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建筑信息模型的全过程造价控制运用

2014-09-06 02:01:48四川省成都市西华大学秦李严雅馨陶彦佼黄培
中国建设信息化 2014年16期
关键词:全过程工程造价阶段

文|四川省成都市西华大学 秦李 严雅馨 陶彦佼 黄培

全过程造价控制就是要求在建筑施工的每一个阶段都将工程造价的发生额控制在一定批准的限额之中,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但是因为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等各方因为管理方式与技术水平上的差异和落后,易导致信息不对称,让全过程造价控制变得很难实现。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建筑信息模型已经开始实用化,并且在国内的多个项目之中取得了相当良好的效果,受到业内的广泛关注。所谓建筑信息模型指的是建筑物在设计与建筑过程之中创建与使用的“可计算数码信息”。这些数码信息能够被程式系统自动管理,让这些经过数码信息计算出来的各种文件,自动的拥有彼此吻合、一致的特性。简单来讲,可以将建筑信息模型看作是数码化的建筑三维几何模型,在这个模型之中包含有所有建筑构件所包含的信息,此外还拥有建筑或者工程的相关数据。这项技术可以为项目的决策、设计、招投标、施工以及竣工等提供良好的管理写作平台,对建筑项目的每一个阶段都进行有效的管理。

一、建筑项目全过程造价之中建筑信息模型的作用

(一)决策阶段中的作用

在项目决策阶段所开展的技术经济决策对于项目的工程造价的影响相当大,特别是对于建筑标准水平的确定、工艺与设备的选用等等,和工程造价直接相关。在项目建设的每一个阶段之中,投资决策阶段对于工程造价的影响是最大的。[1]建设单位能够在决策阶段之中运用建筑信息模型对项目方案和财务分析工具进行集成,调整相应的参数,这样就能获取项目方案的具体投资收益指标,,对决策阶段的项目预测水平进行改善,更好的进行决策。

(二)设计阶段中的作用

设计阶段对于工程造价的影响也非常明显。因此,运用建筑信息模型来完成设计可以更好的对造价进行控制。

因为建筑信息模型本身就是带有多种相关信息的工程数据模型,所以在对决策阶段的建筑信息模型根据设计要求进行修改后,就能够从建筑信息模型之中获取各种平面、立面以及剖面的图纸以及各种相关统计报表,通过汇总之后得到这个项目的工程量,并对建造成本开展分析。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可以对建筑信息模型进行修改,这样可以更加直观快速地对设计方案进行调整与优化,而造价数据则能够由模型直接提供,建设单位可以更加方便的方案进行比较与优化,更好的进行造价控制。

(三)施工阶段中的作用

在施工阶段,建筑实体逐步形成,这个阶段中对于人力、财力、物力的消耗是最大的。工程量较大、涉及的面相当广、影响的因素也非常多,施工周期、材料设备价格、市场供需波动以及政策性变化等等都会对造价控制带来影响,同时还会对施工质量带来影响。为此,需要在这个阶段强化工程造价,发挥出投资的效益。在施工阶段中,建筑信息模型能对建筑施工进行模拟与碰撞检查,这样有助于对问题进行提前发现并解决问题,有助于降低施工难度,并且还可以尽可能的减少施工变更,对建设成本进行控制。根据建筑信息模型所提供的信息,施工单位能够将建筑模型和施工计划以及材料采购计划进行5D集成,然后利用建筑信息模型直接生成材料统计资料,这可以更好的指导材料采购与进度备料,尽可能的减少材料的浪费,对建设成本进控制。

(四)竣工阶段中的作用

在开展全过程造价控制的过程中,竣工阶段也是相当重要的阶段,也是最后对工程造价进行确定的阶段。在工程办理竣工验收之后,就可以办理竣工结算。因为在施工阶段中建筑信息模型已经将索赔以及违约的相关信息和参数录入到了其中,在竣工阶段就可以直接通过建筑信息模型来得到竣工结算值,可以有效的避免在结算阶段出现的造价争议,更好的为造价控制服务。

二、建筑信息模型在建筑项目全过程造价控制之中的运用

(一)全过程造价控制中建筑信息模型的5D运用

建筑信息模型的5D运用就是指的将建筑三位数字模型和项目建设时间轴以及工程造价控制住的应用模式进行结合。简单的讲就是3D模型+时间轴+费用的运用方式。和项目的时间轴进行结合,能够对可建性(可施工性)、施工计划安排进行研究,并对任务进行优化。在这种模式之下,建筑信息模型将建筑项目之中的所有的几何、物理、性能、成本以及管理等多种信息进行集成,在应用上为建筑项目中所设计的各个单位提供施工计划以及造价控制的各种数据。项目所涉及的各方人员在正式开展施工之前就利用建筑信息模型来对不同时间节点的施工进度以及施工成本进行确定,能够直观的根据月、周、日来了解项目的具体实施情况,并获得该时间节点的造价数据,可以更好的对项目实时调整,还将有助于开展限额领料施工,在最大的限度上来体现出造价控制的效果。

(二)开展碰撞检测

因为建筑、结构与设备水暖电之间共享同一个模型信息,因此在检查与解决各个专业的矛盾以及同专业之间所存在的冲突将会更加的直观与容易。在具体设计阶段与施工之前开展碰撞检测将能减少碰撞,让施工更加的顺利,进而更好的减少不必要的造价。首都机场的3号航站楼项目建设的过程中,所涉及到的管道相当复杂,中建八局在施工的过程中才发现存在有相互冲突碰撞的管道,导致施工开展不下去。在这种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从设计院调用建筑信息模型,在获得三维模型之后,进一步对三维模型进行细化分析,找出其他的各种碰撞,并一次性将这些问题解决,让后面的施工更加的顺利。在这个过程中因为施工受阻被迫停工,不仅仅是会导致工期的延误,还会带来成本的增加。而如果在设计阶段或者是开始正式施工之前就进行碰撞检测,那么就能够在一开始就对设计进行合理地修改,进而保证施工的顺利,更好的控制造价。

(三)运用模型实现多方协调

在实施建筑项目的过程之中,设计变更会导致造价出现变化,而且这是一种经常出现的情况,会对造价控制带来不利的影响。设计变更出现的原因主要是设计各专业之间的协调不足、设计和施工的协调不足、业主和设计之间的协调不足。运用建筑信息模型,能够让项目所涉及到的各方在实际的实施之前就直观的发现相应的问题,并进行及时地修改,尽可能的减少设计变更,让造价控制更加有效。

(四)运用建筑信息模型搭建项目各方信息共享平台

建设项目的参与方有很多,例如建设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等等,当前项目各方之间进行信息传递主要是采用的二维图纸来实现的,但是随着项目的复杂程度的不断提高,二维图纸已经很难完成这项功能,如果项目各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那么就会让项目的成本出现不合理的增加。建筑信息模型作为建筑信息的集成体,能够很好的在项目所涉及到的各方之间进行信息的传递。[2]这样可以对成本进行降低。

>>图1 建筑信息模型信息交流图

(五)建筑信息模型为全过程造价控制提供计划功能支持

运用建筑信息模型,造价管理人员能够根据具体的分部分项工程以及相应的时间段,对数据模型以及其相对应的工程量进行准确的分解,对分部分项工程所需要的时间进行分析,使用建筑信息模型数据库中的人工、材料以及机械等相关的价格信息,可以对某个时间段内某一个部分的工程价进行准确的分析,并制定出合理的项目资源计划。[3]这样能够充分的利用资源,对最新的工程成本进行准确的掌握,开展更加有效地进度分析以及成本管控,改善项目的造价管理水平。

(六)建筑信息模型为全过程造价控制提供决策功能支持

构建起建筑信息模型,并与可视化技术、拟施工等各项建筑信息模型软件的功能进行结合,根据建筑信息模型,用拟建项目类似工程的工程价格数据,并结合工程所在地的人、材、机等价格,对工程单位造价进行计算,并计算拟建项目的总投资,将这些数据来作为进行投资决策的依据。将设计图纸上的内容反映到建筑信息模型数据库之中,将各种信息都按照时间,并根据分部、分项工程进行输出,在设计的阶段就采用限额设计,对工程的价格进行合理的控制。在设计交底、图纸会审的过程中,通过建筑信息模型就能够有效的整合各个专业的内容,更好的从多方角度入手对图纸进行审查。同时各类人员都可以对建筑信息模型总的项目数据进行调用,通过分析、计算、汇总、输出分项子工程所会消耗的资源数量,让限额领料能够得到更好地实现。

三、结语

虽然建筑信息模型在全过程造价控制中的作用得到广泛的认同,然而在实际的运用上还有很多值得进行探索的内容。明确建筑信息模型在全过程造价控制之中的作用可以更好的强化对建筑信息模型的认识。只有这样才可以更好的对建筑信息模型进行运用。但是建筑信息模型对于构建元素较为依赖,并且国内软件公司基本上没有建筑信息模型概念的设计软件,同时国外软件产品在构建元素的本土化上也不足,这就让国内设计院要使用建筑信息模型设计软件就需要自己对构件进行开发,而这对于设计院来讲很困难。同时建筑信息模型的运用需要政府介入进行大力的推广,否则很多企业不愿意打破当前的操作模式。要让建筑信息模型融入建筑业中并为全过程造价控制提供支持,需要业主、政府、设计院多方积极配合、共同努力。

猜你喜欢
全过程工程造价阶段
全过程人民民主与全过程民主立法
公民与法治(2023年2期)2023-03-31 03:18:14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科学与社会(2022年1期)2022-04-19 11:38:42
土建工程中全过程造价管理的有效应用
在学前教育阶段,提前抢跑,只能跑得快一时,却跑不快一生。
莫愁(2019年36期)2019-11-13 20:26:16
如何加强工程造价管理有效的控制工程造价
让创新贯穿深化医改的全过程
中国卫生(2016年3期)2016-11-12 13:23:36
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下的工程造价控制探讨
工程造价之旅
大热的O2O三个阶段,你在哪?
营销界(2015年22期)2015-02-28 22:05:18
两岸婚恋迈入全新阶段
海峡姐妹(2015年6期)2015-02-27 15: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