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比对 阅品悟诵

2014-09-05 14:49殷俊生
初中生世界·七年级 2014年7期
关键词:歌谣体裁学法

殷俊生

很高兴有机会跟大家一起学习七年级下册五、六两个单元。其实,无论学习哪一个单元,我都想跟大家说:体裁不同,学法也就不同。五、六单元的体裁正好不同,第五单元是新闻通讯体裁,第六单元是诗词歌谣体裁。下面,让我们一起探讨不同体裁的不同学法。

首先来认识一下新闻通讯体裁的特点。从广义上讲,消息与通讯都属新闻;从狭义上讲,消息与通讯各有特点,既有共性又有个性。二者都要求及时准确地报道生活中的事情,但又各具特色:从时效上说,消息比通讯更及时、更快捷;从篇幅上说,消息一般比通讯短小;从表达方式上说,消息以叙述为主,通讯则综合运用叙述、议论、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从选材上说,消息选材广泛,通讯则主要报道大家关心的、有意义的事情;从叙述的详略上说,消息比较概括简要,通讯比较详细具体。此外,本单元还选取了一篇录音新闻。录音新闻是通过音响和文字两部分共同来表现主题的,两者互相配合,共同组成一个完美的作品。一般来讲,通常是由文字引出实况音响,或者是由实况辅以文字语言进行叙述。凡是音响能够说明问题的地方,就不再用文字。此外,本单元还选取了两篇通讯,《三个太阳》是人物通讯,《“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是速写形式的事件通讯。不管是消息还是通讯,都要反映这样的内容:某地发生了某事或者某人(单位)做了某事。因此,我们阅读这类文章时,就必须要弄清楚何时何地发生了何事。阅读通讯时,还要注意思考事件的意义和影响。

第六单元是诗词歌谣单元。“诗者,感其况而述其心,发乎情而施乎艺也”。这句话揭示了诗歌的本质特点:诗歌是因时因地因境而发自内心的情感抒发。可见,诗词歌谣的学习,核心是对诗歌情感的把握。情为何物?情因何生?情以何表?这几个问题是我们学习诗词时无法绕开的问题,也只有把这几个问题解决了,才算是真正地学习了诗词。学习一首诗(词),我们首先要弄清楚其感情是什么,然后弄清楚作者为何产生这种感情,再弄清楚这种感情在作品中是如何表达的,应如何把握这种情感。为了实现以上目标,我们学习诗词时可以采取这样几个步骤:1.查阅资料。了解作品创作的历史背景(如《沁园春 雪》的写作背景和发表背景),了解作者的生平简历(如《破阵子》的作者辛弃疾的个人经历),了解诗人的家庭因素(如《再别康桥》的作者徐志摩的爱情经历)。2.品味词句。抓经典动词,如“手抓黄土我不放,紧紧儿贴在心窝上”中的“抓”“贴”,品味作者回到延安的激动之情;抓经典形容词,如“左臂悬敝筐”中的“敝”,凸显了贫妇家中的贫困程度,诗人的同情之心显而易见;抓经典副词,如“只识弯弓射大雕”中的“只”,表达了词人对成吉思汗只会炫武扬威的讽刺嘲弄;抓经典句子,如“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领略词人雄视古今的豪迈气概;抓经典手法,如反复、比喻、比兴、烘托、借景抒情等表现手法。3.领会情感。扣题眼,“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的“壮”,足可表明词人杀敌报国的宏伟抱负;扣抒情句,“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诗人的惭愧、同情之心赫然呈现在读者眼前;扣写景句,一切景语皆情语,如“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写农民收割之苦痛,读罢可知诗人同情民众疾苦。4.吟哦诵读。诗词歌谣本是用以歌唱的,不过很多古诗词的曲调旋律未能传承下来,只剩下文字部分。尽管无法歌唱,我们还是可以通过绘声绘色、有滋有味的诵读吟哦体会其中的感情。

至于“荷”专题的学习,同学们可以从两个角度把握。一是自然植物层面的“荷”,一是人文精神层面的“荷”。而精神层面的“荷”的意义寄托,不同的文人墨客各不相同,因人而异。我们学习“荷”专题,不仅要了解荷的植物特点,也要从宗教、文化的层面了解人们对荷的精神寄托。

总之,不同体裁的文章,应该有不同的学法。学法的选择,又是由文章的体裁特点决定的。新闻通讯的阅读,运用搜索比对的方法比较适宜;而诗词歌谣的学习,运用阅品悟诵的方法效果可能会更佳。不信,大家可以试一试哦!

猜你喜欢
歌谣体裁学法
幸福歌谣
春天的歌谣
中考英语不同作文体裁的写作指导(二)
“二元一次方程组”学法指导
“社交新闻”:一种新兴的新闻体裁
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