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学军
(山西师范大学 现代文理学院,山西 临汾 041000)
应用型人才是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的最佳选择
袁学军
(山西师范大学 现代文理学院,山西 临汾 041000)
独立学院的办学层次介于普通高校和专科(高职)中间位置,应面向市场,合理定位,在人才培养目标上积极实施错位发展战略,把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为应用型人才:培养应用型人才是时代赋予独立学院的历史使命;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适合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独立学院;科学定位;培养目标;应用型人才
本文所称应用型人才,是指介于普通高校培养的学术型人才和专科(高职)院校培养的技能型人才之间的一种既有本科生专业理论素质,又有专科(高职)生操作技能的人才类型,是能够把成熟的技术和理论应用到实际生产、生活中的高级技能型人才。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和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独立学院即将脱离母体高校转设为民办的情况下,如何找准位置,合理定位,保持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持续健康发展,这是独立学院必须面对的一项重大理论研究课题和紧迫的实践任务。
独立学院是在我国高等教育向大众化发展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一种新生事物,它既是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有益补充,又反映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早在独立学院试办之初,教育部就给独立学院的办学目的、服务方向和培养目标定了性。2003年教育部《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中指出:“独立学院的专业设置,应主要面向地方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别是要努力创造条件加快发展社会和人力资源市场急需的短线专业。”[1]由此可见独立学院一开始就被植入了服务地方和区域社会,面向市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基因。2007年教育部又将“学院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根据自身条件和发展潜力,适应地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确立教学型大学的类型定位和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定位”明确列入《普通高等学校独立学院教育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2],足以说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独立学院改革和发展中的关键作用。从目前情况看,一些独立学院的独立意识不强,改革力度不大,目标定位含糊,发展思路不清,在专业设置、教学计划、人才培养模式、学生管理、教学资源等方面仍还依附于母体高校不舍离弃或不能完全自立。这种“邯郸学步”式的盲目跟风、攀比、照搬、甚至“克隆”,既不切合独立学院的自身实际,又不符合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照此下去,不仅会事倍功半,而且将使独立学院及学生逐步失去竞争力,最终被淘汰。
1.独立学院实力还不足以和“资深年长”的母体高校并驾齐驱。独立学院脱胎于“母体”,依托“母体”,均是凭借着母体高校的声誉、品牌和优质资源发展壮大起来的。就其本身而言,资历较浅,“年少力单”,师资力量、学科建设、学术研究、办学条件和管理经验都与母体高校还有一定的距离,生源的文化基础也相对较差。因此,在这样的现实状况下,如果一味地追求母体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一味地套用母体高校传统的研究教学型或教学研究型教育目标进行管理和培养,必然出现独立学院的“产品”与母体高校的“产品”同类不同质,这样,独立学院既无存在的必要,更无发展前途可言。
2.独立学院产生的背景和所处位置适宜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不同层次、不同类型高校人才培养的层次或类型、学术贡献、对社会服务方式以及在高等教育系统中所发挥的功能和作用各有侧重,各不相同。人才本质上只有类型之别,而无高低之分,之所谓“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游河不如舟;舍长以就短,智者难为谋;生才贵适用,慎勿多苛求”。[3]从我国高等教育目前的人才培养层次和类型来看,普通高校主要以培养发现、分析和研究问题的学术型人才为主;专科(高职)院校主要以培养生产、服务、管理一线的技能型人才为主。而介于两者之间的独立学院理应以培养既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又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为主,这不仅是对普通高校和专科(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类型的一种有益补充,而且也为寻求错位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和空间。因此,在当前条件下,独立学院扬长避短,科学定位,积极实施错位发展战略,不失为是一个切合实际的明智选择。
独立学院学生的文化基础知识虽然整体相对较差,但不证明没能力、没特长、没潜力。事实上,独立学院学生的家庭条件大都比较好,从小受到良好环境的影响和熏陶,多数学生思想活跃,乐观向上,聪明伶俐,兴趣广泛,接受新鲜事物快,有较强的实践精神和创新意识,在实际能力和智能挖潜等方面的优势明显。这些学生的高考成绩之所以不理想,原因有别,情况各异:不乏有偏科者、高考发挥失常者,从小酷爱某项技能而影响整体学业者等等。因此,这部分学生在进入大学以后,个性发展和专业特长方面的优势凸显,发展潜力很大。所以,独立学院依据学生的个性和特点,因材施教,尽其所长,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不仅可以避免与普通高校和专科(高职)的人才同类,而且也才能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特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整体发展和终身发展。
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是一个从科学到技术再到生产的过程,是发现真知、创新知识、转化应用和生产实践的过程。学术型类人才主要承担发现规律和创新知识的重任,而应用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的任务是将发现、发明和创造转化运用,进行以创造价值为目的的具体生产和实践,各自所承担的职能和任务不同,但都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缺失的重要人才。从发达国家工业化、现代化进程总结出的经验和数据来看,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最终将呈现出“橄榄型”趋势,即通识型、综合型、研究型、精英型等学术型的拔尖人才和一般劳动者占少数,而具有一定知识技能的应用型人才需求量最大。随着科学技术更新周期的缩短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这种状况在我国已经凸显,一方面是大量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另一方面是许多用人单位为找不到所需的适用人才而烦恼。人才市场上出现这种就业难与应用型人才短缺的现象,实际就是结构性过剩和结构性短缺矛盾的突出表现。这种状况不仅造成有业不能就和无业可就的尴尬局面,造成人力、财力资源的极大浪费,更为严重的是制约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不难看出,科学技术和生产技术的新变化,使大量处于理论层面的科学研究成果和生产、实践一线既为应用型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又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市场。因此,只要瞄准市场,科学定位,认清应用型人才素质结构的新变化,合理确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独立学院发展的潜力将会更大,前景将会更广。
应用型人才培养是一项完整的工程体系,既要全面均衡,整体把握,又要因地制宜,形成特色:一是要以市场为向导,密切结合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合理调整和确定培养目标、专业设置、学科建设、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二是要以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为本位,根据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构建多样化的培养模式,增加实践比重,强化实践环节,将部分教学课堂转换到实验室或实践教学基地,积极探索和完善产学研结合之路;三是要建设一支既能胜任理论教学,又能指导学生实践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1]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第八条)[Z].教育部8号,2003,(4).
[2]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独立学院教育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第六稿)(三、1、办学指导思想,合格标准)[Z].2007,(7).
[3]顾嗣协.杂诗[Z].
G642.0
A
1674-9324(2014)25-0230-02
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项目“独立学院SWOT分析与发展模式探索(J2011126)。
袁学军(1963-),男,山西临汾人,现任山西师范大学现代文理学院副院长,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