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今天的事情

2014-09-05 10:19黄天灏倪佳元
初中生世界·八年级 2014年8期
关键词:东南大学李老师教授

黄天灏 倪佳元

胡汉辉:1956年出生,江苏南通人。现任东南大学经管学院集团经济与产业组织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有关产业组织与分析、集团化企业管理、产业集群发展与治理和定量化管理与评价方法的研究与教学工作。

先后获国家图书奖、全国统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和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等。主要著作有《科技型企业的发展与经营》《产品生长工程教程》《非参数的最佳效率前沿面估计》《知识时代的企业合作经营》《不确定性与企业集团问题》《网络融合与交叉业务竞争研究》等。目前主持《产业组织和管理丛书》的写作和《产业经济学译丛》的翻译,已出版《电信竞争》《产业组织导论》《领先之源》《现代产业组织》等译作。先后主持或负责10余项国家科学基金项目。

三月一个周末的午后,我们来到了美丽的东南大学,采访经管学院集团经济与产业组织研究中心主任胡汉辉教授。通过两个小时的亲切交流,胡教授的人生经历和真知灼见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胡教授在小学阶段,仅仅接受了三年的正规化教育后,便因“文革”开始,学业陷入了停滞期。但是,就在这三年中,他遇到了两位好老师,对他一生影响深远,他们是王安老师和李吉林老师。

胡教授回忆说,当时一二年级的学生被要求写日记,而日记写什么、怎么写,王老师都不做规定,不给约束,只做适当的指导。胡教授谈起一件趣事:有一次,他用“今天我快乐地去……”这个句式写作,老师给他打了个“优”。胡教授于是知道了这是个好句子,便天天用了起来,比如“今天我快乐地去上学”“今天我快乐地去图书馆” ……终于有一天,在胡教授写下了“今天我快乐地去看望病人”之后,王老师找到了他,说:“别人生病了,你还会快乐吗?你看,这快乐是否要改改呀?”回忆这段趣事时,胡教授笑眯了眼睛。

上三年级时,胡教授的语文老师是后来著名的教育家李吉林。当时李老师教作文就已经采取了独特的方法。一是追记法。李老师先说一个故事,然后大家根据自己的记忆和认识把听到的故事追记下来,过程十分有趣。胡教授清楚地记得第一堂作文课,李老师讲的是《一把砍刀》的故事,内容是一个少年智斗日本鬼子。胡教授说:“我们都听得入迷,写得尽兴。”二是选读法。李老师不只读作文写得好的学生的文章,无论文章水平高或低,她都会选读。而李老师在读作文时,往往只保留了学生的谋篇布局,在遣词造句方面都做了较大的修改。这样,通过她的诵读,大家认为每个人写的都是好作文,而每位学生也都认为自己能写好作文,把老师加进去的好词好句都记在了心里。长期下来,大家对写作的兴趣越来越高,都很乐意去写作文。

“虽然小学只有短短三年的时间,但恰恰是那三年系统的教育,给我打下了深厚的语文学习基础。”胡教授说,“那时我是很幸福的,虽然短暂,却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踏踏实实做好眼前的事情。如果没有这个良好的习惯,就不会有后来不断进取的自己。”

除了两位老师,胡教授还告诉我们,在成长过程中,外公对他的影响也很大。外公也是一名老师,其早年坎坷的求学经历给胡教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正因受外公重视知识的思想的影响,胡教授才会一直坚持多读书、上大学的目标。

有名无实的高中阶段结束后,他主动申请到农村去,打算用自己的热情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尽管当时流行“知识无用”论,但他却清楚地知道这一定是暂时的,上大学、学知识才是他应当追寻的目标。在农村近四年的时间里,在那个几乎没有学习氛围可言的特殊时期,他除了种地、养猪之外,便将时间都用在学习上,坚持读书。1978年恢复高考,他抓住了机会,考入了南京工学院(东南大学的前身),成为数学师资班的一名学生。胡教授回忆说,如果不是当初有长远的打算,在农村时多读了一些书,他一定考不上大学。

回忆起大学四年那来之不易的学习时光,胡教授笑着说:“我们那时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坐在大学的教室里,学着初中、高中的知识,因为当时学生的底子普遍薄弱,老师只能从头讲起。我们相当于在四年的时间里,完成了初中、高中、大学十年的学习内容。我们很重视学习,也很认真地学习。”毕业后,胡教授留校工作。本着科学的管理很需要数学的理念,他后来又考入本校管理工程专业,取得了硕士学位。在进行了十年的管理学研究后,恰逢南京工学院改建成东南大学,由于学校工作安排的需要,胡教授又转向经济学研究,之后培养出了东南大学第一个经济学博士。

有人说,孩子是自己一生中最好的作品。在交谈过程中,胡教授也提及了自己的儿子胡肖然——2013东南大学最具影响力毕业生。谈起对孩子的教育经验,胡教授说,大学时期是一个人人生观、价值观的确定期,为了怕儿子变成“外国人”,胡教授要求他留在国内上大学,并建议其选择理科专业,因为这样可以训练逻辑思维能力。但是,胡教授并不是一个专制的家长,儿子大学毕业后,就任由他转换专业,但前提是他要明确地知道自己要干什么。同时,胡教授觉得今天的孩子要多到外面走走,才能放眼世界,有世界的眼光。胡教授的儿子曾独自去过日本、新加坡、美国等地,并且先后撰写了“胡步”系列文章,在中外对比中,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和深刻的思考。胡教授坦言,他把孩子当作学生看待,而把学生也当作孩子看待。无论是孩子还是学生,胡教授对他们都有六个字、三句话的训诫:六个字——合作、勤奋、求进;三句话——想世界的问题,寻可行的办法,做今天的事情。

谈到对我们当代初中生有什么建议时,胡教授说:“现在的孩子很累,但不管多累,在未来的目标不是很明确的情况下,还是要踏踏实实做好眼前的事情,不要有什么抵触。因为,从我个人的经验来看,从前读的任何书、做的任何事,对于自己的将来都是有用的,都是人生的有益积累。另外,未来的命运一定是掌握在自己手中,是自己选择的,而不是别人安排的,所以要有勇气去探索。永远不要因为觉得自己做某件事情准备不够、能力不足而放弃尝试。”

采访归来的路上,三月的南京城还是有些凉意,但耳畔回响着的胡教授的谆谆教诲,却使我们心中涌起了无限的力量,一抬头,原来枯枝早已吐绿,春天已经来了……

猜你喜欢
东南大学李老师教授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稿约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稿约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稿约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稿约
田教授种“田”为啥这么甜
该得奖的李老师
刘排教授简介
舍不得您,李老师
“李老师是坏人”——对5+2=0教育的思考
李老师的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