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陆”评“归来”

2014-09-03 00:56李立志
时代青年(上半月) 2014年8期
关键词:陆焉巩俐弗斯

李立志

传说中,西西弗斯违逆了天条,众神罚他将一块巨石推到山顶。无奈这块巨石非常重,没等推到一半就滚了下来。哪怕西西弗斯用尽全身的劲儿,石头依然顽固地摆着谱,拒绝配合。因此西西弗斯并没有得到赦免,只能日复一日地用汗水滋养着绝望。

人普遍厌烦重复做某件事,再看不到结果,简直要火冒三丈;但明知无望,却又摆脱不掉追求希望。因此就必须经历孤独和失望,顺便在逆旅中泻火,才能时刻不忘校准人生坐标。

对于本是上海大户人家“才子+公子”的陆焉识来说,这种孤独和失望的性质也许要更加复杂。如今,关于人生选择最流行的说法是“听从内心的声音”,作为严歌苓小说《陆犯焉识》的核心人物,陆焉识迈出的每一步都蓄满了强劲的个人主义基调。从最初挥别继母恩娘和妻子婉喻的畸情夹击,踏上异邦寻觅风流得意,到留学归来开始对琐碎的人生生厌,于是脚踩两只船;再到被发配至西北大草漠进行改造,陆焉识就像进行着一次次寻找本心的sd仪式,从原点出发,直奔未知的远方,沿途愉悦与困厄交相流转。当他在苦难中深情回眸,渴望重归原点,真正的救赎即由此开始。

只是在他醒转归来时,往事已成废墟:婉喻失忆,一双儿女更是对他满腔怨念。本以为获得了自由,却被现实再度捆住了希望,就像是对当初那些说走就走的上路所做出的偿还。

子女对他的隔膜,更多的是因为社会给予他的世俗评价,假设婉喻没有失忆,能否毫无保留地接受他?在西北20多年的改造生涯里,他摸黑给婉喻写书信,寻找一切机会逃回上海,都是因为对自己的出轨耿耿于怀。他渴望她的原谅,想要赢回她的信任,他看不到结局,却不愿意轻言放弃,如同推着巨石上山,一次次上行,又一回回跌落,在重复中撕扯着黑夜,也折磨着心灵。

严歌苓并没有在陆焉识归来一刻,为他和婉喻制造心灵碰撞的机会,也永远不会有。当追求自由的陆焉识带上婉喻的骨灰重返大西北,这处往日的身心牢笼,竟然化身为他的心灵自由之地,除了象征意义,多少体现了这位剧作大师的浪漫主义情怀。如果婉喻没有失忆,如果她毫无保留地重新接受他,帮陆焉识心灵获释,倒更像小学课本的必修章节,严歌苓的作品是整个人生。既然还原真相有些残酷,干脆用一个看似残酷的事实遮掩一下更残酷的人生吧。

根据本书改编的《归来》,是张艺谋导演加盟乐视影业后的第一部作品,被编剧邹静之誉为苦心之作。

◎豆瓣网评◎

@陈先生的相机:巩俐奉献了从影至今最感人的一场表演!张艺谋在商业与艺术中间找到了最平衡的一点。这部影片对应的是《我的父亲母亲》,它们的背景都是历史的错误改变了爱情的轨迹。《我的父亲母亲》讲的是漫长的追逐,《归来》讲的是漫长的守候。很感人,润物细无声的那种。

@andy:岁月静好,一去不返;归去来兮,唯有不复蹉跎,爱存留,唯咏叹。

@达米特:陆焉识,归来路焉识。于若归来汝焉识?怎么会有这么犯规的电影——从开场10分钟进入剧情后就一直哭到结尾,真的没停过!我对严歌苓是谁、作品怎样都不感冒,我只知道陈道明真男神帅炸了,巩俐真女神老戏骨,张艺谋真导演。一些简单的台词和小细节最戳我,男神催泪演绎了老年版《初恋50次》。

@米小兜:陪伴是最好的爱。endprint

猜你喜欢
陆焉巩俐弗斯
总得有人去擦星星
荒诞历史之下的人性与自由
——论严歌苓长篇小说《陆犯焉识》
巩俐 霸气源自底气
西西弗斯的神话
阁楼上的光
陆焉识形象论
电影《归来》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