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HP法的盘龙江中段沿岸植物景观价值评价

2014-09-04 14:15姜楠陈宣先蔡慧婕
南方农业·下旬 2014年4期

姜楠++陈宣先++蔡慧婕

摘 要 以昆明盘龙江沿岸桃源广场至东风广场段的植物景观为例,利用AHP综合分析法对植物进行景观价值评价,分析在植物造景过程中各个因素对景观价值的影响力,并根据结果,对景观价值最高的区域进行分析,研究其潜在优势。

关键词 植物景观价值评价;AHP(综合分析法);盘龙江中段

中图分类号:Q94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90X(2014)12-040-04

作为城市中的带状景观,城市滨河绿地大大丰富了城市景观层次,增加了城市河道的视觉美感。同时,也维护了城市河道生态环境,形成具有特色的生态廊道。此外,城市滨河景观更为市民提供了更多的游憩、休闲场地,成为城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构建城市滨河绿地的过程中,植物作为景观营造的重要载体,植物物种的选择、造景、维护在极大程度上影响了滨河绿地的景观价值。对滨河植物景观进行科学的评价,能够反映城市滨河绿地的现状并对未来滨河景观的设计提供了

依据。

由此,采用层次分析法(AHP),设立完整的评价体系,通过定量打分的方式对盘龙江桃源广场至东风广场段的植物进行量化评价。进行相互间的比较分析,寻找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1 研究地点

盘龙江是昆明的“母亲河”,源于昆明市北郊的崇山峻岭之中,而后由北向南纵穿昆明城而过,从而成为了昆明四城区的分界线。1997年以来,政府高度重视对盘龙江的绿化,以期把盘龙江建成昆明的一条绿轴。因此,盘龙江也是不可多得的城市核心景观要素。

依据现状,在盘龙江中段共选择了3个功能不同的广场节点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为:桃源广场、东风广场、人民中路广场。其中桃源广场周边为居民区,人民中路广场为城市交通主干道,而东风广场周边围绕商业中心及工人文化宫,从功能上、景观设计上具有各自的特点。同时,为了降低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在3个广场之间选择两段滨河景观列为调查对象(调查点位置见图1)。

2 研究方法

2.1 层次分析法阐述

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 是美国匹茨堡大学运筹学家Thomas L.Saaty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种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多目标决策方法,它根据问题的性质和要达到的总目标,利用数学方法计算反映每一层次元素的相对重要性次序的权值,通过所有层次之间的总排序计算所有元素的相对权重并进行排序,形成一个多层次的分析结构模型[1,2]。

2.2 盘龙江沿岸植物景观评价指标体系确立

2.2.1 评价因子选择

参考唐东芹等人的植物景观价值评价体系,结合盘龙江沿岸植物现状及其景观特征和功能,将其准则层评价因子分为生态效能、服务功能和视觉质量,准则层因子下划分指标层因子。年龄层次、植物乡土性、植物与环境的协调性3个因子构成了生态效能指标层评价因子;视线控制性、可停留度、绿地可达性、抗干扰能力和标志性5个因子构成了服务功能的指标层评价因子;而视觉质量评价则由形态多样性、色彩与季相、绿视率和层次丰富度4个因子构成指标层评价因子。

2.2.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2.2.2.1 权重调查问卷填写

根据AHP结构模型构建方法设计调查问卷,问卷中对准则层3个因子进行两两比较得到准则层的对比较阵,各准则层下面的指标层因子各自进行两两比较得到指标层的对比较阵。选用1~9比率标度法进行判断,即1,3,5,7,9分别表示2个因素相比时,一个因素与另一个因素同等重要稍微重要明显重要强烈重要极端重要,2,4,6,8分别表示其中间值,倒数表示两个指标的反比较[3]。

权重设置问卷分别请调研地段的使用人群和园林专家进行打分,群众共发放调查问卷100份,收回100份,其中有效份数90;共邀请20位园林局的专家及西南林业大学从事园林教学的老师进行评分,有效份数15。利用有效问卷分别设立评价

矩阵。

2.2.2.2 一致性检验

根据AHP法一致性检验要求,通过一致性检验的矩阵方所计算得的权重才具备有效性。利用yaahp软件,对由群众问卷所得到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发现CR值大于1,不符合CR<0.1的要求,表明通过群众调查问卷得到的判断矩阵不具有满意的一致性,且偏差值较大,无法进行进一步调整。15份有效专家问卷所得到的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得到CR<0.1,则专家矩阵通过一致性检验,并以此来进行权重

计算。

2.2.2.3 权重值计算

通过yaahp计算软件对评价矩阵进行权重计算。获得权重如表1。

表1 准则层与指标层的权重

目标层(权重) 准则层(权重) 指标层(权重)

盘龙江沿岸植物景观价值综合评价(1) 生态效能(0.56) 年龄层次(0.15)

植物乡土性(0.08)

植物与环境协调性(0.33)

服务功能(0.12) 视线控制线(0.02)

可停留度(0.04)

绿地可达性(0.02)

抗干扰能力(0.04)

标志性(0.02)

视觉质量(0.32) 形态多样性(0.10)

色彩与季相(0.18)

绿视率(0.03)

层次丰富度(0.02)

2.3 数据采集与处理

调查并记录10个调查点中的各种数据,包括其植物种类、群落丰富度、面积大小、是否乡土物种、花果期以及环境质量等情况,同时对各个调查点进行拍照作为评分者的材料。

邀请30名大三以上景观专业的学生作为评判者,对10个调查点(调查点位置见图1)中的各个指标层因子进行评分,求得各个指标层因子的平均值,然后将各个指标层因子的平均值分别乘以相应的权重值,再加和得到调查点的综合分值,结果见表2。endprint

2 综合评价分析

2.1 评价指标权重值分析

根据已建立的植物景观评价指标体系(表1),计算各评价因子的权重值及综合权重值。

从表2可看出,准则层的权重值从高到低的排序为生态效能(0.56)、视觉质量(0.32)、服务功能(0.12),表明在营造植物景观时,设计者更关注于在尊重植物的生态习性及生态功能的前提下,设计出生态与视觉美感相兼备的植物景观,以满足城市建设的需求[3]。

服务功能的权重值较低,表明人们对于活动及其他使用功能中对植物参与性需求不高,植物景观对于群众在功能上的作用多为庇阴与提供私密性。此外,由于盘龙江沿岸均为硬质景观,其上绿地多为不可进入的绿地,这也大大降低了群众进入使用的可能,从而,影响到植物服务功能的权重。因而,较之常绿茂密生长的植物,使用者更在意有季相变化、观花观果的植物景观。

生态效能中,植物与环境协调性权重值最高,其次是年龄层次与植物乡土性。表明群众对于当地植物景观的直观印象为植被的搭配性,乔灌草多种类的搭配往往更能吸引群众,对于植物种类及年龄的感受则较弱,这与群众对植物的习性了解较少有极大关系。

视觉质量中,色彩与质量权重值最高,其次位形态多样性,较低的为绿视率与层次丰富度。表明植物景观最能引起群众的是具有彩叶、繁花、硕果的植物,其次是具有特殊造型的艺术型植被,如紫薇。对于植物组成的丰度、密度、绿度,观赏者只存在于一个心理上的合格值,无关乎高低。服务功能中,权重值较高的为可停留度和抗干扰能力,较低的为视线控制型、绿地可达性和标志性。由于昆明紫外线强、风大的特性,植物的功能主要表现在庇阴与遮蔽功能,为群众提供适合休憩或观赏等静态活动场所。

2.2 评价结果分析

通过评价,东风广场段植物景观价值最高,而其对岸价值最低。东风广场在植物造景方面拥有几大优势:

2.2.1 物种丰富

东风广场沿岸植物类型包括马尾松、香樟、樱桃、桂花等高大乔木以及扶桑、黄杨、构骨冬青、小野杜鹃、常春藤等灌木、草本,共计24种植物。其中,乡土树种18种,很好的维护了当地的生态环境。

2.2.2 色彩多变

东风广场在植物造景时,充分考虑了常绿植物与落叶植物、绿叶植物与彩叶植物等的比例,形成“春观花、夏观叶、秋冬观形”的景观特征。

2.2.3 空间多变

东风广场在景观造景设计中,通过植物的疏密配置,空间形式上形成各具特色的面状空间(广场硬质铺地)、带状空间(河岸带状植被)、点状空间(树阵)。同时,提供给使用者私密感各不相同的空间类型,方便各类人群的使用。

3 结语

综合以上,在昆明盘龙江滨河绿地的设计中,应综合考虑植物种类的选择以及造景形式,为盘龙江成为昆明的“绿轴”提供良好支持。

参考文献

[1]赵焕臣,许树柏,和金生.层次分析法 一种简易的新决策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6:58-60.

[2]衣官平.上海公园绿地植物群落景观评价及优化模式构建[D].东北林业大学,2009.

[3]宁惠娟,邵峰,孙茜茜,等.基于AHP法的杭州花港观鱼公园植物景观评价[J].浙江农业学报,2011,23(4):717-724.

(责任编辑:刘昀)endprint

2 综合评价分析

2.1 评价指标权重值分析

根据已建立的植物景观评价指标体系(表1),计算各评价因子的权重值及综合权重值。

从表2可看出,准则层的权重值从高到低的排序为生态效能(0.56)、视觉质量(0.32)、服务功能(0.12),表明在营造植物景观时,设计者更关注于在尊重植物的生态习性及生态功能的前提下,设计出生态与视觉美感相兼备的植物景观,以满足城市建设的需求[3]。

服务功能的权重值较低,表明人们对于活动及其他使用功能中对植物参与性需求不高,植物景观对于群众在功能上的作用多为庇阴与提供私密性。此外,由于盘龙江沿岸均为硬质景观,其上绿地多为不可进入的绿地,这也大大降低了群众进入使用的可能,从而,影响到植物服务功能的权重。因而,较之常绿茂密生长的植物,使用者更在意有季相变化、观花观果的植物景观。

生态效能中,植物与环境协调性权重值最高,其次是年龄层次与植物乡土性。表明群众对于当地植物景观的直观印象为植被的搭配性,乔灌草多种类的搭配往往更能吸引群众,对于植物种类及年龄的感受则较弱,这与群众对植物的习性了解较少有极大关系。

视觉质量中,色彩与质量权重值最高,其次位形态多样性,较低的为绿视率与层次丰富度。表明植物景观最能引起群众的是具有彩叶、繁花、硕果的植物,其次是具有特殊造型的艺术型植被,如紫薇。对于植物组成的丰度、密度、绿度,观赏者只存在于一个心理上的合格值,无关乎高低。服务功能中,权重值较高的为可停留度和抗干扰能力,较低的为视线控制型、绿地可达性和标志性。由于昆明紫外线强、风大的特性,植物的功能主要表现在庇阴与遮蔽功能,为群众提供适合休憩或观赏等静态活动场所。

2.2 评价结果分析

通过评价,东风广场段植物景观价值最高,而其对岸价值最低。东风广场在植物造景方面拥有几大优势:

2.2.1 物种丰富

东风广场沿岸植物类型包括马尾松、香樟、樱桃、桂花等高大乔木以及扶桑、黄杨、构骨冬青、小野杜鹃、常春藤等灌木、草本,共计24种植物。其中,乡土树种18种,很好的维护了当地的生态环境。

2.2.2 色彩多变

东风广场在植物造景时,充分考虑了常绿植物与落叶植物、绿叶植物与彩叶植物等的比例,形成“春观花、夏观叶、秋冬观形”的景观特征。

2.2.3 空间多变

东风广场在景观造景设计中,通过植物的疏密配置,空间形式上形成各具特色的面状空间(广场硬质铺地)、带状空间(河岸带状植被)、点状空间(树阵)。同时,提供给使用者私密感各不相同的空间类型,方便各类人群的使用。

3 结语

综合以上,在昆明盘龙江滨河绿地的设计中,应综合考虑植物种类的选择以及造景形式,为盘龙江成为昆明的“绿轴”提供良好支持。

参考文献

[1]赵焕臣,许树柏,和金生.层次分析法 一种简易的新决策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6:58-60.

[2]衣官平.上海公园绿地植物群落景观评价及优化模式构建[D].东北林业大学,2009.

[3]宁惠娟,邵峰,孙茜茜,等.基于AHP法的杭州花港观鱼公园植物景观评价[J].浙江农业学报,2011,23(4):717-724.

(责任编辑:刘昀)endprint

2 综合评价分析

2.1 评价指标权重值分析

根据已建立的植物景观评价指标体系(表1),计算各评价因子的权重值及综合权重值。

从表2可看出,准则层的权重值从高到低的排序为生态效能(0.56)、视觉质量(0.32)、服务功能(0.12),表明在营造植物景观时,设计者更关注于在尊重植物的生态习性及生态功能的前提下,设计出生态与视觉美感相兼备的植物景观,以满足城市建设的需求[3]。

服务功能的权重值较低,表明人们对于活动及其他使用功能中对植物参与性需求不高,植物景观对于群众在功能上的作用多为庇阴与提供私密性。此外,由于盘龙江沿岸均为硬质景观,其上绿地多为不可进入的绿地,这也大大降低了群众进入使用的可能,从而,影响到植物服务功能的权重。因而,较之常绿茂密生长的植物,使用者更在意有季相变化、观花观果的植物景观。

生态效能中,植物与环境协调性权重值最高,其次是年龄层次与植物乡土性。表明群众对于当地植物景观的直观印象为植被的搭配性,乔灌草多种类的搭配往往更能吸引群众,对于植物种类及年龄的感受则较弱,这与群众对植物的习性了解较少有极大关系。

视觉质量中,色彩与质量权重值最高,其次位形态多样性,较低的为绿视率与层次丰富度。表明植物景观最能引起群众的是具有彩叶、繁花、硕果的植物,其次是具有特殊造型的艺术型植被,如紫薇。对于植物组成的丰度、密度、绿度,观赏者只存在于一个心理上的合格值,无关乎高低。服务功能中,权重值较高的为可停留度和抗干扰能力,较低的为视线控制型、绿地可达性和标志性。由于昆明紫外线强、风大的特性,植物的功能主要表现在庇阴与遮蔽功能,为群众提供适合休憩或观赏等静态活动场所。

2.2 评价结果分析

通过评价,东风广场段植物景观价值最高,而其对岸价值最低。东风广场在植物造景方面拥有几大优势:

2.2.1 物种丰富

东风广场沿岸植物类型包括马尾松、香樟、樱桃、桂花等高大乔木以及扶桑、黄杨、构骨冬青、小野杜鹃、常春藤等灌木、草本,共计24种植物。其中,乡土树种18种,很好的维护了当地的生态环境。

2.2.2 色彩多变

东风广场在植物造景时,充分考虑了常绿植物与落叶植物、绿叶植物与彩叶植物等的比例,形成“春观花、夏观叶、秋冬观形”的景观特征。

2.2.3 空间多变

东风广场在景观造景设计中,通过植物的疏密配置,空间形式上形成各具特色的面状空间(广场硬质铺地)、带状空间(河岸带状植被)、点状空间(树阵)。同时,提供给使用者私密感各不相同的空间类型,方便各类人群的使用。

3 结语

综合以上,在昆明盘龙江滨河绿地的设计中,应综合考虑植物种类的选择以及造景形式,为盘龙江成为昆明的“绿轴”提供良好支持。

参考文献

[1]赵焕臣,许树柏,和金生.层次分析法 一种简易的新决策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6:58-60.

[2]衣官平.上海公园绿地植物群落景观评价及优化模式构建[D].东北林业大学,2009.

[3]宁惠娟,邵峰,孙茜茜,等.基于AHP法的杭州花港观鱼公园植物景观评价[J].浙江农业学报,2011,23(4):717-724.

(责任编辑:刘昀)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