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指导

2014-09-04 19:21:37姚秀菊
考试周刊 2014年56期
关键词:习作课文阅读教学

姚秀菊

阅读是吸收,好像每天吃饭吸收营养一样,阅读就是吸收精神上的营养料。写作是表达,“实际上写作基于阅读。老师教得好,学生读得好,才写得好”。教学中,如果正确处理好阅读与习作的关系,应用科学高效的训练方法,那么既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又能大面积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结合管健刚老师指向写作的阅读课,我谈谈体会。

一、在阅读教学中积累语言

阅读和习作是一个互逆的过程。阅读是理解吸收,习作是理解表达,只有吸收得充分,表达才更有力。基于这一认识,在阅读教学中,要依照新课标的要求,在阅读训练中渗透积累语言的指导。学生的语言库存量越丰富,思维的领域就越广阔,说话和习作时灵活性就更强,可以随时作出恰当的选择,准确地调用词句,从而组合出生动、形象而又具有美感的话语。课堂阅读教学是指导学生学会积累语言的“主战场”,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多方面指导学生获得丰富的语言,掌握积累的方法。

1.指导多读多背。采用多种形式多读名篇课文,精彩的部分要多品读,直到能背诵下来,尽可能多地记住课文中的语言文字。

2.指导摘录词句。要求学生配备一本摘录本,把课文的好词好句摘录到本子里,做到笔记、脑记相结合。

3.指导读读写写。各年级教材都提出读读写写的要求。教师应安排时间让学生熟读、抄写,最好能默写下来,摘录在本子里的词句要求多读熟记。

二、揣摩阅读课文中的开头结尾,渗透写作指导

开头和结尾是文章的重要组成部分,头开得好,下笔如有神,文思奔涌,脉络清晰。尾结得好,收束有力,能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很多学生的习作,开头不是过于突然,对所要记叙的人和事缺少必要的交代,就是绕大弯子空发议论。或无的放矢地写景抒情。结尾不是匆匆收场,就是画蛇添足,或空喊口号,或拖泥带水。习作中有许多形式各异的好的开头和结尾可以作为范本,如开头:(1)开门见山式,如《我爱故乡的杨梅》;(2)背景渐入式,如《雷雨》;(3)设问置疑式,如《假如给我三天光明》;(4)引用式,如《琐忆》。结尾:(1)自然性结尾:这是最简单的结尾方法,事情叙述完了,文章就自然结束了。如第六册《二虎子》的结尾:“二虎子一手拉着他妈,一手拉着老王,回家去了。”(2)总结性结尾:直截了当,用简洁的语言,总结全文。如第九册《太阳》的结尾:“一句话,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3)启发性结尾:不把话说尽,给读者留下想象的余地。如第十一册《卖火柴的小女孩》。

教师可以结合这些典型进行写作指导,让学生体会它们对增强课文表达力、感染力的作用,掌握开头和结尾的方法。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应让学生仿效练习,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如给一篇作文加上不同的开头、结尾,评讲的时候对一些开头、结尾较好的文章进行表扬等。

三、在阅读教学中渗透习作指导

在阅读教学中要渗透习作练习指导。根据教材特点,精心选择读写结合点,给学生提供有效借鉴的对象和创造的依据,及时让学生进行模仿和创造性运用练习,使语言运用练习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而不是孤立的,效果才显著。正如老师所说:“读写结合,相得益彰,读写分离,两败俱伤。”在阅读中渗透作文练习指导,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1.指导运用新学的词语、句式练习说话、写话。

例如在教学《参观人民大会堂》一课时,在学生理解“眼花缭乱”一词的意思后,教师做了进一步指导。学生之所以能滔滔不绝地说,就是因为教师给学生提供了可模仿和创造性运用的“例子”,学生有例可仿,加上教师的适当点拨,逐渐克服畏难心理,大胆进行说写练习,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2.指导模仿学到的段落结构和篇章结构,练习说、写新的内容。

中年级的作文训练以写片断为起点,要做到怎么说怎么写,能把片断写具体,写清楚。应该突出段的训练这一重点,扎扎实实进行段的训练,读写结合,训练结合。中年级学生应侧重练好连续、并列、总分和概括与具体四种结构段。这四种结构段在中年级语文教材中都有,教师应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循序渐进地练习。

如《卢沟桥的狮子》一文按照总分的写法写出了卢沟桥上的狮子姿态万千。先总说“这些狮子真有意思”,接着用“有的……有的……有的……”分述各不相同的优美姿态。学完后,我指导学生以“下课了,校园里可真热闹啊”为开头,写一段话,注意点面结合。有位学生这样写道:下课了,校园里可真热闹啊!同学们有的欢快地跳绳,有的兴高采烈地放纸飞机,有的全神贯注地打乒乓球。瞧,那儿有几个同学正在踢毽子呢。毽子在他们的脚下上下翻飞,好像在跳着欢快的舞蹈。老师不要怕学生模仿,而是要教会学生模仿,即在模仿的基础上提高、发展、再创造。老师要送一个模仿的梯子给学生,让学生从阅读之路向写作之路一步一步往上攀登。

3.发挥想象,填补课文留白。

让学生带着鲜明的“作者意识”走进阅读,在“阅读期待”中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必将达到良好的效果。如在《小音乐家扬科》第七到第十二自然段描写扬科在夜里想去摸摸心爱的小提琴被发现,受毒打的情形,我通过课文关键词联想和意境的创设使学生先体会到静——可怕的寂静中扬科的恐惧;体会到动——扬科不小心触动了琴弦造成骂声、打声、哭声……让学生充分想象,用自己的笔触把扬科命运的悲惨再现。孩子们挥挥洒洒,一蹴而就,一篇几百字的文章信手拈来,字里行间透露出对扬科的同情,对旧社会的控诉。

实践证明,只要我们正视学生的作文实际,以教材为本,引导学生贴近教材,感受教材,把教材读深读透,广为采撷,积学储宝,使“阅读一写作”同步共振,那么相信语文作文教学的“方塘”必然会呈现“天光云影共徘徊”的可喜局面。

猜你喜欢
习作课文阅读教学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学生天地(2020年17期)2020-08-25 09:28:54
背课文
新少年(2017年3期)2017-03-23 12:46:52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8:04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12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08
习作展示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
语文知识(2014年9期)2014-02-28 22:00:49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语文知识(2014年5期)2014-02-28 21:5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