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晶
摘 要: 在新课改形势下,构建具有生机活力的历史教学运行体系,需要历史教师具有较高的修养。本文来源于教学实践引发的教学反思,指出综合性是历史学科的一大特点,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其他学科知识也是历史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积累广博的知识是历史教师业务修养的必要内容。此外,历史教师还应具备精神气、文化味、思想力等修养。
关键词: 历史教师 综合性 专业修养
古语云:“只知经,则不足以通经也。”其实史学又何尝不是如此?综合性是历史学科的一大特点。恩格斯曾说:“我们只知道一门社会科学,那就是历史科学。”这是从历史学无所不包、无不涉猎的角度阐述的,即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其他学科的知识也是历史教学内容的必要组成部分,历史教师知识面要广,无论文学、艺术、体育,还是天文、地理、时政,甚至是民风、民俗等都要有所知晓,这样才能在教育教学中信手拈来、游刃有余。由此可见,积累广博的知识是历史教师业务修养的必要内容。
修养的前提,在师承,在广识,在求学之道不违师法,在研学之法不悖师道。《学记》对此做了精辟表述:“大学之教也:时数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不兴其芸,不能乐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后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
着眼历史教师的自身学养,一是要勤于问学,二是要求学有觉悟。问学之道,有向历史学习、向前辈学习、向同人学习、向社会学习等多种途径,而且须将博识的社会阅历和全球视野整合为知识力量,这便有了修养的底蕴。
历史教师应具备如下修养:
一、精气神
决定一个历史教师成败得失的首要条件,不在别的,而在自身释放出来的与众不同的精气神。以往的研究,过多地纠结在教学方法、技巧乃至手段等外在的技术细节,容易舍本逐末忽略内在的精神气质,而精神气质的滋养应慢慢积累,需要持之以恒地修身养性、丰富自身的内涵、锻造自己的人格魅力,所谓“慢工出细活”。
精气神是历史教师在长期的历练过程中循序渐进、水到渠成造就出来的一种优秀品质。只有用知识、修养、气质、个性等元素武装起来的优雅状态的历史课堂,才能让学生倾注热情、释放潜能、全面发展,才能让教师体验幸福感和成就感。
二、文化味
历史教学教师对历史学科那种发自肺腑的热爱与探求,是自身文化气息滋长的原点。好的历史教师,不在于你能给学生传递多少知识,不在于“量”,而在于“质”,关键看你的教学能让学生内化多少知识信息和思维技能,能让多少学生通过你产生长期乃至永恒的对历史学科的兴趣与追求。第斯多惠早就说过:教师的本领不在于传递,而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
对事业的追求、对理想的执著、对知识的渴望、对真理的探求,所有这些汇聚起来,才能铸就历史教师的文化味,有文化味的历史教师,其演绎的课堂一定是精彩纷呈、亮点不断、令学生心向往之的乐园。
三、思想力
历史老师不能仅满足“输液”,而应为他们提供有用的想法。“历史是一种资源,并为我们提供了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现在的材料,它内容丰富,具有宝贵的意义”。历史是一个有生命的东西,因此,教历史的教条式,不是真正的历史,而最多只能算是一堆历史事件。历史教师首先要善于运用历史故事,像三国演义故事,生动有趣的史记故事,这样学生才会听你的;二是温暖,给人关怀,知道历史的意义所在,所以历史不只是一堆死的教条;三是有准确的认识,可以明确地告诉学生历史的进程。
教师自身要被感动,就要时刻保持思想的力度。多读书、读好书,通过阅读,不仅可以开阔思路,更能培养思维的方法与习惯,这对历史教师的专业发展来说至关重要,不可等闲视之。
在新课改形势下,构建具有生机活力的历史教学运行体系,需要历史教师具有较高的修养。而归根到底,历史教师的修养都表现在人格上,作为一线教师我愿与各位同仁共勉——铸炼人格,以达到最理想、最有前途的教学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