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速“智慧应用”体系建设

2014-09-05 09:24陈桂龙
中国建设信息化 2014年19期
关键词:城管宁波市物流

文|本刊记者 陈桂龙

“十二五”期间,宁波市将投资407亿元打造“智慧城市”,共建30个工程87个项目。

按照“试点先行、示范带动、稳步推进”的思路,宁波市围绕解决经济转型升级、城市管理服务创新、民生改善等重难点问题,统筹推进智慧物流、智慧健康、智慧交通、智慧教育和智慧城管等重大智慧应用体系建设,同时积极推进智慧环保、智慧安监、智慧旅游、智慧文化和智慧社会管理等其他智慧应用系统的建设,取得了积极的成效。“‘智慧应用体系’建设不仅拉动了投资,还带动了企业的转型升级。”宁波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说。

智慧物流协同平台不断完善

宁波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宁波市智慧物流体系建设以政府为引导、市场为主体,以创新为动力、需求为导向,以项目为载体、示范为引领,推进以“1+7”协同平台为重点的“智慧浙江”首批试点智慧物流项目建设,建立和完善以感知和网络传输为基础、平台为核心、应用为目标、互联共享为纽带的智慧物流体系。计划到2015年底,基本建成“功能互补、错位发展、资源共享、协同运作”的智慧物流协同平台,平台应用服务辐射至长三角区域乃至全国。

2013 年,按照《宁波市智慧物流试点项目建设实施方案》中“1+7”智慧物流协同平台的建设方案,明确任务,落实责任,积极落实《宁波市现代物流示范企业认定和扶持暂行办法》等智慧物流资金保障措施,协调推进“1”个综合交换型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宁波市智慧物流公共基础平台”和“7”个智慧物流服务平台——“宁波第四方物流市场综合应用平台、IBM智慧物流云平台、奥林科技大掌柜国际物流云平台、宁波港智慧物流平台、船货网、航交所航运服务资源交易平台和九龙智慧物流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目标是提高宁波市智慧物流中枢决策和动态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实现实时、高效、灵活地提供全程可视、可监、可控的高品质物流服务。

1.宁波智慧物流公共基础平台项目启动建设

“宁波市智慧物流公共基础平台”定位于为政府、企业、各类智慧物流应用平台提供广泛的公共基础服务和支撑的综合交换型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为物流相关行业提供信息互联交换、数据集中服务、公共基础协同,成果发布推广、标准化推广应用、宏观统计分析等基础性公共服务。平台的重点建设内容包括智慧物流综合门户网站,强化数据交换中心、智慧物流公共服务、政务服务等功能,为其他智慧物流应用平台提供支撑和服务,为国家平台、宁波智慧物流其他平台、其他区域平台提供数据交换服务。

2013年底,宁波市智慧物流公共基础平台已完成数据中心技术框架搭建和门户网站设计,计划于2014 年10月前完成宁波智慧物流门户网站、宁波智慧物流数据中心和物流节点联网、物流可视化数据服务、智慧物流宏观分析与决策支持系统等建设。进而形成网上支付平台、信用平台、身份认证系统、数据交换平台、数据共享中心、政府企业联网通道等完整的体系,具备智慧物流核心平台的功能。

2.“7”个智慧物流服务应用平台项目建设全面推进

为实现港口物流在途可视、资源交易、智能订仓、智能配载、智能供应、商业智能等服务功能,并加强与公共基础平台的数据交换和互联,实现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重点建设了综合性和专业应用共7个平台。“综合性应用平台”,即第四方物流市场综合应用平台;“专业应用平台”,即IBM 智慧物流云平台、宁波港智慧物流平台、奥林科技大掌柜国际物流云平台、船货网、航交所航运服务资源交易平台、九龙智慧物流电子商务平台。

第四方物流市场综合应用平台以“物流交易+业务协同”为核心、以金融和物联网产品为增值服务,筛选优势运力企业,组建平台型物流联盟,通过互联网、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将物流运作过程相关环节的节点信息、交易信息集中到物流商城上,实现制造商贸企业与物流企业间的业务协同管理。同时,将物流服务与金融服务、政务服务一体化,为企业提供“协同管理服务”“跟踪及安保服务”“担保交易服务”和“配套金融服务”。

截至2013年,在海运方面,第四方物流市场综合应用平台已经实现与22家船司、90家货代之间的互联,涉及订舱、提单等多种业务协同,电子智能封装及GPS跟踪监控涉及车辆达到2000辆以上,年交换量达到100万票以上。在陆运方面,已完成3家大型货主企业、11家物流企业在平台的应用,其他包括本地4家大型物流园区企业,试运行期间每月约有2000 票运单通过平台操作,预计2014年可实现每月约10000 单的平台操作,业务规模预计达到1.5亿元。

IBM智慧物流云平台。旨在解决货主和物流企业在各个独立渠道和独立应用中形成的信息孤岛和信息不对称问题,在更大范围实现信息交互和数据优化,提升各参与方的管理和运营效率。2013年,该平台已为镇海炼化利安德化工销售有限公司的上下游10 个系统提供商的16个系统实现了数据交换和业务协同,货损率由千分之三下降到千分之0.9,据估算,袁一年可为相关企业节省1600万元。

宁波港智慧物流平台。通过优化现有的运转码头运输相关功能,增强对海铁联运运转码头转场和驳空箱等业务的支持,逐步减少直至取消纸面单证,同时支持无水港双重甩挂运输作业模式、虚拟港区综合提效,配套海铁联运示范工程。现在部分功能已投入使用,集装箱双重率由原来的50%提高到81%。

奥林科技大掌柜国际物流云平台。通过“运价通”“订舱通”和“招财通”等功能模块,建立了较为成熟的商业模式。“运价通”已在全国范围发展客户1万多家,约占全国中大型货代企业总量的20%;“订舱通”已服务于20%的宁波货代企业;“招财通”为企业提供物流供应链融资服务,与第三方支付平台合作方共享利益分成。

船货网。是国内首个大宗干散货船货配载交易平台,致力于整合国内船、货、港资源,以信息流引导物流和资金流向合理方向流动。至2013年底,船货网注册企业用户已突破1230家,实现全程物流配载业务1270万吨,完成959个航次,全程物流运价交易总额达到2.3亿元,承运货值达125亿元。

智慧健康建设不断深入

“宁波市智慧健康保障体系旨在形成覆盖城乡各类卫生医疗机构的信息化网络体系,推进统一的卫生专网、区卫信息平台、数据中心、居民健康档案、居民健康卡,逐步实现卫生政务电子化、医院服务网络化、公共卫生管理数字化、卫生医疗信息服务一体化,解决广大群众‘就医难、看病贵’以及医疗资源配置失衡等问题。”宁波市经信委负责人说。

2013 年,按照“智慧浙江”试点建设年度工作目标、任务、要求,宁波市出台了《宁波市卫生信息化项目建设管理办法(暂行)》和《宁波市卫生数据中心管理办法(暂行)》等医疗项目管理办法,规范健康医疗项目建设,做好科技部课题“面向长三角地区的跨区域医疗协同服务应用示范”等智慧健康理论研究,大力推进全市智慧健康建设,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效。

卫生专网和数据中心等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卫生专网实现千兆带宽,双路备份,覆盖了11个县(市)区和市级医疗卫生单位。智慧健康数据中心托管服务器160台,8台存储器容量达20TB,为市级医疗卫生机构和海曙区、江东区和江北区提供基础平台、服务托管和异地灾备等服务。

智慧健康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进展顺利。2013年,宁波市重点推进智慧健康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中的健康信息交换平台、电子健康档案协作平台、电子健康档案浏览器及数据资源中心建设。截至2013年底,智慧健康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中的市级交换平台、电子健康档案协作平台和电子健康档案浏览器三部分内容已建设完成。市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已经与9个县(市)区、8家市级医院和疾控、妇幼等公卫机构实现了数据交换和共享。全市共采集健康档案信息938万条,健康档案数据超3亿条,为下一步智慧健康应用系统的建设奠定了数据基础。

智慧健康应用平台的建设正在有序推进。2013年,宁波市积极推进医卫协作平台、综合卫生管理平台、区域医疗服务平台、公众健康服务平台和医疗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2013年底,医卫协作平台和综合卫生管理平台已经通过市发改委立项;区域医疗服务平台和公众健康服务平台建设已完成项目建议书暨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医疗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应用不断深化,纳入预约挂号平台医院的范围继续扩大,预约挂号平台功能建设继续深化,增加了12580电话预约挂号和手机短信验证功能,调整了放号时间,增加了挂号应用服务器,进一步提高医疗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服务能力。截至2013年底,已提供了21家市级医院、市区主要区级人民医院以及部分特色专科医院的预约挂号服务,高峰期日挂号量已经突破8000号,累计挂号数已达400多万人次,较2012年末的累计挂号100 余万次有了大幅提高。

移动医院建设初见成效。宁波市第一医院与中国移动宁波分公司强强联手,推出基于智能手机的健康管理平台,该平台包括医院导航、智能导诊、预约挂号、化验取单、健康档案、健康百科、健康课堂等七大功能,为患者建立完整的健康档案,提供准确、实时的门诊及住院处方查询、费用查询,以及包括化验、超声波、影像等各类检查的原始报告在内的查询与下载服务。

智慧交通成果惠及民众

宁波智慧交通坚持以“服务为核心”为发展战略,明确“‘智’于管理,‘慧’及民生,人、车、船、路、港一体化协同”的发展思路,着力在缓解交通拥堵、增强公共交通吸引力、提升综合交通运行指挥决策能力、提高社会化服务水平四个方面取得重点突破,实现基础支撑平台化、部门信息共享化、出行服务便捷化、运行管理智能化、行业管理精细化和物流运输产业化。

宁波经济委负责人介绍,2013年,推进智慧交通一期建设项目等可行性方案编制和立项,明确了智慧交通一期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智慧交通云平台、智慧交通感知与信息采集系统、智慧交通公共服务平台、信号制系统和出租车电召系统等15个项目。相关建设内容已经着手推进,取得了初步成效。

推进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建设袁方便绿色出行。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建设是2013 年市政府十个民生实事项目之一。根据《宁波市城市交通拥堵治理行动方案》和《宁波市区公共自行车系统建设和管理实施方案的通知》等文件要求,成立了宁波市公共自行车服务发展有限公司,于2013年9月22日正式开通运营宁波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首批800辆公共自行车在海曙、江东、江北三区32个网点同时启用。截至2013年底,累计投入自行车6015辆,布局232个租赁点,服务范围覆盖海曙、江东(包括东部新城)、江北、鄞州、镇海和北仑等六区,有效破解了城市交通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难题。

“宁波通”的主要功能

启动出租车电召平台建设袁方便及时打车。为切实解决打车和载客信息不对称问题,2013年由宁波市城市客运管理局牵头,完成了对全国重点城市的出租车电召系统建设运营的考察,编制完成了《宁波市出租汽车服务管理信息系统项目任务书》。9月,完成项目招投标工作,对市区4427 辆出租汽车进行车载终端的更新安装和同向拼载调试工作。2014年初,该服务平台已正式上线运营。项目完成后,将有效改善出租汽车运营方式和监管模式,促进节能减排,缓解城市拥堵。

推行“宁波通”APP服务,提升便民体验。依托移动智能终端APP、出行服务网站、短信服务平台、多媒体查询终端,“宁波通”以实时的道路引导和信息服务系统的实用性为目的对交通信息进行及时、准确发布,引导公众高效、便捷、舒适地出行。该平台全方位地涵盖了交通领域的人、车、路、船、港等各个方面,提供交通眼、公共汽车、出租车、最佳召车点、自行车、长途客运、水上客运、停车诱导、火车查询、违章查询、快处快赔、出行规划、出行小秘书、移车求助等二十余项服务功能。使用者可根据自身需要灵活定制专属服务功能列表,获得“买票不出门,一键搞定;出门不问路,交通诱导;打的不等待,一机可约;停车不找位,实时告知;事故不必慌,快处快赔;堵车不用急,移车求助;出行小秘书,随身随行”的众多便利。2013年,“宁波通”累计下载量达到10.8余万次。

智慧城管效果进一步显现

据了解,智慧城管是宁波市智慧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内首个全面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智能化城市管理的系统平台。建设目标是着力构建以统一视频和业务办理为代表的统一视频、统一呼叫、统一定位、统一空间、统一管理五大支撑体系和实时管控、智能管控、业务办理、公众服务四大应用系统,打造市区一级平台、两级部署应用的格局。推动实现市、区两级平台联动,并积极引入智能管控,强化人机结合,形成“直接可观、真实准确、智能互动”的非现场管控模式。

宁波市智慧城管于2011 年5月筹建,2012 年4 月正式启动运行。2013年,按照“宁波智慧城管总体规划”要求,制定了《宁波市智慧城管建设工作方案》,明确阶段建设目标,搭建智慧城管架构和平台,拓展行业应用,着力优化运维模式,强化资源整合共享,培育支撑服务产业,进一步显现了智慧城管的成效。

智慧城管运维模式进一步优化。严格执行项目建设规范,做好与承建单位和监理单位的协调工作,严格把关项目质量和进度管理,全面完成智慧城管一期软硬件开发。经多方论证,全面启动智慧城管二期项目建设。通过前期听证、咨询、研讨等多种方式,与国内相关单位就技术方案和需求进行了多次论证和完善,2013年4 月获宁波市发改委批复。相关部门按照“以最小投入,实现最大效益”的要求,量化智慧城管考核指标,广泛深入协同合作,逐步规范了智慧城管在一市六区的运维模式。

信息资源整合力度进一步加强。在实现2400 余平方公里基础地理信息、4700余路公安视频、260 万条交警车辆信息、56 万条工商企业征信信息等跨部门数据资源实时共享的基础上,融合天翼看交通、公交车载(场站)等视频资源,加快城管信息枢纽平台建设。加大资源整合深度,利用整合的信息资源,进行二次开发。现已研发了违章停车温馨提醒,督促违章停车主主动纠正行为;自主研发了全市“三改一拆”“六小十题”等信息系统平台,城管通、处置通、执法通等终端设备的使用率从46%提升至88%,提高了整治行动的专业化、精细化、信息化水平。

支撑服务产业培育力度进一步加大。宁波市促成城管高新企业实现技术落户,引入北京数字政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了宁波分公司。推进热线坐席、信息采集服务等外包产业培育,减少了管理费用,科学分配了人力资源,提高了用工效率。

“2013年,宁波市智慧城管共发现城市管理问题92余万件,问题主动发现率达96%以上,解决(处置)率达99%以上,按期解决(处置)率达95%以上。其中热线投诉近2.6万件,满意率达到90%以上,微博粉丝超过1.5万人。”宁波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说。

猜你喜欢
城管宁波市物流
城管执法的“民生温度”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重建宁波市图书馆记忆
企业该怎么选择物流
济宁城管大年撕春联惹“众怒”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
基于低碳物流的公路运输优化
宁波市中城小学
宁波市采取“三学”“三访”“三个结合”开展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