能力立意,体现了高三复习化学实验教学的指导思想与方法。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1.重视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和对教材内容的发掘

虽然所给实验材料新颖,但入题很容易,对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考查到位。如试题中第(1)小题是填写实验中常用的仪器分液漏斗的名称和尾气吸收试剂的选择。这两个内容均来自教材人教版必修1,分液漏斗的名称在教材P8,而尾气吸收试剂的选择和有毒气体的处理则出现在课后习题如:贮氯罐发生泄漏时,喷洒稀NaOH的目的。同时教材中的资料卡片还介绍了氯气和硫化氢等有毒气体的相关知识,体现了化学在生命关怀中的重要性。但是学生在答题时出现的错因有:不能辨别实验的基本仪器、未掌握仪器的专有名称、不能正确选择吸收试剂。

第(3)小题其实考查的同样是人教版必修1第一章第一节粗盐提纯的内容,作为课堂教学实验,在课堂上教师均演示过,那么学生如何才能将教材中的实验迁移到实际的实验中来。

这一考点容易造成学生思维障碍。所以学生的错因有不能选择合适的分离提纯操作。

在复习中,要对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基本操作要熟练掌握。

2.以教材实验为基础,多层面的迁移

学生需要整合题目I部分“【查阅资料】”部分和实验装置图,还需要整合选修4中“Na2S2O3与酸的反应”,III(1)题需要学生在检验亚硫酸根和硫酸根前,排除残留在样品上的Na2S2O3。这是对学生实验迁移能力的考查。

学生在解答该题时,需将教材选修4中讨论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的实验中:Na2S2O3 + H2SO4===Na2SO4 + S↓ + SO2 ↑+ H2O的反应迁移过来。也需要把过滤、洗涤的实验基本操作迁移过来。同时还需要将题目中Na2SO3易被氧化,而在所给试剂里,稀HNO3具有强氧化性,可将Na2SO3氧化成Na2SO4的知识迁移过来。因此需要将所得沉淀经过滤、洗涤后再加入稀盐酸,才能完成对亚硫酸根和硫酸根的检验。

高考命题在考试说明的指导下,源于教材却高于教材,很大程度上是把课本典型化学实验作为基础,经过融合和知识的迁移,提高试题对学生综合解题能力的考查。在高三的复习中对学生进行“知识迁移能力”的训练很有必要。

3.重视对“实验探究问题情境”训练,提高“实验设计评价能力”

2014年四川省化学卷实验题的考查与往年保持一致, 继续考查实验探究题,将学生置身于制备硫代硫酸钠晶体的过程中,学生利用题目所给【查阅资料】的信息以及中学必备知识对实验装置和步骤进行解释和补充。并对实验的全过程进行【探究与反思】对样品进行检验和提纯,根据检验结果对实验方案进行改进。

这样命题一方面,要求考生能对所给的设计实验方案加以对比辨析论证;另一方面,考查对实验设计的理解和评价,对考生要求较高。高三复习化学实验教学中应着力研究教材和考试说明中对实验的要求,对这些材料进行适当相关整合,力求设计成新背景的实验探究问题,引导学生设计探究实验方案或对已有的实验方案进行评价,以提升学生的实验设计或实验评价能力。

4.研读《考试说明》,把握“新增内容”

2014年四川省高考化学卷,对2014年《考试说明》中的新增内容和提高要求的内容都加大了考查力度。对课改后新增内容也加大了考查力度,总计考查了25分课改后新增知识,占总分比例25%,比去年增加了0.5分。在化学实验中对“重结晶”操作的考查。在高三复习化学实验的教学中,要注意把握“新增内容”的训练。

高三复习化学实验教学,要注重是个方面:“三基”过手,方法熟练、能力提升、把握新增。endprint

猜你喜欢
试剂高三考查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国产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注册数据分析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高三·共鸣篇
环境监测实验中有害试剂的使用与处理
例谈氯及其化合物的学习与考查
高三后期如何做到有效复习
钒及其化合物在高考中的考查
非配套脂蛋白试剂的使用性能验证
我把高三写成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