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加轶, 郭庭鸿
(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学院,四川成都610031)
自 Kanner(1943)提出关于自闭症(Autism)的相关概念以来,关于其成因与治疗方法的研究一直在进行。随着在遗传学,行为学等领域的研究深入,针对于自闭症的治疗也逐渐形成。目前,自闭症的成因仍不明,现阶段治疗方法以自闭症儿童的三个发育障碍(人际互动发育障碍、语言沟通障碍、行为刻板)作为治疗研究的出发点,主要通过教育介入法(Educational interventions),从身体机能、思维模式以及交流方式的训练中矫正患儿相应能力[1,2]。目前相应的干预性教育训练,均有或多或少的积极疗效,但是在能力综合性应用上的局限性亦很明显[1]。康复花园是起源于医疗环境的园林景观类型,强调应用自然元素多途径促进人体恢复。园艺疗法是从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治疗、理疗、职业训练的方式,通过人与自然的亲密接触促进人体恢复,尤其强调对患者的生理与心理共同调试的治疗方法[3]。本研究综合多学科分析的方法,理论结合实践,尝试将康复花园园艺疗法作为自闭症儿童干预性治疗措施,以期对儿童自闭症的治疗作有益探索。
儿童自闭症矫治的根本目标是促使其生理机能的发展以及心理的正常社会化,并且获取自理和社交的技能[4]以此为目标,可将自闭症儿童的诉求归结为两类,一是,针对自闭症儿童自身基础行为能力的康复需求;二是,最终实现自闭症儿童内在世界与现实世界沟通和适应。前者的实现是后者实现的基础,后者则进一步促进前者的康复过程。患儿之间生理心理的发育层次差异性较大,不同时间阶段能完成的活动的类型不同,需根据个体差异将不同类型个体和康复阶段的康复活动类型分步进行[5-7]。
园艺疗法是对于有必要在其身体以及精神方面进行改善的人们,利用植物栽培和园艺操作活动,从社会、教育、心理以及身体诸方面进行调整更新的一种有效的方法[8]。康复花园园艺疗法,是在康复花园中进行的园艺疗法。20世纪70年代,凯戈尔博士等人的研究强调了在自然的教育环境中进行自闭症儿童的训练的重要性,并促进了“自然教法”在幼儿自闭症治疗中的长足进展[9]。郭庭鸿整合了康复花园的医疗特性,并从自闭症儿童的康复诉求的角度,提出康复花园借助自然和人工景观的手段作为患儿干预治疗的理论可能性[10]。诸多研究表明园艺疗法对于自闭症患儿的社会交往障碍有显著的干预效果[11]。
康复花园园艺疗法为自闭症儿童干预性治疗措施提出新的假设,提出康复花园的静态助益与园艺疗法的动态助益相互促进增进康复功效的可能性。
园艺疗法的康复理论和康复花园康复理论之间有很大的共通性,在一定程度上园艺疗法的康复效果是在建立在康复花园之上的,即园艺疗法是以康复花园为载体的主动的康复过程。
2.1.1 注意力恢复理论(The Attention Restoration Theory (ART))
哲学家和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发现,人类的意识是有两不同种类型——定向意识(Directed)和自发意识(Spontaneous)。Kaplan等人发现人们在无定向刺激,或刺激物在可控范围的场所易产生自发意识(Spontaneous)。不同于定向意识(Directed),人们在无意识的状态下进行的自动的反应机制,使得人们的精神从压抑机制中解脱出来;精力得到恢复[12-14]。
2.1.2 情感美学理论(Affective Aesthetic Theory (AAT))
AAT认为不同的视觉刺激与人类的幸福、冷静、减压的相关心理与生理反应直接相关联[15-17]。并且定义压力是一个由外部和内部不利刺激引起的人体生理和心理上的反馈过程;人们只有通过调整自身行为和生理功达到身心的平衡。情感美学理论认为,一个恢复的过程是一个场景引起的舒缓的平和与幸福感。这个理论亦受到生命假说和心理进化理论的部分观点的影响。受到水、绿色植物等自然界的视觉刺激,使人们产生本能的情绪放松的反应,而这都是源自于进化起源中生存与安全的基本认知。
2.1.3 机械论-分形(Mechanistic Theories_ Fractal Dimension)
机械论[18-21]研究分析了图案的分形特征和这些图案被感知到的视觉质量之间的关联性,以及图片自身的分形维数(D)为变量,得到人们的美学偏好为D=1.3。而这个分形维数值在自然环境中经常出现,这个结论同时解释了人类在自然界的进化,视觉偏好就被“设定”在了D=1.3(Aks & Sprott)。当分形刺激D=1.3时,诱导最大的脑电图反应变化,对应最大α反应在额叶区和最高的β反应在顶叶区域。这样的研究结果能部分解释D=1.3与人类的偏好、幸福和自然之间的关系。
2.1.4 大脑的机制和心神宁定理论(Brain Mechanisms and Tranquillity)
神经机制和宁静平和的景观刺激,与自身的身心健康之间存在关联性[22-23]。心神宁定的心理特征是冷静和自我反省,这样的心理状态更可能发生在平和宁静的环境中。安静环境下的环境调节效应,在听觉皮层和内侧前额叶皮质之间的有效连接形成功能性磁共振成像。实验结果表明,场所与主观内心的宁静之间的联系可以从听觉皮层和内侧前额叶皮质之间加强的连接得出结论。这一理论在神经生物学的层面上得到了理论支持,即肯定了自然对自我反省和心神宁定的精神状态的影响。
2.1.5 弹性理论(Resiliency Theory)
“弹性”是一种从挑战和困境中反弹恢复的能力[24],是在多种境况下处理事情的稳定状态,态度和方法。通过对个人能力的强化可以促进个体对生活控制能力的感知,对自身的感知,从而对自身重新定位;由此产生意志去克服困境;社会的支持同时也会在逆境中起到缓冲作用。
2.1.6 沉浸理论(Flow Theory)
沉浸是一种身心体验[25],在一个人认识到自己的处境包含符合他能力可以完成的机会和挑战的时候产生。当挑战的难度与挑战者自身能力相近或者略高时,挑战者乐于扩展自身的能力去学习新的技能,有助于提高他的自尊心,以及社会适应能力。
总的来说,不同的学说和理论都验证了进入人工绿化场地和自然环境对人们的身心健康不同方面的重要性,以及人们从事园艺活动中的状态对人们健康的助益。康复花园成为具有治愈作用的特别是:有助于学龄前儿童提高注意力(Mårtensson等);增强身体活动的时间与功效 (Thompson Coon等,Maas 等);减少暴力情绪(Kuo & Sullivan);提高自信心和自尊心(Barton & Pretty)[26]。
根据山本宽的相关研究[27],结合自闭症儿童相关治疗特性得出本表格(表1)。
表1 园艺疗法活动作为自闭症儿童干预性治疗的特性
康复花园的医疗特性:整合性(Integrity)、可控性(Controllability)、兼容性(Compatibility)、自然性 (Nature)[10],使其成为绝佳的园艺疗法活动的承载体。康复花园作为园艺疗法的运行环境,不只是阶段性的助益条件而是一个持续的助益过程。
园艺活动多样可以满足不同治疗阶段患儿的康复需求,并且步骤简单明确易于理解与操作。作为一个半开放性的康复构架,园艺疗法易于吸收当前儿童自闭症典型疗法的原理与方法,并根据具体情况做出灵活调整。同时,园艺疗法活动步骤与产生的社交活动都与社会生活紧密相关;不但有益于恢复患儿的生理功能,同时提高职业技能,并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康复花园园艺疗法成为形成自闭症儿童与社会之间的缓冲空间。通过园艺治疗过程潜移默化的影响,促进患儿与社会的双向沟通与衔接,促使患儿在以农业为基础的康复体系下恢复自身与社会的关联性,以此实现在外界有限的帮助下自理生活的目的。
康复花园园艺疗法整合康复花园与园艺疗法,形成由静态助益与动态助益、自然助益与人工助益组合的面向患儿与社会双向开口的互相理解的平台,以及帮助自闭症儿童克服身心障碍的康复空间。患儿的治愈效果的保证。
成都市“小星星儿童心理康复中心”是一家致力于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和研究的非营利民间机构。“小星星”与靓园康复疗养会所合作,尝试建设自闭症儿童园艺疗法花园于会所的康复疗养环境之中(图1)。
并与自闭症儿童NGO组织遥远星球的守护者志愿者联盟(The Guardiannof the Distant Stars Volunteers Alliance),豆苗计划志愿者联盟(Beans Plan Volunteers Alliance),以及天使心家族社会福利基金会(Angel Heart Family Social Welfare
Foundation)合作形成跨专业团队,组织五位患儿参与为期三个月(2012-9-15至2012-11-10)每周一次每次3~4 h,以大田种植、收获,以及树叶拼贴画活动并行的园艺疗法活动(图2~图4)。
图1 靓园康复疗养会所平面
图2 园艺疗法活动-大田种植
图3 园艺疗法活动-收获
图4 园艺疗法活动-树叶拼贴画
研究者采用质性研究法通过对患儿的参与式临床观察,与家长以及专业人士一对一的半开放型深度访谈,初步验证了在共同注意力以及社交技能的康复提高。
自闭症儿童康复花园园艺疗法综合了医学、景观设计学、特殊儿童教育等多学科的治疗手法,对于拓展和深化相关学科的研究均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借鉴、优化、整合康复花园、园艺疗法以及儿童自闭症各种治疗模式的特点及基本原理,尝试建立一种的自闭症儿童康复花园园艺疗法模式,提出探索自闭症儿童疗法的新思路。同时,作为实验性的应用尝试,相关的研究尚有待深化。
致谢:本课题研究得到了成都市小星星儿童心理康复中心的技术支持,豆苗计划志愿者联盟(Beans Plan Volunteers Alliance)、天使心家族社会福利基金会(Angel Heart Family Social Welfare Foundation)以及遥远星球的守护者志愿者联盟(The Guardiannof the Distant Stars Volunteers Alliance)提供志愿者服务。案例资料由立昂设计(www.dongleon.com)提供,特此致谢。
[1] 徐大真,侯佳.儿童自闭症治疗技术与方法的研究进展[J].消费导刊,2008,(12):188-190
[2] 徐大真,侯佳,孔存慧.自闭症治疗理论与方法研究综述[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09,(2)
[3] American Horticultural Therapy Association Definitions and Positions[EB/OL]. http://ahta.org/sites/default/files/DefinitionsandPositions.pdf
[4] 华炜.儿童自闭症干预新路向-整合治疗模式[J].社会工作,2011,(12):37-40
[5] 王纯.自闭症儿童的感觉统合训练疗法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5)
[6] 荫山英顺,徐光兴.自闭症儿童的精神统合疗法[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4,(1)
[7] 王静,王敏.人际关系发展干预疗法(RDI)及其对自闭症儿童训练的启示[J].教育教学研究,2011,(1):132-133
[8] 李树华.园艺疗法的起源与发展[J].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2013,(4)
[9] 黄伟合.现代行为心理学对幼儿自闭症的治疗及其效果[J].中国行为医学,2001,10(4)
[10] 郭庭鸿,董靓.儿童孤独症康复花园辅助疗法初探[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3,(2)
[11] 郭成,金灿灿,雷秀雅.园艺疗法在自闭症儿童社交障碍干预中的应用[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
[12] James, W. (1890). The principles of psychology (Vols. 1& 2). New York: Holt.
[13] Kaplan, R., Kaplan, S. & Ryan, R.L. (1998). With people in mind: Design and management of everyday nature. Washington: Island Pr
[14] Kaplan, S. & Talbot, J.F. (1983). Psychological benefits of a wilderness experience.Human Behavior & Environment: Advances in Theory & Research 6, 163-203
[15] Währborg, P. (2009). Stress och den nya ohälsan [Stress and the new disease scenario]. 2. ed. Stockholm: Natur och kultur
[16] Ulrich, R. (1983). Aesthetic and affective response to natural environment. Human Behavior and Environment: Advances in Theory and Research 6, 85-125
[17] Wilson, E. (1984). Biophilia: The human bond with other specie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ISBN 0674074424
[18] Mandelbrot, B.B. & Blumen, A. (1989). Fractal Geometry: What is it, and What Does it do [and Discussion].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 Series A, Mathematical and Physical Sciences 423(1864), 3-16
[19] Pentland, A.P. (2009). Fractal-based description of natural scenes. Pattern Analysis and Machine Intelligence, IEEE Transactions on (6), 661-674
[20] Aks, D.J. & Sprott, J.C. (1996). Quantifying aesthetic preference for chaotic patterns. Empirical studies of the arts 14(1), 1-16
[21] Hägerhäll, C.M., Laike, T., Taylor, R.P., Küller, M., Küller, R. & Martin, T.P. (2008).Investigations of human EEG response to viewing fractal patterns. Perception 37(10), 1488
[22] Herzog, T.R. & Barnes, G.J. (1999). Tranquility and preference revisited.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19(2), 171-181
[23] Hunter, M.D., Eickhoff, S.B., Pheasant, R.J., Douglas, M.J., Watts, G.R., Farrow, T.F.D., Hyland, D., Kang, J., Wilkinson, I.D., Horoshenkov, K.V. & Woodruff, P.W.R.(2010). The state of tranquility: Subjective perception is shaped by contextual modulation of auditory connectivity. NeuroImage 53(2), 611-618
[24] Fine. S. B. (1991). Rcsilience and human adaptability: Who rises above adversity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Therapy 45.193-503
[25] Csikzentmihalyi, M.(1990).Flow: The psychology of opptimal experience. New York: Brooks/Cloe
[26] Annerstedt M. Nature and Public Health Aspects of Promotion, Prevention, and Intervention[D]. Swedish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Alnarp :Faculty of Landscape Planning Department of Work Sciences, Business Economics, and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 2011
[27] 李树华.园艺疗法概论[M].中国林业出版社,2011:82-83
[28] 张文英,巫盈盈,肖大威.设计结合医疗——医疗花园和康复景观[J]. 中国园林,2009,(8)
[29] 章俊华,刘玮.园艺疗法[J].中国园林,2009,(7):1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