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信息化手段管好科技项目

2014-09-05 01:55:56
中国建设信息化 2014年2期
关键词:建设部申报住房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项目计划》(以下简称《项目计划》)是住房城乡建设事业科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住房城乡建设系统科技创新的重要内容。《项目计划》遵循什么原则进行编制和管理?《项目计划》如何申报、审批、组织实施和验收?项目计划管理系统有哪些特点?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项目计划》(以下简称《项目计划》)是住房城乡建设事业科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住房城乡建设系统科技创新的重要内容。

按照什么样的工作方针筛选项目,编制计划?编制计划的目的是什么?项目的日常联系和实施监督管理工作如何开展?

引领科技发展方向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为规范和加强住房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计划项目的管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和国家科技管理有关规定,以及《建设领域推广应用新技术管理规定》,于2009年12月22日制定发布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计划项目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适用于科技项目的申报、审批、组织实施和验收管理工作。

办法明确,住房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计划每年编制一次,计划中列入的科技项目包括软科学研究、科研开发、科技示范工程和国际科技合作等,项目由住房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负责统一归口管理。

办法规定,申报的科技项目应符合住房城乡建设科技发展重点技术领域,创新性强,技术水平达到国内领先或更高,且具有较强的推广和应用价值,对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有积极作用。

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工作方针,《项目计划》紧紧围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心工作,牢牢把握住房城乡建设事业科技发展方向,以解决行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和共性技术问题为目的筛选项目,编制计划,力求对提高行业技术创新能力,引导技术发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进住房城乡建设事业科技进步,发挥重要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组织申报2014年科学技术计划项目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申报的科技项目,应体现住房城乡建设领域的重点技术。即属于下列技术之一: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开发应用技术,新能源建筑应用技术,节地与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技术,城镇供水节水与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技术,新型建筑材料开发与利用技术,城镇垃圾处理与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新农村建设适宜技术,新型建筑结构、施工技术与质量安全技术,城市道路交通技术,信息化应用技术。

内容涵盖4大类、21小类

通知明确,科技项目分为软科学研究、科研开发、科技示范工程和国际科技合作4大类21小类。

软科学研究项目包括建筑节能与能源综合利用、城镇化与城乡建设、建设项目管理、住宅与房地产业。

申报软科学研究类的项目,应重点研究与住房城乡建设领域技术政策、产业政策、发展战略与规划等密切相关的,能够为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的战略性、前瞻性、政策性的问题。

科研开发项目包括建筑节能与能源综合利用、新型建筑结构技术、建筑施工与建筑设备、新型建材与材料合理利用技术、城市综合交通技术、城镇环境友好技术、城镇垃圾污水处理与水资源综合利用技术、信息化技术。

申报科研开发类的项目,应具有一定的前期研究开发基础,有较好的市场前景和较好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对住房城乡建设行业整体技术进步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科技示范工程项目绿色建筑和低能耗建筑示范、建筑工程与市政公用科技示范、绿色施工科技示范、绿色照明科技示范、信息化工程示范。

绿色建筑和低能耗建筑示范项目,应以高于现行国家绿色节能设计标准为主要特征,以技术集成和单项关键、先导型技术工程应用为重点,具有带动作用。绿色建筑示范项目重点是因地制宜的采用新型节能技术,实现系统集成的最优化;低能耗建筑示范项目重点是优化集成各种节能技术,构建最佳的建筑维护结构,最大限度地提供建筑保温隔热性能和气密性,实现室内舒适的居住环境,并使建筑物对采暖和制冷用能需求降到最低。

建筑工程和市政公用科技示范项目,应符合《建设部推广应用新技术管理细则》(建科[2002]222号)的要求。其中建筑工程科技示范应在开展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环境保护及信息化技术应用的基础上,突出新型建筑结构体系、复杂施工、地基基础、建筑遮阳等重大专项内容。市政公用科技示范应是城镇水务、环境治理、道路交通等市政公用行业重大工程技术示范。

绿色施工科技示范项目,应按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有关绿色施工的要求,做好施工的全过程管理,积极开展绿色施工技术的创新和应用。

绿色照明科技示范项目,应在工程建设中,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在保证照明质量的基础上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并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功能完善、特色鲜明,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绿色照明项目。

信息化工程示范项目,应符合《城市数字化示范应用工程技术导则》的要求。包括数字城市、数字社区和住房城乡建设领域行业管理信息化、企业管理信息化示范等。

通知强调,选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技术公告及重点推广领域的技术,或者是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确定的示范工程项目,在同等条件下优先立项。

申报国际科技合作类的项目,应有与国外合作机构的合作协议,且协议双方应为独立法人。申报国际科技合作的项目,不重复申报软科学研究、科研开发、科技示范工程等项目。

信息化技术支撑全过程流程管理

通过对计划项目的日常管理工作,发现只依靠纸质件已经不能满足对项目管理的需要,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委托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信息中心针对实际情况研发了“一站式”的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计划项目管理系统(以下简称“管理系统”,网址:http://kjxm.mohurd.gov.cn)。管理系统是基于Web网络的管理平台,科技项目的申报、审批、实施和验收等的工作均通过管理系统完成。

申报单位可通过统一的门户登录并提交各类申报材料,在项目进行过程中,申报单位可以根据项目的要求提交各类过程管理文件,并可对项目评审情况进行实时查询,项目验收结束后,提交的成果性文件将形成为资料库中的相关档案;各类计划项目管理人员在组织项目申报、评审、中期管理、验收等环节中,均可以利用这个系统来进行网络化的流程管理。因此,管理系统实现了对科技项目的申报、评审、中期管理、验收各个环节的全过程管理,以及对项目实时有效的跟踪。

平台为各管理机构和评审专家提供项目审批数据的实时管理和查看;实现了业务数据挖掘,为管理机构提供各种统计需求;通过管理平台将管理机构、申报者、专家评委有效的结合在一起,提高相互间的有效沟通并降低沟通成本,整体提升科技项目的管控力度。

据介绍,自2012年以来,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统一部署,开始将部科技项目管理工作逐步纳入管理系统。通过对2012年立项项目的信息补录,以及信息化类科研和示范项目验收工作率先在系统中进行应用,逐步建立起了科技项目管理长效机制,也为下阶段系统的优化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目前,管理系统已经于2013年及2014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计划项目立项工作中全面投入应用。截至2014年1月,共有1600余家申报单位和400余位评审专家在系统中完成注册。共计3000余个项目通过系统进行了申报,涵盖了4大类和21个小类。为满足实际业务需求,实现对申报项目进行了全过程监管。

通过系统的全面应用,从科技项目的发文开始,对项目申报、审批、组织实施和验收各个环节实现流程管理,大大提高现有的纸质材料管理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同时,架设起了平等、互信的技术桥梁,将管理机构、申报单位、专家评委有效的结合为一体,提高相互的有效沟通,对部科技项目管理的规范性、科学性、效率性,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有力地推动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的科学化进程,达到加强宏观管理,提高管理效能,促进科技进步的目的。

猜你喜欢
建设部申报住房
“少年工程院活动校”暨“航天未来人才培养校”共同申报
少先队活动(2022年9期)2022-11-23 06:56:24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近期发布相关标准的公告汇编
上海建材(2022年2期)2022-07-28 03:15:40
聚焦两会!支持合理住房需求,未提房地产税!
房地产导刊(2022年4期)2022-04-19 09:03:50
走街串巷找住房
国际收支间接申报问答
中国外汇(2019年13期)2019-10-10 03:37:42
《申报》与上海民国时期禁戏
中华戏曲(2016年1期)2016-09-26 08:49: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令第24号
住房保障
江苏年鉴(2014年0期)2014-03-11 17:10:04
建设部颁布新版《建筑业企业资质标准》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581项国家级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