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生活即做科研

2014-09-03 13:01张俊列
今日教育 2014年7期
关键词:生活研究教育

张俊列

初看这个题目,我们很容易想到“生活”很普通,而“科研”很神圣,两者之间似乎不该如此联系起来。这种认识,几乎形成了一种定势思维。实际上,庄子已对这种认识做出了批判,在《庄子·知北游》中记载了一段对话:“东郭子问于庄子曰:‘所谓道,恶乎在?庄子曰:‘无所不在。东郭子曰:‘期而后可。庄子曰:‘在蝼蚁。曰:‘何其下耶?曰:‘在稊稗。……曰:‘何其愈甚耶?曰:‘在屎溺。东郭子不应。”以道眼观一切物,物物平等,本无大小堑久贵贱善恶之殊。庄生知之,故曰道在屎溺。若是明白了庄子讲的这个道理,那么,品生活即做科研,这个论题就毫无疑问是立得住脚跟的。

一、说说“生活”与“科研”

品生活即做科研,这句话对于中小学教师而言,最为贴切。教师是教学的实践者,教学生活构成了教师的主要生活。可以说教学即生活。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的生活仅仅是教学而已。教师的教学生活不仅是为了学生,为了他人,为了社会,同时也是为了自己,追求自身的价值意义,提升自我的生活品质。而要过这样的生活,就需要教师对教学生活进行反思,成为一名反思的实践者。反思是对现状的一种不满足,是一种超越。教师作为反思的实践者也就是对自我日常教学生活进行反思、实现超越,在日常生活中寻求新意义和新价值体验。

我们对生活的反思,就是追求一种“值得过的生活”,值得“品味”、值得“回味”的生活。当我们试图超越自我已有的生活现状,而进入反思状态的时候,也意味着我们试图在做某种方向的努力,获得某种进步。这时候,也就意味着我们具备了主动研究的意识,研究也就是长期反思的结果。学问就是如此,我们喝茶,也许是为了解渴,可是喝着喝着,就想着喝得如何有情调些,如何有趣味些,这一想啊,就有了“茶道”,穿衣、吃饭都是如此。我们每天教书育人,更是会经常琢磨如何让教学生活过得有品位,琢磨的时间长了,自然也就会悟出一些教学之“道”。这就进入研究的状态了。

那么到底什么是科研呢?一提到科研,中小学教师可能想到的是各种课题,逻辑严密、方法严谨、充斥各种专业词汇、理论术语的面部生冷的大块头论文。而所谓的研究者也是那些大学教授、各类研究院所的专家学者。科研似乎离自己很远,自己所思所想所写,自己也很少认为是一种科研。相比于大学教师而言,中小学教师在科研方面是极不自信的,甚至于主动疏远科研,惧怕科研。但我要说的是,科研从来都不是什么生冷的面孔。阳春白雪固然可贵,下里巴人也着实可人。扛不动大旗,拉不起虎皮,我们也可以吹得起小曲,披得起草皮。

研究从广义上来讲包含三个层面:一是大学学者偏重学科体系的研究;二是专业工作者偏重技术应用的研究;三是实践工作者偏重解决问题的研究。中小学教师的研究,并非是要像大学教师或者自然科学的研究那样,一定要有大量的数据、图表、实验观察等等,试图寻找教育的新规律。实际上,这样的研究往往事与愿违。科研并不神圣,只要我们做了反思,我们研究了真正的问题,哪怕是很小的问题,我们也是在做科研,我们就是研究者。中小学教师相比大学教师而言,就是研究始终在实践之中,始终与实践互动。一旦有了心得体会,有了系统的成果,马上就可以在实践中获得效果,这是中小学教师的优势所在。

学问是在生活中品味出来的,这个“品味”的过程就是凝练“智慧”的过程。过有智慧的生活,做有智慧的教师。科研的结果是教师智慧的结晶与生活品质的提高,这就是我要讲“品生活即做科研”的初衷。智慧从哪儿来?智慧从反思中来,从实践中来,从对教育的爱心关怀中来,从细致的观察中来,从广泛的阅读中来。

二、我们的问题从何而来

有了对科研的正确认识,也就具备了从事科研的信心。科研源自于日常生活中的问题,那么,我们的问题从何而来了?我们要从哪些方面去捕捉问题?这是很多中小学教师的困惑所在。

(一)直面教育教学中的问题

中小学教师在实践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就是我们直面的研究问题。不必要贪大求全,只在乎能够解决问题。中小学教师研究要以教育教学工作为中心,以现实做的事情为中心,研究一个与自己相关、与实际情况相符的课题。比如说李吉林老师,就是因为深感当时语文教育的枯燥乏味,而将中国传统的情境艺术思想引入语文教学中来,力图改变当时语文的枯燥乏味。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取得了成果,这也就是从“身边找问题”。

(二)理论要适度先行

中小学教师经常遇到的一个困惑是:不知道如何才能找到真正的问题,如何判断这就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这与个人的理论素养有关系。新课改之后,国家进行了大规模的教师培训,其目的就是提高教师们的理论素养,进而提高教学实践水平。但是根据我们的调查结果,发现培训的效果并不理想。我所要强调的是,没有一定的理论素养,就难以具备对实践问题的敏感性。就好比很多教师所疑问的,同样是听一节课、观摩一堂课,有些观摩者可以提出很多问题,发表很多独到的见解,而有些观摩者就很难有所发现,说到底就是对问题不够敏感。所以,我的一个观点就是“理论适度先行”,在理论学习的启迪下形成实践探索的问题。叶澜老师在进行新基础教育实验时,十分重视理论先行的原则,通过理论上的提高,增强教师们发现问题、探索问题的能力。

(三)关注教育发展趋势

进行教育教学研究,要具备一定的超前意识。很多教师教学能力非常好,对付日常教育教学任务颇有余力,但进入了专业发展的高原期,找不到更高的发展方向。这说明教师超前意识不强,容易陷入日常的、传统的思维习惯之中。这时候如果能够关注一下整个教育或者某个学科领域的一些发展趋势问题,从中寻找到研究的基本问题,往往会比一般项目更具有前瞻性。而且,这样的研究课题实践起点高,很有可能在教育教学改革的大潮中发挥一定的引领、示范作用。如在新课改之前,就已经有很多老师进行了体验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等方面的实践探索,当正式实施新课改之后,他们本身已经成为新课改的引领者。华东师大一附中的刘定一老师在深入钻研系统科学理论,了解当代科学发展中学科交叉与融合的趋势,以及社会发展对综合应用多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迫切要求后,在1996年就提出了“高中生跨学科研究活动辅导的探索”的课题,并进行了实践研究。当教育部在高中课程改革中提出“研究性学习”内容时,刘老师的相关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好的实践探索成果。他的成果不但在全国教育科研成果评奖中获得较好评价,而且在以后几年中对推动很多地区、学校的课改实践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四)学会小题大做

中小学教师选择问题,最好是能够做到小题大做。能够找到一个小的切入点,进而逐渐深化、系统研究,这样便于聚焦问题、驾驭问题,进行有深度的开掘,锻炼深入探究、追问实践的意识和能力。有些教师选择的问题常常过于宽泛,不便于实际操作,难以出成果。

如有两位教师提出的课题:其一“培养学生外语学习兴趣的研究”;其二“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利用‘悬念提高教学效果的研究”。

仔细分析后可以发现,前一位教师提出的课题需要研究的内容非常宽泛,可涉及不同学段、不同年级和校内、校外诸多方面。就校内而言,会涉及课程建设、课堂教学、课外兴趣小组等;再仅就其中的课堂教学而言,与学生的外语学习兴趣直接相关的就有目标定位、内容处理、情境创设、过程调控、资源运用、评价反馈、师生对话、组织形式等多个方面,其中每一个方面都包含了很多需要研究的内容。所以面面俱到地研究培养学生外语学习兴趣问题,是很难深入的。

相比之下,后一位教师从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学习不够重视、自己任教的班级数量多、对学生情况不太熟悉等实际出发,选择了切入口比较小的课题,研究的可行性、所能达到的深度和实际价值就大大增加。

(五)自己要明白问题

有些教师喜欢跟风、套用一些理论术语,然而自己对这些理论术语的理解并不到位,甚至会闹出一些笑话。有一次我和一位教师聊天,就提到过这个问题。这位教师去某学校做报告,讲到多元智力理论,后来一位资深教研员竟然说道,某某教授提出的多元智力理论很有新意。这位教研员竟不知多元智力理论为何?所以,教师在做研究,进行问题设定的时候,如果是借用了某些新的理论术语,一定要搞明白这究竟是什么意思,否则弊端就太明显了,效果自然不会好。

总之,构成一个教育问题应具有四个特征:(1)问题的前提必须是正确的。如“中学生体验性学习研究”这个题目,就很好地把握了热点趋势。(2)问题一定是个真问题。即这个问题一定是我们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所遇到的、所发现的,确实困扰我们,有待于解决的问题,而不是借用某种术语所伪造的问题。(3)问题应该有明确的界定。如“关注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研究”,就界定模糊,学习能力到底指哪方面的学习能力,不加界定就太模糊,没有具体针对性。(4)问题具有普遍关注性。如“怎么样解决班级里两位女同学不团结问题”就不具有普遍性,但是将这个问题拓展为“班级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策略研究”就具有了普遍性。

三、选择问题的基本方法

明确了选择问题的基本来源,通常还会遇到各种大小、主次不同的问题,这些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的选择、过滤,进而确定一个最值得研究的问题。在这里介绍三种基本方法。

(一)寻找研究的空白点

主要指他人尚未涉及的研究领域。这首先需要长期关注本学科的研究进展,了解别人的研究方向,从而把握好研究的动态。这种研究的要求是比较高的,需要极高的创造力,提出新理论,运用新方法,得出新结论等。

如字族文识字。这种方法是由四川省井研县鄢文俊等探索研究,并应用于实践的一种识字方法。他在传统识字经验和集中识字等经验的启发下,认为在汉字中有一定数量具有派生能力的“母体字”,“母体字”可以衍生出几乎所有的常用字,称为“子体字”。经过筛选,精选出2500个常用字。把用母体字带出的一批批音形相近的合体字,组成一个个“字类”“家族”,称为“字族”。在2500个常用汉字中,确定母体字220个,字族389个。而后,以一个字族中的字为主,编写出课文,称为“字族文”。利用编就的一篇篇字族文来识字,是字族文识字的主要方式。例如,围绕母体字“青”以及衍生的子体字(合体字)“请、清、情、晴、睛”,编写了课文《小青蛙》:

河水清清天气晴,小小青蛙大眼睛。

保护禾苗吃害虫,做了不少好事情。

请你保护小青蛙,它是庄稼好哨兵。

(二)理论的借鉴与迁移

就是我们经常所谓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或是“移花接木”的道理。借用其他领域、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或研究成果,来解决本学科中的问题,进行新实验,对教育改革问题加以研究,对习惯了的老问题可能产生新认识、赋予新意、揭示新规律。如把语文教育看成是有机体,移植医学上的病理学原理,开展“语文课堂教学失误之诊断”等课题研究。

(三)参与学术争鸣

学贵争鸣,才能进步。可以针对别人的研究成果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与之商榷,引发新的讨论。如针对江苏特级教师周益民发表在《人民教育》的《无法预约的精彩》一文的观点,就有不少教师和学者发表了争鸣性的文章及观点。有位老师认为该文中对教学的生成性认识有误,实际上并非是“无法预约的精彩”,而是“无法无天的精彩”,因而他写了一篇文章叫《课堂生成应有度》,提出了生成性教学的“限度性”问题。周益民老师的文章,涉及到最为重要的一个观点就是教学应该充分地发挥其生成性。然而,这里就存在一个教学的生成性与预设性的关系问题,进而再涉及到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问题、如何认识学生的问题、如何尊重学生的探究兴趣与教师的引导作用的问题、如何认识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的问题等等。而这些问题又是经常困惑着教师,也是新课改以来在理论界引发广泛争鸣的问题。需要强调的是,争鸣必须要基于学术的理性探讨,而非为了标新立异。通过深度的争鸣,可以提升教师反思问题、解决问题的素养。

总之,科研不能脱离生活而孤立的存在,科研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生活。今天的教师从事科研活动,提高教学反思与研究的能力,这已经是时代给中小学教师所提出的专业发展要求。品生活即做科研,希望教师能追求一种有品位的教学生活,获得智慧型的成长。

猜你喜欢
生活研究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题解教育『三问』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生活感悟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