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的麻醉处理

2014-09-04 05:55王会霞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3期
关键词:硬膜硬膜外置换术

王会霞

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的麻醉处理

王会霞

目的 探讨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的麻醉处理方式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96例行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老年患者, 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48例, 给予对照组患者硬膜外麻醉, 给予观察组患者腰硬膜联合麻醉, 对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感觉阻滞时间、阻滞完善时间、恢复痛觉时间进行对比。结果 两组患者均取得良好的麻醉效果, 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患者的感觉阻滞时间、阻滞完善时间、恢复痛觉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给予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硬膜外麻醉及腰硬膜联合麻醉均可取得良好的麻醉效果, 但腰硬膜联合麻醉效果更为显著, 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麻醉处理;硬腰联合麻醉;硬膜外麻醉

为探讨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的麻醉处理方式及效果, 提高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治疗效果, 对河南省安阳钢铁公司职工总医院收治的96例行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老年患者行不同的麻醉方式, 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现将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自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96例行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老年患者, 男55例,女41例, 最小年龄62岁, 最大年龄89岁, 平均年龄79.9岁;ASA分级为Ⅲ级, 其中30例患者合并糖尿病, 38例患者合并高血压, 18例患者合并心脏病, 10例患者合并呼吸系统疾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48例,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术前均行适量阿托品及安定肌内注射治疗, 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及时连接多功能监护仪, 严密检测患者血压、血氧饱和度、心率、心电图等情况。在此基础上给予对照组患者硬膜外麻醉, 于患者L2~3椎间穿刺, 然后置管固定, 固定后将试验量为4 ml浓度为1.6%的利多卡因注入其中, 对麻醉效果进行测定, 在确保麻醉效果确切的基础上, 将浓度为1%的利多卡因及浓度为0.375%的布比卡因混合液注入其中, 首次注入量应控制为8~10 ml, 然后对麻醉平面进行调节, 使其处于L8~10, 如果需要可再次注入首次注入药量的一半。观察组患者同样于L2~3椎间穿刺, 穿刺后利用26G腰针穿入蛛网膜下腔, 同时注入1.0 ml浓度为10%的葡萄糖及2 ml浓度为0.75%的布比卡因混合液, 将硬膜外针退出, 然后将硬膜导管置入其中, 并对麻醉平面进行调节, 使其处于L8左右。对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感觉阻滞时间、阻滞完善时间、恢复痛觉时间进行对比。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两组间比较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患者的感觉阻滞时间、阻滞完善时间、恢复痛觉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麻醉效果对比( x-±s)

3 讨论

全髋关节置换术是临床上治疗髋关节严重损伤的一种常用方式。然而由于老年患者多伴有糖尿病、肺心病、高血压、慢性支气管炎、冠心病等多种基础病, 加之老年人的各项身体机能逐渐衰退, 使得老年患者对手术及麻醉的耐受性降低,从而导致手术具有较大的风险[1]。所以, 以老年患者的实际情况为依据, 合理的选择麻醉方式就显得至关重要。现阶段临床上通常将硬膜外麻醉作为下肢手术及下腹部手术的常用方式。这是由于硬膜外麻醉具有以下几种优点。①硬膜外麻醉对患者循环系统的干扰性较小, 且发生过程较慢, 使得循环系统可进行充分的代偿[2]。②老年患者多伴有高血压症状,给予其硬膜外麻醉还具有降低血压、减少术中出血的作用。③硬膜外麻醉对患者肺部刺激较小, 可有效预防或减少肺部并发症。然而单纯的硬膜外麻醉虽具有上述几种优点, 但其也具有用药量大、麻醉潜伏期长、无法完全阻滞神经等不足之处。由于老年患者的肝肾功能逐渐衰退, 使得其代谢及清除药物的能力逐渐下降, 若给予患者较大剂量的麻醉药物极易对患者的肝肾功能造成影响。因此, 临床上必须要探讨更加安全有效的麻醉方式。

腰硬膜联合麻醉则是合理的对腰麻及单纯硬膜外麻醉进行联合使用, 其不仅能使硬膜外麻醉的优点得到有效的发挥,同时还能弥补硬膜外麻醉的不足之处, 从而可有效的降低麻醉药用量, 且有助于药效发挥[3]。此外, 腰硬膜联合麻醉还有助于缩短患者感觉阻滞时间、阻滞完善时间、恢复痛觉时间, 因此, 相对于单纯硬膜外麻醉方式而言腰硬模麻醉的临床效果更为显著。

此外, 作者认为由于老年患者多伴有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病, 且其循环系统补偿能力逐渐下降, 麻醉后极易发生心率减缓、血压降低等现象。因此, 医护人员必须要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 一旦有上述症状发生则应及时给予患者阿托品、补液、加用麻黄素等治疗。同时麻醉初期应及时给予患者胶体溶液输入治疗, 从而达到补充循环血容量、改善循环功能的目的。

本次研究表明两组患者均取得良好的麻醉效果, 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感觉阻滞时间、阻滞完善时间、恢复痛觉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这就说明给予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硬膜外麻醉及腰硬膜联合麻醉均可取得良好的麻醉效果, 但腰硬膜联合麻醉效果更为显著, 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1] 张迎春.预见性护理对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并发症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中外医疗, 2013,5(7):160.

[2] 邝英桂.延续护理对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机体康复的影响.广东医学, 2013,34(16):2595.

[3] 魏廷举.评估67例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并发症风险的临床应用.重庆医学, 2012,41(17):1741.

455000 河南省安阳钢铁公司职工总医院手术室

猜你喜欢
硬膜硬膜外置换术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髓外硬膜内软骨母细胞瘤1例
高压氧在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引流对血红蛋白下降和并发症的影响
反肩置换术
蒙医结合微创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20例分析
喷他佐辛在剖宫产术后静脉镇痛与硬膜外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阿托伐他汀联合中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观察
胸部硬膜外麻醉镇痛对冠状动脉疾病的控制价值
硬膜外注射脉络宁配合手法复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7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