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记者 霖峰
邢台市城乡规划局“规划数字监察系统”以规划审批许可的相关资料为依托逐步形成空间数据库,基于GIS地理信息系统,通过综合应用GPS卫星定位动态RTK测量、HS车载云台、ATR角度测量、LRF激光测距、PVR影像传输、3G无线通信、RS遥感等技术为开发设计理念,努力实现新技术的高度集成应用,逐步打造规划数字监察为“一个中心、五个系统”的操作模式。
“一个中心”即数字终端指挥中心,“五个系统”即远程信息采集系统、执法前移控制系统、综合办公系统、提醒预警系统和绩效评价系统。为规划管理部门对其所辖区建设工程实施情况的合法性进行日常巡查提供监察手段,做到违规违法工程快速发现、及时查处、现场办公,达到规划监察“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
数字终端指挥中心。该中心相当于整个监察系统的心脏和大脑,负责将已审批建设工程相关资料提取、收集、存储至数字终端后,通过3G无线通信技术供监察人员对在建工程各施工环节核验时提取核对,并随即回传数字终端指挥中心分析判是否符合规划审批要求,按计划部署下一步监察工作。
远程信息采集系统。该系统由HS车载云台、GPS车辆定位仪和车载电脑组成现场指挥中心,一方面记录规划执法监察行进的全部过程,如遇突发事件即可将影像资料永久保存。另一方面对监察人员的巡查路线和现场核验建设工程施工环节实时传输至数字终端指挥中心,起到对内监督执法人员行为,对外保护执法人员人生安全,震慑蓄意违章者,系统还可以提醒监察人员已查验过的工程项目时间和工程进度情况,避免重复执法,造成人力资源浪费。
执法前移控制系统。在该系统中,规划监察人员随身佩戴的PVR影像传输,手持GPS终端仪器、ATR全站仪、LRF激光测距仪等高精尖设备,改变了过去的手工执法手段,可以深入建筑内部对规划审批的建设工程设计方案结构、层高、套数进行实测,实测数据通过手持GPS终端仪即时传回数字监察指挥中心辨别审批与实际建设是否一致,杜绝擅自改变建设工程内部结构、改变使用性质等违法建设行为的发生,避免因违章建设给公众利益造成损害和违法建筑建成后若拆除给建设单位造成经济损失,同时还缩减了工作面,提高了服务质量和执法效率。
综合办公系统。根据工作职责,对建设工程、市政工程施工,违法建设立案、调查、处罚决定、履行,投诉举报受理、调查、反馈、回访,守法证明申办、核实、核发等日常工作全过程进行网上办公。
>>系统功能结构图
>>网络拓扑图
提醒预警系统。将每项业务办理环节提前设定办理时限。到期未办理的,提醒预警系统会自动亮黄灯进行提醒。仍未采取措施的,系统自动弹出红灯警告,并在监督程序中进行扣分。绩效评价系统中设置了针对规划执法各项工作的绩效管理模块,将所有工作进展、完成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评价,对工作中突出问题进行分类汇总,并依据该市规划监察大队《百分制考核奖惩办法》,对整改措施不到位或未整改的事项进行处理。
该系统以规划审批许可的相关资料为依托逐步形成空间数据库,基于GIS地理信息系统,高度集成了GPS卫星定位动态RTK测量、HS车载云台、ATR角度测量、LRF激光测距、PVR影像传输、3G无线通信、RS遥感等技术打造规划数字监察为“一个中心、五个系统”的新模式,实现规划审批许可的全程管理。
在数据采集、执法、服务等方面形成互动,建设移动监察执法系统,帮助监察执法人员高效率地把现有的执法监察业务应用借助互联网和无线网络扩展到PDA等移动终端上,使处于移动状态的工作人员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移动终端继续保持与现有监察业务系统的无缝衔接。
采用一个中心、两条通道、一个平台、三个依托:以监察管理和指挥中心为载体,构建系统的统一指挥中心,统一下达项目执行的各项指令,实现对项目监察的统一指挥和调度;以3G网和局信息网为载体,形成日常事务性信息和审批业务数据两条通道,实现各个环节之间的信息沟通和数据传递;以数子执法监察系统为支撑,建立一个数据平台,实现对建设项目数据的集中处理,其中利用数据采集系统对数据进行切割转换,实现对工程项目大数据的汇总和分析。
在信息化条件下实施工程项目的数据传导模式,具体特点是:集质量控制、流程规范、资源整合、信息共享于一体,实现全程、全员、全方位、自动、远程、同步的建工项目管理。
目前河北邢台市规划监察大队共监管建设工程项目500余项,900余栋楼,700余万平方米,涉及范围为邢台市中心城区周边893平方公里,从原来依靠传统执法手段巡查监管项目一遍需20余天,到目前数字监察系统运行后巡查一遍仅需3天,大大提高了执法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