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宋石男
权臣的覆灭不值得同情
文 / 宋石男
权臣之兴起,必须依托皇权支持。随势力壮大,权臣会部分侵夺皇权,对皇权形成威胁,最终又被皇权清算。
权臣,是皇权时代的特有品种。在宪政民主的框架下,几乎不可能出现权臣。因为个人的政治权力不论在时间还是空间上,都是有限的,随时可以被收回。任何人都不可能持续膨胀地掌握政治权力。
权臣与皇权的关系,常常充满张力,二者既有对立,又有合作,随着时局的变化而不断转换。权臣之兴起,必须依托皇权支持。权臣本人往往也一度对皇权的巩固和发展贡献不菲。但随着势力壮大,权臣会部分攫取、侵夺皇权,对皇权形成威胁,最终又被皇权清算。
有清一代,中央集权程度达到中国皇权时期的顶峰,故而并未出现太多权臣。史学家杨珍曾做过统计,认为清代真正能达到权臣地位的只有7人,其中鳌拜是排名第一的强势人物。
鳌拜是满清镶黄旗贵族,三朝元勋。他以军功起家,1644年,清兵攻陷北京,多尔衮考核群臣功绩,鳌拜以“忠勤戮力,晋一等子”,可说是战功赫赫,为清王朝贡献卓著。
1661年,顺治遗命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为辅政四大臣。鳌拜军功最高,但因资历、威望等缘故,名列第四。他不甘于此,遂倾力施展诸种扩权、夺权手段。
夺权第一要义,是击倒政敌。鳌拜先是借圏地换地之争,杀尚书苏纳海、总督朱昌祚、巡抚王登联。鳌拜就此成为四辅臣中政治实力第一的权臣。
等到1667年,康熙满14岁亲政,四辅臣的政制安排理应退出历史舞台。此时,索尼已死,苏克萨哈要求辞职,还政康熙。鳌拜不甘心退出权力中心,遂裹挟遏必隆,对苏克萨哈发动致命攻击。他诬陷苏克萨哈请辞是“背负先帝”,“别怀异心”,更罗织24条罪状,要将苏克萨哈斩首抄家。康熙以“核议未当,不许所请”。鳌拜在殿前对康熙疾言厉色,恐吓要挟,刚亲政的康熙羽翼未丰,无法抗衡鳌拜,苏克萨哈遂被处绞刑。
此后,鳌拜的权力达到顶峰。学者杨珍总结了鳌拜在权力顶峰的四个特征:一是蔑视皇帝,飞扬跋扈。他常在康熙面前对部臣高声喝问,还拒绝执行康熙的旨令。二是将朝廷治权私人化。一切政事,鳌拜先于私家议定,然后施行。三是部分掌握生杀大权。前述诛杀尚书苏纳海、辅臣元老苏克萨哈等人,均是其擅权决杀的得意之作。四是部分掌握人事大权。“所喜者举荐,所恶者陷害”,大力培植私党。行政权、司法权与人事权本是皇权至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却为鳌拜逐次侵占或部分侵占。
任何一个稍有抱负的帝王,都不可能容忍鳌拜这种权臣。康熙八年(1669年),康熙与近臣索额图密谋,支开京城中鳌拜的亲信,在鳌拜入朝时,密令庭前布库少年们将之生擒下狱,并宣布鳌拜30条罪状。本应处革职、斩立决,但康熙帝念其往日功勋,将其免死禁锢。不久,鳌拜在禁所死去,死因至今未有定论。
值得注意的是,鳌拜的覆灭,不是他一个人的覆灭。绝大多数权臣的周围,都会形成一个以其为核心的利益集团。鳌拜的利益集团,势力盘根错节,深入政体骨髓。鳌拜被擒后,其党羽也或死或革。不过,并没经过军事流血,也未引发社会重大骚动,故而有人评论康熙处置鳌拜案说:“声色不动而除巨恶,信难能也。”
康熙固然是一代政治强人,但灭鳌拜集团而不引发政体或社会巨变,也并非全因他的英明神武、雄才大略。当知,在皇权时代,不论某人如何位极人臣,其权力都只能由皇权授予、确立和保障。
权臣与皇帝之间的斗争,只是上层政治人物的角力游戏,它关涉到高层权力的再分配,但对整个国家的走向、政体的变革、民众的福祉,并无太大影响。
那些被诛灭的权臣,既是皇权的支持者、既得利益者,又是皇权的偷窥者、僭越者,最终还成了皇权的专政对象。以此观之,当权臣在权力最炽热之时,其人生已带有某种不值得同情的悲剧意味。■
来源 / 《南方都市报》,2013年12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