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南采茶戏音乐三则

2014-09-05 08:53蒋燮
创作评谭 2014年4期
关键词:采茶戏河东河西

蒋燮

赣南山里人家,大多置有三用机,都能找出几张“四大金钢”、“四小金钢” 光碟 ( 赣南采茶戏具有代表性的四台大戏和四出小戏:《上广东》、《四姐反情》、《卖杂货》、《大劝夫》俗称“四大金刚”;《睄妹子》《补皮鞋》、《钓拐》、《老少配》俗称“四小金刚”)。 山里人好采茶,人人能唱,个个爱哼。赣南采茶演绎出赣南山乡的性灵与文化,有着深厚的老俵情结,乡野的采茶戏是属于老俵的。

一、晋京汇演的《睄妹子》

耳畔久久萦绕着那鲜活的音响,脑际久久浮现出那婆娑的舞姿,赣南采茶戏的《睄妹子》的确很经典。这出小戏举手投足都是戏,张口动舌都成戏。眼睛骨碌碌打转有戏,连屁股也能做出戏文来。情感奔放,妙语连珠,堪称采茶戏一绝。丑行诙谐、卖傻,口若悬河;旦角俊俏、乖巧,舌灿莲花。诗是吟自己,戏是演别人,都是韵在骨子里的美!

搁下笔来,不禁感叹:这流淌的“乐”之音声,还有多少个中奥妙需要去领悟;这源自心灵的戏腔,又有多少沉睡的“文化代码”有待去破译。笔者以往的分析,只是基于这种憧憬的小小尝试,是一次“瞎子摸象”。

通过现场对《睄妹子》“乐”音声形态的听觉感知和对其视觉化记谱文本的分析认知,笔者觉得,这凝聚着世代赣南艺人智慧的“乐”之音声,犹如一种“工艺结构”,我们应该也有能力去触摸它的外貌形状,并逐渐深入其内核。虽然只是“瞎子摸象”,但一番耐心摸索下来,一定能深刻地感受其中经过赣南畲族、客家文化长期熏习而沉积的印记,一定能惊奇地发现其中与众不同的灿烂光束。这印记,篆刻着世代艺人独特的音感习惯、音腔思维;这光束,投射出世代艺人圆融共生的“乐”之行为结构、观念特征。于简洁中见朴素,于朴素中见平衡,于平衡中见运动,于运动中见变化,于变化中见精巧,于精巧中见灵气。

熔炼着真,趣的风致,动人心目!

讨论《睄妹子》,还有一处必须点到——

小戏打情骂俏、男欢女爱,热烈地展演着主人公米童和满妹子罗曼蒂克、大胆撩人的爱情故事时,采茶艺人却又很好地把握着一个“度”。没有荤段子,这是传统剧《睄妹子》很可贵的一点。

荤段子,古今中外都有,《笑林广记》记载了民间流行的各种污言秽语,《红楼梦》里薛蟠等几个纨绔子弟喝酒行令,诌的就是粗俗的下流话,《十日谈》中也有不少洋人的荤段子。有人认为侃点黄色笑料,无伤大雅,逗乐弄景,是一种“润滑剂”。这是低俗的噪音,与随地大小便一样,是时代文明中一只不和谐的音符。开国之初,上世纪五十年代《睄妹子》能晋京汇演,除了演员唱腔甜润,扮相水灵,很突出的一点应是与许多其他传统采茶剧目不同,该剧没有荤段子。我们研究、赏析《睄妹子》,要认识到这个闪光亮点。是为鉴。

二、赣南采茶戏的族属

随着上世纪90年代客家研究热持续升温,赣南传统采茶戏逐渐被一些学者打上“客家”的族群标识,冠之“赣南客家采茶戏”,个人对此一直持质疑态度。后学浅识,赣南采茶戏作为土生土长的地方剧种,融合了赣南这片土地上生息已久的汉族客家与畲族及其他少数民族的共同智慧。将赣南采茶戏定性为“客家”戏曲,忽视了畲族等少数民族在其形成、发展过程中的影响和作用,不够审慎。

笔者爬梳,整理出赣南采茶戏中一些与畲族有关的因素:

1.结合赣南民间艺人、地方学者口述资料及实地考察,从古至今,赣南采茶戏表演舞台上一直都有蓝、雷姓畲族艺人,他们是一股传承、守护赣南采茶戏的重要力量;

2.赣南采茶艺人将雷海青(俗称田师傅)奉为祖师爷和保护神。畲族老俵也把雷海青列为信奉对象,神位较为显赫,有着种种传说,称其为“探花府九天风火院田公元帅”、“戏祖宗”、“戏状元”,将雷海青视为民族神灵;

3.许多赣南采茶戏艺人至今仍保持着不吃狗肉的习俗,这可能与作为畲族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盘瓠信仰存在某种关联。盘瓠作为畲民的图腾,其原型就是犬。笔者在安远欣山镇、龙布镇考察时听说部分蓝氏畲民有一种奇特的盘瓠祭俗。每年除夕这天,全家人要在餐桌旁围坐,像群犬围食般俯首环桌缓缓转动一周再用膳,以此纪念始祖“狗头王”;

4.畲族服饰尚蓝,“男子布衣短褐……色尚蓝……妇女衣色或蓝或青……腰围蓝布带……富者着蓝布袜”,“妇女好以蓝布裹发”。与畲族相似,蓝色亦是赣南采茶戏服饰的色彩主调:丑角三花衣、小旦对襟衫、老旦的头帕、彩旦的围裙等都以蓝作底色;

5.有学者认为,角音的频繁使用(如茶腔曲牌《三句板》等)、单句变化体结构(如灯腔曲牌《朝奉出门》、《斋公不吃田螺壳》等)是赣南采茶戏中的畲族音乐元素。笔者亦注意到,角调式是畲族民歌中的一种特色调式,在浙南景宁、龙泉及闽东永泰、罗源等畲族聚居区均有所见,而赣南采茶戏中亦存在一些角调式曲牌,如路腔曲牌《南京歌》、灯腔曲牌《朝奉令》、《荷包歌》等。这一调式类型,可能是明清之际畲族自赣、闽、粤边区大规模远迁后在原聚居地的音乐孑遗,后被赣南采茶戏予以吸收融汇。

三、文人杜撰赣南采茶音乐河东河西说

有当地学者介绍:赣南道乐有个特点,河东片偏清音,喜欢配横笛,河西片较刚烈,重打击乐。章贡区玉虚观虽位于河东,但主持方道长请的乐手和道士都是河西片人,所以具有河西特点;与之相距不远的下游东岸赣县储君庙,道乐风格就不同,喜配横笛,较清幽,呈河东特点。两个庙观为例,好象是这样子。

而这说法,与《赣南采茶戏音乐第一集》介绍的采茶戏音乐唱腔地域特点合拍:“赣南采茶戏音乐唱腔,大致分为河西、河东两大流派。河西派特点:幅度较大,开朗激越,旋律性较强;河东派特点:幅度较小,抒情雅致,略带说唱性。”白纸黑字,好像是铁板钉钉。

赣南道乐与采茶戏有这样的地域特点吗?赣南有史以来,没有以河划过界,行政没有以赣水分治过。一小块地方,生态、民俗基本相同,音乐上会融和相通,也会表现一定的个性及流派特征,和而不同,但风格上绝不可能楚河汉界、泾渭分明。数月里,一直困惑,百思不得其觧。无意中听到的玉虚观91岁高龄方道长曾说的一句闲话突窜入思絮:“唢呐太闹,和东河戏一样,嘈得要命。”脑海一闪,方道长经书里还有高腔、昆曲内容,像过电影,历历在目,似乎捕捉到什么。赣南唢呐吹的曲子大部分都可在当地消亡的东河戏曲牌中找到,东河戏渊源于明代弋阳腔,糅合高腔、昆腔与乱弹腔为一体,是个“三腔合一”的剧种,伴奏大锣大鼓,声调粗犷奔放。说河东片音乐清幽,不是搞反了?

近水识鱼性,近山知鸟音。认真走访赣南一些庙观,也走家串户,水西卢家、水东蔡家,拜访了一些吹打世家,并没有这么个感觉。卢家班演奏,节奏分明,宁慢务稳,气息活络,音乐流畅、水灵。这与卢文森老人丰富的人生履历,参加过抗美援朝,又在文艺团体待过有密切关系;而蔡家吹打,鼓点明快,干净利落,激越刚劲。听传承人蔡思科这位干脆的客家汉子打一通鼓、敲一阵锣,精湛娴熟的技艺,就能知道蔡家为什么会有这风格。兵怂怂一个,将怂怂一窝。风格在于领头雁的作为。

会不会是以偏概全、文人杜撰呢?这个大胆的怀疑,最终在赣南资深音乐研究员袁大位处得到确证。据袁老回忆:当年整理《赣南采茶戏集成》时,座谈采茶艺人有各自不同的演唱风格,“死曲活唱”,谱例繁多。说到女演员刘日凤和徐荣秀两人,刘嗓音厚实亮丽,而徐歌喉甜美清幽,老艺人挿了一句介绍:“刘日凤是水西的,徐荣秀是水东的。”难为执笔入心,妙笔生花,整理、发挥成河西、河东片。成书后,就以讹传讹了,“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由采茶也染指到赣南道教吹打。袁老说:“赣南地域上是不好分成河西、河东的,你说寻乌县属河东河西呢?瞎扯。”

信口开河,不是治学之道。敬畏自然,尊重文化,才能创造和谐。以往鉴来,引为戒。

猜你喜欢
采茶戏河东河西
河西玉米分级卖
河西玉米分级卖
黄州紫云英旅游文化节口占
吉安采茶戏的产业化研究
新时期抚州采茶戏的发展研究
南昌采茶戏与萍乡采茶戏之比较研究
我爱家乡的采茶戏
回乡是一种疼(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