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维铁
现在备课都提倡写教学反思,绝大部分教师都认识到了写教学反思的重要性,那么如何写教学反思呢?我从化学教学实践出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写教学的成功之处
将教学过程中自己认为满意、成功的地方,自己认为有助于提高教学水平的方法,能够引起教学共鸣效应的做法,如新课的巧妙引入、内容的过渡、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最新科技动态、巧妙的设问、形象的比喻;演示实验的改进;哪怕是学生走神,为提醒他的一个玩笑,都可以在课后记录下来,为以后的教学提供经验和参考。例如在讲“常见的盐”一节时,先设问:“Na2CO3、CaCO3、NaHCO3、NaCl等盐,它们的水溶液是否都呈中性?”然后让学生通过用pH试纸分别测其溶液的pH值,判断溶液的酸碱性,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再通过讨论、发言、教师总结,最终得出结论,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又如在讲煅烧石灰石时,可以出示明代于谦的诗《咏石灰》:“千锤万凿出深山”是形容开采石灰石很不容易,反映的是物理变化。“烈火焚烧若等闲”反映的是化学变化,煅烧石灰石生成二氧化碳和生石灰。“粉身碎骨浑不怕”极其形象地写出了不怕牺牲的精神,所体现的是物理变化。“要留清白在人间”更是作者在直抒情怀,立志要做纯洁清白的人。这样分析使学生对教材中关于石灰石、生石灰、熟石灰一系列转化的化学方程式会有深刻的理解,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也使学生受到了人格的熏陶。
2.写失败之处
即使对教学内容进行了精心的设计和准备,也难免有不满意之处,如知识点的安排顺序不得当,演示实验不成功,课堂气氛不活跃,与学生发生矛盾,甚至是自己的心情不好影响了教学效果,都可以记录下来,使之成为在今后教学中的教训,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改进。例如在讲“盐”的时候,一个学生把从家里带来的一包食盐拿出来提问:“老师,盐不就是食盐吗?”此时教师不能马上批评他,相反要表扬他,说他的问题提得好,然后让所有学生讨论:“盐真的是指食盐吗?”通过讨论交流,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解决了问题。一个不正确的提问却得到了正确的答案,真是一举两得。
3.写教学机智和教学能力
再详尽的教案也不可能在课堂上照本宣科,也不可能预见师生思维发展、情感交流的全部情况。课堂上随着教学内容的开展,问题情境的创设,或者一些偶发事件的产生,教师总会突然产生一些灵感。这些智慧的闪光点往往突如其来又稍纵即逝。如不及时利用教学后记去捕捉,就会再也想不起来,从而造成很大的遗憾。如在引入“空气”的时候,可以通过猜谜语的方式,“‘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这是写什么?”从而引入课题。通过学生对风的体会,大胆地说出空气的一些物理性质及空气的组成。通过从学生的亲身经历得到知识并且能加以运用,是学好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
4.写学生的问题和学生的见解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如知识难点、思维障碍、作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等记录下来,便于在以后的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实施补救措施,同时也为再次教学时确定学生学习难点、揣测学生的学习心态提供依据。另外,学生在课堂上往往会提出一些问题,或对某个知识点的独特见解,教师将这些问题及时地记录下来,在课后及时进行研究,会收到很好的效果。如在讲铜生锈时,学生会问:“为什么铜会变绿,而铁生锈时却是红色?”抓住这个问题,让学生回家做实验,下堂课再重点讨论、分析、讲解。这样既给学生实验的机会,又带动了学生探索问题的兴趣,使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用心观察、思考。
5.写再教设计
在教完每堂课后,静下心来,思考这堂课的得与失,根据这堂课的教学体会以及学生反馈的信息,写写“再教设计”,思考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怎么教,才能让这堂课的效果更好,这样可以扬长避短,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如在教中和反应演示实验时,课本上直接告诉教师如何操作,但是教师上课时应该提问是先加酸还是先加碱,首先可以让学生展开讨论,最后有三种情况,一是先加碱后加酸;二是先加酸后加碱,三是同时加,通过实验观察比较,得出第一种情况效果最好,这样学生容易听懂且印象深刻。
6.写备课思维过程
上完一节课后,仔细思考一下这节课学生的接受能力,然后再根据自己备课的思维,检查一下自己存在的不足,以此促进自己的备课能力和教学水平。如在备“分子和原子”时,如果按照课本上的内容上课,太抽象,学生很难听懂,所以要求教师想办法让学生化难为易,轻松掌握。在讲分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时,可以做一个实验,让学生加以直观感受:把50克沙子加入到100毫升水中,是否等于150毫升?这样学生容易听懂。
总之,教学反思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过程。通过教学反思教师每天都会有新的发现、新的启发,从而走上一段新的教育探索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