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晨卉,张青夏
(1.浙江理工大学服装学院,浙江杭州310018;2.桂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广西桂林541004)
民族面料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运用
——以扎染为例
赵晨卉1,张青夏2
(1.浙江理工大学服装学院,浙江杭州310018;2.桂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广西桂林541004)
首先定义区别了民族面料和普通面料,从而引出扎染的历史和白族扎染,并详细介绍了扎染的制作过程及工艺手法.通过Craig Green和Versace的成功运用,说明在现代服装中无论男女装都可时尚地应用扎染.最后,以“醉蓝·扎韵系列服装”为例,重点对扎染在现代服装中的创新设计方法和独特审美特征进行了研究.
民族面料;现代服装;服装设计;扎染
面料是服装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最新的时尚信息可以看到,中国民族面料的应用在国际服装流行中有一股锐不可挡的趋势.中国民族面料已经渗入了时尚的各个领域,受到设计大师们的青睐.T台上跃动的民族面料虽然是零散和片段的,但足以让观者产生遐想,对繁复而精美的面料赞叹不已.
我国有着丰富的民族面料资源,民族面料顾名思义就是少数民族的面料,这些面料往往被认为最能体现民族意识和民族个性.很多民族面料都是纯手工制作,过程复杂,有些技艺甚至传承缺失,只能在书本上看到.这也是民族面料与普通面料的最大区别。民族面料是一种纯手工艺的传承,人们可以透过面料去探寻历史的踪迹.在现代大批量机器生产的面料面前,民族面料更加显得弥足珍贵.
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各族人民在编织、刺绣、印染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是云南白族的扎染,有着悠久历史,手工技术已达到很高的水平,是民族面料中的经典.如何使扎染与现代时装有机结合、浑然一体,使之既有时尚感又有丰富的内涵,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图1 扎染扎结
图2 白族扎染
扎染的技术起源于中国的黄河流域,有着悠久历史.古称扎缬,也称绞缬,是中国独特的传统民间染色工艺.东晋时期,扎结防染的绞缬绸就已有大批生产.“在我国古代文献中,有许多关于染织生产劳动的记述和描绘.《墨子·辞过》中说‘女工作文采’.这说明在春秋战国时期,织女已经不仅是织布,而且已经在布上‘作文采’了.这些勤劳聪明的劳动妇女在长期实践中,发明了扎染工艺.”[1]
1.1 扎染制作工艺
扎染的制作工艺复杂,分为扎和染两部分.扎是中心环节,染是重要的步骤.在染色之前通过纱、线、绳、缝针、木棒等工具,对织物进行扎、缝、夹、捆等多种形式的扎结而进行染色.简言之,就是在染色时把部分织物结扎起来使之不能着色.
“用于扎染的材料有棉布、丝织品、麻织物、毛料等,有时也有皮革.”[1]61其中薄型织物染色效果最佳.扎染的辅助工具中,线和绳都必须有一定韧度,用于手缝的棉线,一般采用多股.在染色时,染料有矿物和植物两种,要根据织物品种合理地选择染料.
在扎染中,中心的工艺环节是扎,扎的方法有许多种,比较常见的是捆绑式,这种方法比较自由,不必先绘底样,只需将织物折叠、皱缩,并用棉纱线捆绑、缠绕扎结即可,扣结要牢固,以防止晕染.缝扎是制作较为精细扎染的一种方法,需要用针线按描绘在织物上的花纹底线一针针地缝出,缝好以后将线拉紧,使得针缝过的地方收拢,并进行缠绕将线头打结,即可进行染色(见图1).打结扎是一种将布料自身抽紧打结的方法,不需要使用其他工具帮助捆绑,使打结处严实,阻止染液侵入.打结方式有三种,分别为三角结、四角结和折叠结.
1.2 白族扎染
白族是我国西南边疆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素有“扎染之乡”的美誉.大理白族扎染既传承了千年的文化积淀,也有浓郁的艺术气息,是白族人民的传统民间工艺品.“其花形图案由规则的几何纹样组成,布局严谨饱满,多取材于动、植物形象和历代王宫贵族的服饰图案,充满生活气息.”(见图2)[1]87
它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手工艺品或商品,而是一种具有文化和民族价值的商品,它承载着白族人民千百年来的理想、喜爱,以及勤劳善良的白族妇女的心理状态和发展轨迹.白族扎染所使用的布料都是农村妇女自己织的土布,并且扎花样式是白族独有的.
蓝底上的白花是扎染的特色,白色固然是扎染工艺所决定,但也决不是一种偶然.云南得天独厚的环境优势,洱海的碧波荡漾,天空的白云悠悠,影响着一代代白族人的审美意象.喜白、爱白、以白为美成为白族人的传统.
1.3 扎染与数码艺术
数码艺术是随着计算机辅助设计兴盛而产生的一门新兴艺术门类,具有现代文化气息.它打破了以往单靠由设计师创作的模式和思维,而把电脑科技与相关的新技术结合起来,实现了将电脑强大的编辑存储功能和设计师的创意能力“人机合一”,从而营造出全新的视觉体验.
在现代服装业中,许多服装公司都要求设计师以市场为设计导向,设计出独树一帜和具有艺术附加值的纺织服饰品织物以满足市场需求,同时,这也是扎染与现代科技结合产业化艺术实践活动的最终目的.
扎染因工艺复杂在图案上一直有所限制,与数码艺术结合而设计出符合现代审美的扎染图案.具有很强的应用实践价值和商业价值.
2.1 扎染在男装中的时尚应用
2014年的伦敦春夏男装系列时装发布会上,Craig Green的迷彩扎染给了我们全新的视觉体验(见图3).自从木板装饰在人们的议论声中走红之后,他每一季的秀都变得让人有所期待.这一季的Craig Green将扎染发挥到了极致,从头到脚所有的单品都运用了扎染,甚至是头部巨大的装饰也都采用了扎染.
图3 2014 Craig Green春夏男装系列
各种充满艺术气息的扎染花样也让我们领略到了扎染工艺的无限可能性.数码印花新技术把扎染效果完美地展现了出来.其实,对于Craig Green来说,让常人无法理解的头部装饰只是一个夸张化的面具而已,除去这些,他所设计的衣服还是很普通和实用的.
2.2 扎染在女装中的时尚应用
Versace的品牌标志是美艳非凡的女神杜美莎,一直以来Versace的设计都给人以无与伦比的美艳、撩人之感,其设计风格鲜明,具有独特的美感,极强的先锋艺术特征,使它在奢侈品界举足轻重.2013年米兰春夏时装发布会的灵感来源于石器时代,在裁剪设计上采用内衣尺度的裁剪,开叉高,大胆运用扎染渐变,结合闪亮流苏,让范思哲女郎从骨子里散发出狂野、性感,女人味十足,色彩鲜艳,又能恰当地显示体型(见图4).
图4 Versace2013春夏系列
美杜莎女神与扎染发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让人联想起扎布里斯基角的金黄沙漠,或者龙舌兰日出,巴西卡博深邃的蓝色夜晚.开叉到大腿、单肩、绑带、深V、金属腰带流苏装饰像新石器时代女王的草裙般摇曳.
3.1 设计目的
扎染这种传统的技法通过上千年的演变,仍然深受人们的喜爱,这其中不光是面料本身的魅力,更深层次的是少数民族世世代代、生生不息的传承精神.它的价值在于它的文化属性和历史属性.不能让少数民族成为书本上的历史,作为一个民族,他们有自己的特色,也同样具有美好的灵魂.
在当今高科技的时代,服装面料的种类已极为丰富.但像扎染这类纯手工的民族面料,在现代大批量生产复制的机器时代产量极少,更加显得弥足珍贵.随着时代的发展,必须要有新的设计方法和视觉经验来展现扎染的价值所在.设计的服装无论从色彩、廓形、线条等都应符合现代的设计思潮和审美情趣.在此以获得首届“欧莎世家”杯服装设计大赛银奖的“醉蓝·扎韵系列服装”(见图5)的设计为例予以阐释.
图5 醉蓝·扎韵系列服装
3.2 设计风格
以往扎染面料造型简单、使用单一,款式过于传统.现已大胆地设计出工艺较为复杂的款式,呈现出具有江南水乡气息的创意礼服.从款式、面料、色彩三方面入手,在灵动中有挡不住的精致和特别,体现出女性清新脱俗的自然之感.设计所偏向的是热爱传统文化,但又不失时尚感的爱美女性,她们不盲目跟随潮流,有着自己对穿衣着装特定的理解.
3.3 设计创新点
3.3.1 色彩搭配
服装的色彩搭配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调和色搭配,另一类是对比色搭配.[2]在此系列服装中采用的是调和色搭配中的邻近色搭配,此系列服装的主色调是传统扎染,与之相邻的色彩是蓝色的玻璃纱,作为辅助色打破了单调的色相,而点缀色传统的蓝印花布的使用,交织出了服装整体多层次的立体感,赋予了系列服装更多的活力.
从整体色彩上来看,服装颜色丰富,在显得稳重优雅的同时又不失活力,视觉效果上统一和谐,静中有动.
3.3.2 廓形灵感
服装外轮廓千变万化,它能非常直观地传达服装最基本特征.[3]此系列服装在亮点廓形设计处的灵感来源于瓷都景德镇的瓷器造型,因面料扎染比较柔软,不易表现出预期廓形效果,为了更好地体现出瓷器的立体造型感,也为了体现出时尚感,故加上了颜色相匹配的蓝色玻璃纱,以鱼线包边,做出大褶皱,加在每套服装的设计亮点处.
A款服装整体体现女性柔和、优美的风格特征.这款服装内为吊带裙,裙摆处使得此套服装整体更具饱和感,而褶皱的竖列设计也是此套服装的最大亮点,这样可以起到拉长身高的作用.现代女性追求的理想审美是瘦、高.这样的设计恰恰符合现代女性的审美标准,更具现代感.肩部披肩实际是按照360度的大裙摆打版制作,在底部添加了两层小褶皱,与裙摆处的大褶皱交相呼应.A款裙摆褶皱的廓形来源于青花瓷花瓶,见图6(a).
B款服装整体呈A型的廓形,A型整体具有活泼、流动感强、富于活力的特点.蓝色的玻璃纱褶皱分别加在七层扎染布料之间,此套服装的设计亮点正是在裙摆处,层层叠叠的裙摆处形成一种流动的旋律感,大量的衣片重叠排列表现面的繁复,华丽感十足,使整套服装看起来气场十足.B款裙摆处的灵感来源于层叠的瓷器碗,见图6(b).
C款款式是连体裤式,整体呈H型,H型能较好地拉长女性视觉身高,此款设计最大的亮点在肩膀处,采用当下流行的斜肩设计,为了使之体现时尚感,在斜肩处加上七层蓝色玻璃纱直至腰线.阔腿裤的设计是此款设计的第二亮点,裤腿宽2尺1寸,显得优雅大气.整体来看裤子高腰的设计在视觉上有拉长人体比例的效果.腰部束一条腰带使服装整体更有层次感.C款服装肩部廓形灵感来源于特殊造型陶瓷花瓶瓶口形状,见图6(c).
3.4 设计心得
在设计期间,查阅了很多书籍,同时在网上也查看了很多设计图,因此,对扎染以及民族面料有了全方位的理解,对于设计也有了新认识.最近几年随着民族面料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广泛运用,怎样才能使民族面料和现代设计有机结合,已成为设计实践中的关键问题.而我们的服装品牌和本土设计师在发扬民族主体意识方面却不够到位,过多地模仿与照搬,放弃了颇多让人艳羡的资源,盲目地去追求国际流行.目前,大部分服装设计师的设计还停留在对于民族面料的简单使用中,即描述层面,没有贯入自己独特的设计理念,设计的作品流于平庸.其实创新不是把民族面料生搬硬套到现代服装的造型上,而应该是运用多样化的设计手法,并且熟练灵活地去运用.
概括其设计手法有两种:一是现代时装的外形轮廓元素以及面料与合适的民族面料的混合,这种混合要巧妙,让人有一种仿佛是与生俱来的感觉,在采用民族面料时应该是在现代时装外轮廓基础上大做文章,以寻求创新和突破点;二是民族面料非中国化的运用,2010年5月12日,范冰冰身着“龙袍”出现在法国戛纳电影节,给民族面料的运用以新的诠释,最终她这件礼服被英国博物馆永久收藏.这件礼服廓形大气,既有西方晚礼服的高贵,又富有民族文化,面料上绣有两条高高跃起的飞龙,拖地的水脚绣有许多翻滚的波浪,在汹涌的波涛声中仿佛领略到了惊艳之意.在龙纹之间,绣以五彩云纹的吉祥图案寓意祥瑞之兆.
图6 醉蓝·扎韵系列服装廓形灵感
设计与面料是一双缱绻而眠的双生子,无论怎样变化发展,其中面料是服装设计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要素.服装面料是构架人体与服装的桥梁,是把设计师的设计意图物化的重要载体.好的衣服,面料也会起到关键性的作用,服装面料的特性能够左右服装的外形和内质.当今世界的服装业呈现出多元化、多极化的发展特点.随着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各种文化之间的相互撞击、相互融合成为必然.通过对中西方服装设计师借鉴民族面料的设计手法进行分析,总结丰富的设计规律,对促进本国民族面料的使用和设计观念的更新,更好地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服饰文化,提高我国服装业的文化附加值,在未来的世界服装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金开诚.民族扎染工艺[M].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2012.
[2]叶洪光.服装色彩[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陈彬.服装设计基础[M].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08.
(责任编辑 陈燎宏)
Application of National Fabric in Modern Apparel Design——A case study on Bandhnu
Zhao Chenhui1,Zhang Qingxia2
(1.School of Fashion Design and Engineer,Zhejiang Sci-Tech University,Hangzhou,Zhejiang 310018) 2.School of Arts,Guil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Guilin,Guangxi 541004)
The passage firstly defines and distinguishes the national fabric and ordinary fabric,from which the history of bandhnu and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bandhnu of Bai Nationality are derived.Moreover it further introduces the manufacturing process of bandhnu and artificial skills in detail.Besides,it is also indicated that bandhnu can be applied fashionably in both women's dress and men’s dress with the successful application of Craig Green and Versace.Last but not least,it focuses on the research of the innovative design method and the specialized aesthetic symbol.
national fabric;modern apparel;apparel design;bandhnu
TS941.2
A.
1671-3079(2014)03-0125-05
10.3969 /i.issn.1671-3079.2014.03.024
2014-03-08
赵晨卉(1991- ),女,浙江兰溪人,浙江理工大学服装学院服装设计专业2012级硕士研究生班学员.
时间:2014-04-02 11:07 网络出版地址:http://www.cnki.net/kcms/detail/33.1273.Z.20140509.1453.0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