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梳理】
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要求考生能够“鉴赏诗歌的形象”,这是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题的必考内容,能力层级为E级。形象是诗歌中最基本、最关键的要素。诗歌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诗歌形象主要包括三类:诗人的自我形象、山川草木自然景物、民风民俗社会风貌。高考语文考查的诗歌形象,一般包括诗歌所塑造的人物形象(诗歌叙述者以及抒情主人公的形象)、自然风物形象、比喻性形象、音乐形象及特定形象等。要求考生能够借助对形象的赏析,洞悉作者情感及诗歌主旨,感受诗歌的意境美与情感美。
【解题技巧】
鉴赏古代诗歌中的形象,简而言之可分为三个方面:
一、通过了解背景,把握形象的理解方向
作者抒情言志,怀古咏物,大多是因被现实生活中某种因素所触动,有感而发,其喜怒哀乐与自己所处的历史时代及自身的生活遭遇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考生要解答诗歌鉴赏题,必须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作者的生活背景及其创作背景。了解作者的生活背景、思想倾向及创作风格可以帮助考生理解诗歌的内容及情感;适当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风貌,有助于考生准确把握其文学作品。有时候命题者会利用注解的形式提供相关创作背景,这其中有的交代了创作的年代,有的交代了创作的缘由,有的交代了创作的经过,有的交代了创作的背景……认真分析这些信息,有助于考生对作品进行深层次的理解。
二、通过语言分析,把握形象的外形与内涵
诗歌的语言是高度凝练的,考生在鉴赏诗歌时必须弄清每一个字词的含义,还要把握形象的言外之意,这是答题的关键所在。古代诗歌经常会利用一些特定的意象来表达相对固定的意思。如:杜鹃多喻愁情,归雁多喻思归,老虎多喻霸气,红豆多喻相思,杨柳多喻惜别,松树多喻坚贞,竹子多喻劲健,梅花多喻孤傲,兰花多喻高洁,菊花多喻隐逸,牡丹多喻富贵,落叶多喻光阴易逝、人生短暂,大鹏、骏马、凤凰多喻志向远大的人才,台城、吴宫、黍离多喻昔盛今衰,长亭、灞桥、易水多与送别有关,大漠、孤烟、长空多指边塞风光,夕阳、西风、残照多指个人身世沉浮和历史沧桑巨变等。考生要善于对这些诗歌形象的外形与内涵进行归纳和总结。
三、通过再造想象,填补形象的空白
古代诗歌言简意赅、讲究含蓄美、不直露的语言特点,要求考生鉴赏时要通过想象,充分调动形象思维去丰富诗词所描述的形象,要在想象中看文字所构成的画面,多角度、多侧面地调动各种知识与经验去理解作品的内容,把作品中的留白补充完整,使之成为完整的形象、情节或意境。
四、把握意象的指向,领悟言外的诗情
古代诗歌在表达思想感情时,往往通过寄情于物的方式,把复杂而深刻的内心情感投射到客观的物象、形象上,从而使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客观的物象、形象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相互统一,构成具体而生动的意象。意象是渗透着作者情感的客观物象。如何从意象入手来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及感情,是考生鉴赏诗歌的关键所在。考生在鉴赏诗歌时要找出作品中的形象,确定形象在作品中的特点,思考形象为什么会有这种特点,进而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五、从意境洞察心胸
“意”是作者在诗中抒发的思想感情,“境”是诗中所描绘的事物或画面。所谓意境,就是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事物或画面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诗歌中的意境往往是作者心灵的反映,是作者思想感情和创作风格的再现;把握了诗歌的意境,便有助于了解作者的风格及创作倾向。
【答题误区】
1.从设题角度来看,高考试题有的是仅就形象、意境、情感等某一个问题单独进行考查,有的是将形象、语言、技巧、情感等综合起来进行考查。考生在答该类题时有时会因为审题不清,将形象、意境和情感等混淆,或者是将要求回答的内容没有回答完整。
2.古代诗歌经常会利用一些特定的意象来表达相对固定的意思。考生在回答关于物象类题目时,由于没有相关的知识积累,不了解相关物象所表达的意思,导致对诗歌思想感情或者主旨的误解。
【同步突击】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
春游曲
王 涯
万树江边杏,新开一夜风。
满园深浅色,照在绿波中。
诗歌描绘了一幅什么画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
九日齐山登高①
杜 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②。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③。
[注]①九日:九月九日重阳节。齐山:今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东南。②翠微:齐山上的翠微亭。杜牧于唐会昌四年9月赴任池州刺史,取李白《赠秋浦柳少府》诗中的“开帘当翠微”句意,在齐山之巅建翠微亭,以表追思李白之意。③牛山:《晏子春秋·内篇谏上》说“(齐)景公游于牛山,北临其国城而流涕曰:‘若何滂滂去此而死乎?”。
诗歌描写了怎样的场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
送严士元
刘长卿
春风倚棹①阖闾城,水国春寒阴复晴。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
东道若逢相识问,青袍②今已误儒生。
[注]①倚棹:停船。②青袍:唐三品官以上服紫,五品以上服绯,六七品服绿,八九品服青。
“东道若逢相识问,青袍今已误儒生”一句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书生形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的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
秋宿湘江遇雨
谭用之
湘上阴云锁梦魂,江边深夜舞刘琨①。
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村。
乡思不堪悲橘柚,旅游②谁肯重王孙③。
渔人相见不相问,长笛一声归岛门。
[注]①刘琨:《晋书·祖逖传》说东晋时期将领祖逖年轻时就很有抱负,每次和好友刘琨谈论时局,总是慷慨激昂,满怀义愤。为了报效国家,他们在半夜一听到鸡鸣,就披衣起床,拔剑练武。这里是作者以刘琨自喻。②旅游:长期寄居他乡。③王孙:这里指游子。
诗中用了“芙蓉”“薜荔”“橘柚”等几个意象,请分析诗歌情景交融的意境。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下面的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
桑茶坑道中八首(其七)
杨万里
晴明风日雨乾时,草满花堤水满溪。
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
分析这首诗的意境。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阅读下面的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
和练秀才杨柳
杨巨源
水边杨柳曲尘丝,立马烦君折一枝。
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
诗歌是如何借“柳”这一意象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阅读下面的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
赠裴十四
李 白
朝见裴叔则①, 朗如行玉山。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身骑白鼋不敢度,金高南山买君顾②。
徘徊六合无相知,飘若浮云且西去!
[注]①裴叔则:即裴楷,晋人赞他“见裴叔则,如玉山上行,光映照人。”②金高南山买君顾:传郑子瞀不贪贵乐利,千金难买一顾。
诗歌是如何塑造“裴十四”这一人物形象的?请结合诗句,作具体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阅读下面的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
少年行
王 维
出身[注]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
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注]出身:出仕、出任。
诗歌刻画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阅读下面的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
曲池荷
卢照邻
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
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
诗歌塑造了荷花什么样的形象?是如何塑造的?请结合诗句,作具体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阅读下面的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
春山夜月
于良史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
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
诗歌前两联运用“夜”“月”“春山”“花”这几个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是如何营造意境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一、阅读下面的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
菩萨蛮
黄庭坚
半烟半雨溪桥畔,渔翁醉着无人唤。疏懒意何长,春风花草香。
江山如有待,此意陶潜解。问我去何之,君行到自知。
1.诗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春景图?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诗句分析诗歌塑造了怎样的作者形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二、阅读下面的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
玉楼春
周邦彦
桃溪[注]不作从容住,秋藕绝来无续处。当时相候赤阑桥,今日独寻黄叶路。
烟中列岫青无数,雁背夕阳红欲暮。人如风后入江云,情似雨馀粘地絮。
[注]桃溪:传东汉时刘晨、阮肇入天台山采药,于桃溪边遇二女,逐相慕悦,留居半年。后二人怀乡而归。后重访天台,不复见二女。
1.请分别简要分析“桃溪”“秋藕”和“赤阑桥”“黄叶路”这两对意象的内涵。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如风后入江云,情似雨馀粘地絮”表达了主人公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见下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