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文雁
(华南农业大学 国际交流处,广东 广州 510642)
随着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逐步深入,高等教育国际化已成为推进全球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的主要动力。高等教育也逐步由过去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功能演变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国际交流与合作四大功能[1]。因此,培养具有国际道德视野和国际理解力的国际化人才已成为新时期高等教育和高等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的中心。学生国际交流项目的实施是实现这一中心任务的主要途径之一。本文以华南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农业高等院校为例,阐述了新时期农业高等院校学生国际交流项目的类型、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完善学生国际交流项目的对策。
交换生项目是指国内高校与海外高校之间交换学生的出境交流和学习项目,一般遵循“对等、免交接收学校学费”的原则,即海内外合作双方高校互派相同数量的学生到对方学校交流和学习,参与交换的学生不需要向对方学校缴纳学费且享受对方高校本校学生的待遇,但是学生需要支付生活费、住宿费、交通费和签证费等费用。交换时间由交换双方协商,一般为1~2个学期,参与交换的学生可以以交换生的身份自主选修对方院校与本专业相同或相近的课程,获得学分认证。交换项目结束后,学生需按期回派出学校继续学业。这类项目费用较低,对学生具有较强的吸引力,但是遴选标准较高。农业高校交换生项目的地域主要为亚洲、欧洲、北美洲、澳洲等国家。目前,华南农业大学与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美国阿肯色州立大学、台湾静宜大学、爱尔兰都柏林大学、泰国宋卡王子大学等高校开展了此类项目。
交换生项目可以促进双方高校学生结构的多元化,增进了国家之间的文化沟通和学术交流,促进了国家与地区间友好往来,同时开阔了拓参与交换学生的国际视野,丰富了学生的海外学习经历。
但是这类项目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如接收来华交换生是否有相应的外语授课专业课供其选择?是否有免费的汉语语言课程供其选修读?派出学生语言交流困难是否可以保质保量完成外方学校的课程任务来华和派出学生的日常管理问题,等等。这些问题都导致了该类项目的不对等性,即中方学生派出较多,接收外方来华学生较少。因此,海外院校一般较少签订此类学生项目协议,同时对交换名额、入学要求等都有明确限制[2]。
短期游学项目是指出国与海外大学生开展文化交流或学术论坛活动的项目,时间一般为2~4周左右。短期修学项目指学生自费赴海外合作院校选修与本专业相同或相近的课程,所修学分被学校认可,时间一般为1~2个学期。这类项目多数为自费项目,但费用相对不高,是一种相对较容易实现的学生派出项目。另外,这类项目也有部分学校、企业、基金会等奖学金资助项目。与出国留学或联合培养项目相比,海外游学具有费用低、时间短、目的明确等优势。
目前,农业高校短期项目的地域主要为亚洲、欧洲、北美洲、澳洲等国家。如华南农业大学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加拿大McGill大学、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圣地亚哥分校等的短期访学项目,与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澳大利亚西澳大学等的交流项目,与英国牛津大学、瑞典林奈大学、韩国东亚大学等的暑期项目,与泰国马哈沙拉堪大学的实习奖学金项目等。短期游学或修学促进了本科生国际化流动频率,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开阔视野的机会,而且为建立长期校际合作关系搭建了平台,更是学校教育模式多元化、国际化的有益补充,成为高校教育国际化的重要举措之一。但其不足之处是交流时间较短,体验未能深入[3]。
另外,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自2011年起设立了“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资助部分农业专业的海内外校际合作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留学期限为3~10个月,交流形式主要为赴国外进行课程学习、毕业设计或赴国际组织、企业、实验室实习。国家留学基金资助一次往返国际旅费和奖学金生活费。2013年,华南农业大学有5名同学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资助赴爱尔兰都柏林大学生物科学专业、澳大利亚西澳大学动物医学专业进行为期10个月的课程学习。
国际联合培养项目指以联合培养的模式,国内高校选派在校学生赴海外合作院校学习与本专业相同或相近课程且获取双方各自学位的项目,一般是学位互授,而不是联授。根据合作双方院校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和授予学位层次,这类项目的时间从4~6学年不等。这类项目费用较高,遴选标准较严格,但是由于同时获得海内外高校的两个学位,因此对经济实力较好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吸引力。这类项目种类较多,从学位等级分为本科项目、本硕连读项目、博士项目,从培养时间分为有1+2+1、2+2、3+1、3.5+0.5+1、3+1+1、2+2+1等。
1.3.1 本科双学士学位项目
目前常见有1+2+1、2+2、3+1等模式。1+2+1模式是指学生将在国内高校学习1年(一年级),接着在海外合作学校继续本科阶段学习2年(二、三年级),最后回国内学校再学习1年(四年级),双方互认学分。学生修满所要求的学分成绩合格后,由国内高校和海外合作院校分别授予其各自的学士学位。其他模式也类似,只是在海内外合作院校学习阶段和学习时间长短有差异。为满足四年获取两个学位的需要,这类项目要求合作双方院校制订共同教育教学计划,而且在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和课程安排上紧密对接,建立学分互认和转移机制。这类项目学历学分认证的基本条件是海内外双方合作院校必须具备中方和外方教育主管部门认证的资质且提供课程为正规且被认可的国家课程。同时,双方合作协议需明确是在同等层次教学制度下的双方学分互认和学分转移。这类项目促进了我国农业高校的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与国际接轨,有利于我国农业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因此,我国教育主管部门鼓励此类项目的推行[2]。目前,农业高校本科生项目的地域主要为亚洲、欧洲、北美洲、澳洲等国家。例如南京农业大学和中国农业大学参与的中国教育部与美国州立大学与学院协会联合的“1+2+1中美人才培养计划”项目,中国农业大学与英国利兹大学、美国普度大学2+2项目,华南农业大学与美国马里兰大学、爱尔兰都柏林大学2+2项目,华南农业大学与英国中央兰开夏大学3+1项目。
1.3.2 本硕连读项目
目前常见的有3.5+0.5+1、3+1+1、2+2+1等模式。3.5+0.5+1模式是指学生将在国内高校进行3.5年本科阶段学习(一、二、三年级和四年级第一学期),而后继续在海外合作院校进行0.5年本科阶段和1年硕士阶段学习(四年级第二学期和一年硕士),双方互认学分。学生修满所要求的学分且成绩合格后,由国内高校授予学士学位,海外合作院校授予硕士学位。其他模式也类似,只是在海内外合作院校学习阶段和学习时间长短有差异。这类项目在国内学生被派出的大学本科阶段(例如四年级)一般属于双方合作项目内容,而学生毕业后的硕士阶段则一般不属于合作项目内容,由外方独立评定学分并授予其外方硕士学位。这类项目学分互认原则一般是本科阶段的学分可以互认和转移,但硕士阶段的学分通常不予互认。这类项目对合作双方课程设置和调整的要求较少,学生可以利用大四期间进行海外学习,但需回国内高校完成本科毕业答辩,而且在认证工作中存在一定的风险[2]。目前主要开展的项目,例如华南农业大学与爱尔兰都柏林大学3.5+0.5+1项目、南京农业大学与英国基尔大学3+1+1项目、中国农业大学与英国利兹大学2+2+1项目。
另外,2014年国家留学基金委启动了“国家公派硕士研究生项目”,选拔应届本科毕业生攻读国外硕士学位研究生,从在读硕士生中选拔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农业领域主要选派农业推广、经济管理等专业。另外,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主要通过国内高校的中外合作项目派出,留学期限为3~12个月。国家留学基金资助一次往返国际旅费和奖学金生活费,对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可提供学费资助。
1.3.3 博士层次项目
博士研究生双学位项目一般是根据海内外高校合作导师的实际需要,签署单个学生个体的具体培养协议,学生在境外学习的时间是弹性的,多数为有针对性的个体行为,而非规模性的校际合作项目。这类项目主要由海外导师支付联合培养博士生在海外的科研和生活等费用。目前,农业高校博士生项目派出地主要集中于亚洲、欧洲、北美洲、澳洲等发达国家。
近年,国家留学基金委启动了“高水平大学国家公派研究生项目”,面向全国及在国外就读的自费留学人员公开选拔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面向全国各博士学位授予单位选拔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另外,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项目重点支持申请人通过国内外导师间已有的科研合作项目/渠道赴国外学习,资助期限为6~24个月。从国家层面资助学生赴海外高校开展博士研究生的学习,呈现出规模型的博士层次的派出,已形成了良好效应。博士研究生项目是培养创新型、研究型和国际型人才的重要举措,是加快我国教学与科研水平与国际接轨的关键步骤,也是打造国际人才培养与交流的平台。
国际交流项目的开展是促进我国农业高等教育中急需、薄弱和空白的学科领域发展的重要途径。但目前开展的学生国际交流合作项目仍以管理学、经济学相关专业为主,而农学、园艺学、兽医学、动物科学、林学等传统农业学科较少,因此无法全面提高农业高校的教学和科研水平,不利于我国农业高等教育的国际化。
目前农业高校学生国际交流项目仍以本科生项目为主,硕士层次项目较少,博士层次项目更少。项目主要采取一对一的单一合作模式,多院校联盟的模式还没有,开展互认学分、学分转移联合培养办学的项目仍然较少。
由于长期以来我国相对封闭的高等教育模式,造成我国农业高校与海外高校在教学计划、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和学制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进而影响我国学生学分认定和转换。另外,我国农业高校的部分专业教材相对滞后、绝大部分学科缺少双语教学的专业课程,也影响我国农业高等教育的国际认证和认可。
学生国际交流项目的开展需要国际交流处、学院、教务处和学生处等多个部门共同参与。由于我国高校长期以来沿用旧体制下的各部门独立运作的管理模式,而且学生国际交流项目起步较晚,因此项目实施中会出现各部门权责不清、执行不协调、操作不规范等问题。另外,招生程序、学籍管理、学分认证、学分转换、住宿、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授课教师遴选等方面需要教务处、学生处、后勤处、国际交流处和学院等多部门统一协作,也增大了项目管理的难度。高校决策部门与各执行部门之间的沟通不完善,涉外管理人才缺乏也进一步制约了学生国际交流项目的健康发展和农业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进程[4]。
我国农业高校学生国际交流合作项目应该在加强管理、经济、金融、贸易等热门专业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农学、园艺学、兽医学、动物科学、林学等传统农业学科的国际联合办学,培养我国急需的农业高科技人才,提高我国农业的整体科技水平。特别是,加大对涉农专业学生国际交流合作项目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
农业高校学生国际交流项目应该在现有本科生项目为主的基础上推进硕士层次和博士层次的联合培养项目,逐步建立本科、硕士、博士多层次的综合培养模式。由目前一对一的单一合作模式逐步发展多院校联盟的模式,加速我国农业高等教育的多元化。
我国农业高校应该借鉴和学习海外高校的学科发展和专业设置理念,优化现有教学计划、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引进国际前沿的专业教材和专业技术,引进或培养具有国际教育背景的师资力量,大力推进专业课程的双语教学,提高我国农业高等教育教学的国际认可度。高校要借鉴国际学分互换和学历互认制度改进现有学分和学历认证体系,完善学分认证和转换制度,促进我国农业高等教育的国际化。
农业高校应该把实施学生国际交流项目作为农业高等教育国际化和培养国际化人才的重要途径。学校应根据学科和专业特点制订学生国际交流项目的短期、中期和长期规划,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推进。高校成立由校领导牵头,教务处、学生处、研究生处、国际交流处、学院等部门负责人共同组成的学生国际交流工作协调小组,明确各部门的工作分工,且要求各部门互相协作。同时,明确将学生国际交流的实施情况作为考核相关职能部门工作业绩的内容之一[5]。
[1]陈昌贵,谢练高.走进国际化:中外教育交流与合作研究[M].广州:广东省教育出版社,2010:5-6.
[2]黄非,张长明.关于高校学生国际交流项目实践的思考[J].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2011,21(2):34-36.
[3]熊婷婷.海外游学项目对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影响和意义——以上海大学为例[J].时代青年:教育,2012(9):7-7.
[4]魏玲,潘玲玲,周康等.我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现状及对策分析——以浙江大学城市学院为例[J].咸宁学院学报,2011,30(12):210-212.
[5]黄兴.地方高校推进学生国际交流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高等教育,2012(7):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