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乐英
摘 要 结合甘肃省岷县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现状,就如何提高农业机械化程度,提升农业生产效率,解放更多农村剩余劳动力,列举了相关思路。
关键词 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甘肃省岷县
中图分类号:F323.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4)12-068-02
1 开展农业机械化的重要性
由于自然地理、地形条件限制,甘肃省岷县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较低,大量山坡地无法开展农业机械化作业,由此带来的农业劳动力不足现象十分严重,农业生产效率和生产成本大幅涨高,严重影响了农牧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挫伤了农牧民的劳动积极性,致使大量农牧民外出打工,传统农牧业的发展受到前所未有的威胁。因此,在岷县开展农业机械化是提高农牧民生活水平的重要途径,没有农业机械化就不可能有农业的现代化、产业化。
1.1 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
因素
农业机械化使劳动力从土地中解放出来,缓解了劳动力不足和短缺的问题,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推动了农村生产发展,促进农牧民生活水平提高。
1.2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有效途径
①农业机械化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高低。
②农业机械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保证,也是工业化在农业领域的重要体现,是城镇化进程的助推器,对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有着重要意义。一方面农业机械要为广大城乡大规模的基础建设提供物质技术基础。另一方面也要积极地推进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从粮食生产中解放大批劳动力,并促使其向第二、三产业转移提供物质技术支撑。三是要开展转岗就业技术培训,帮助农民获得从事第二、三产业的技能,为其离土、进城、就业创造良好条件。
③农业机械化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一方面农机销售、修配、服务作业3大市场的发展可扩大就业,助民增收。另一方面农机服务领域的拓宽,服务范围的扩大,将使越来越多的农民通过经营各类农业机械走上致富道路。三是农机化实用新机具、新技术的推广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新
亮点。
2 主要成效
2.1 新机具推广步伐进一步加快,农机服务领域进一步拓宽
近年来,岷县紧紧围绕当地特色优势产业,大力引进、试验、推广新型农机具。从单纯的粮食生产机械为主,扩展到中药材生产,牧草种植、加工,养殖等农业的各个产业;从农机以产中服务为主,扩展到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将农机服务领域延伸到农业各产业的主要作业环节,不断拓宽农机服务领域,提高农机服务能力。
2.2 解决了农业劳动力不足,机播农机具少的难题
为解决农业劳动力不足,机播农机具少,生产效率低的难题,岷县农机局为加强农机服务工作,先后购进10台播种机,并从德国引进VL19E双行洋芋播种机、SSK洋芋挖掘机,组织农民群众进行播种。在农机专业人员的带动下,洋芋机播、机收等农业技术服务项目已深入田间地头。为了让农民运用各种农机技术搞好农业生产,每年洋芋机播、机收前,农机人员协调各乡(镇)示范点,分片包干,服务到村、户、地块,全力做好技术培训,使农民群众逐步掌握了依靠农业技术致富的新本领,有效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
3 发展的主要问题
3.1 总体拥有量偏低
至2013年底,定西市农机总值达16.25亿元,农机总动力为244.13万千 W,拖拉机保有量2 966台,全市大型拖拉机4 292台。岷县在全市农机保有量排名靠后,且大中型机械发展缓慢,一些专用机械还没有实现0的突破。农机总体拥有量少,机械化水平低。
3.2 结构欠合理
农机总动力中,90%以上为运输机械动力,仅拖拉机等运输机械就占1/3。而真正体现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旋耕机、收割机、割草机及各类专业农产品加工机械等较少,且性能较差。
3.3 社会化服务能力相对偏低
现在,由于农业机械基础差,水平低,岷县农机大户、农机专业合作社及县、乡(镇)两级农机服务站的发展速度缓慢,农机社会化服务仅在有限范围内,大部分区域和领域农机社会化服务很难
到达。
3.4 推广专业技术人员严重不足
当前,岷县农机管理人员及农机推广专业技术人员严重缺少,并且总体年龄都趋向于老龄化。在18个乡(镇)中,平均拥有农机管理人员不足2人,农机推广人员不足4人。农机专业人员少、整体水平低,没有太多的知识与文化,是导致岷县农机化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所以,一定要培养和储备一些优秀的技术人员。
4 提高的对策
4.1 继续实施农机补贴政策,提升全县农机具装备
大力宣传农机补贴政策,鼓励、引导广大农机户、农业合作社及广大农民积极购置农机具。以政府财政扶持为契机,加大对农机具的投入,提高农机具的保有量;优化农机具的组成结构,使农机总动力中运输动力的比例逐渐下降,真正体现农业现代化的专业农机具比例逐渐上升;进一步提高农业机械装备水平,推进农机化建设步伐,提高农机化水平。
4.2 扩充基层农机人员,强化农机技术推广
要通过形式多样的参观、培训、学习提高农机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使其掌握各类农机具的用途。以此为基础,带动、引导广大农民和农机户使用农机具,把农机具的用途发挥到最大,解决好一些地方因为不会使用而导致农机具闲置的问题。为农民合作社及农业企业引进先进的农机具并且对他们进行农机具使用培训,通过教育、试验、示范,使其能掌握先进的农业机械化技术。
(责任编辑:刘昀)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