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郁翔
摘 要:中国工笔人物画是传统国画中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本文主要阐述在工笔人物画学习中,从基础临摹练习——生活写生观察——创作实践提升的全过程。
关键词:工笔人物 临摹写生创作 探析
中国工笔人物画是我国的传统绘画艺术,分为白描、淡彩、重彩等多种形式风格,它相对于“写意人物画”来说,是较为写实、具象的形式。自汉魏六朝至隋唐五代,工笔人物画经历了由发展到技法成熟、创作繁荣的鼎盛时期。明清是工笔人物画最为成熟的时期,大多作品人物造型严谨、精神面貌刻画入微。历代以来工笔人物画是画家描绘历史事件,刻画现实生活,表达宗教信仰,人生情怀的重要手段,它强调“传神” 、“以形写神”、“形神兼备”的艺术特色。笔者通过多年的中国画工笔人物练习和研究,经历了从基础临摹练习到生活写生观察,最后挖掘素材到创作实践提升的过程。
一、临摹传统古画
感悟最深是临摹南宋画家李唐的《采薇图》,这是一幅反映历史题材的绘画作品,是以殷末伯夷、叔齐“不食周粟”的故事为题而画的。刻画了古代这两位宁死不愿意失去气节的人物。图中伯夷、叔齐对坐在悬崖峭壁间的一块坡地上,伯夷双手抱膝,目光炯然,显得坚定沉着;叔齐则上身前倾,表示愿意相随。俩人面容清癯,身体瘦弱,肉体上由于生活在野外和以野菜充饥而受到极大的折磨,但是在精神上却丝毫没有被困苦压倒。
完成这幅画共分三个层面进行临摹学习。第一层面是前面的几棵大树,第二层面是人物,第三是后面的山石和树叶及水纹背景。临摹时仔细分析最前面那株松树,中侧锋并用表现苍老的树干及浓淡不一的叶子,带点小写意又兼工笔勾勒方法,用重墨粗笔勾画,使画面有力量感。然后枯笔略加些鳞纹明暗擦染,产生虚实浓淡的韵味,树枝上叶子用重墨勾画,有虚实、前后、重叠等效果,杂草虚虚实实作为陪衬。人物是画面的中心点,要画出内心世界和经历人间沧桑的感觉,人物的脸部注意虚实、结构变化,头发的细密与蓬乱杂而不乱、统一有序,手脚结构变化更要细腻,摆放在二人面前的篮子和镢头是采薇的工具,起点缀的作用,画时用淡的线条表现,体现明暗立体感。最后层次是背景,后面的山石及树叶处理运用斧劈皴表现出阴阳向背,高山险竣的气势。松树上缠绕的古藤及不同的松针,勾画时细而长淡处理,层层叠加,块面和点之间有不同的变化,营造出一派荒芜寂静的场面。用侧锋淡墨描绘一条逶迤蜿蜒的小溪,人物坐的石头上用侧锋大面积一扫并注意干湿节奏处理,地面上适当作些肌理处理,这样使整幅画构图更加丰满,画面豁然开朗,充分体现深山老岭的情景。
最后整幅画再进行韵染和调整,在人物的衣纹用淡墨和浓墨略加渲染,使人物更加精神特别是双眼流露出不屈不饶的气质。树叶,树干等也进行有层次的墨染,使画面产生一种身临其境之感(图1)。
通过临摹《采薇图》,充分感受到古代“山水人物”画的绘画特色,体会到古代工笔人物画线条的美感和笔墨韵味。
二、生活写生入手
工笔画人物写生同样也有着坚实的素描作基础。素描练习是前提,先用铅笔打形体,能较好把握人物的造型。一幅人物画不但要求结构准确,还要求生动、严谨,既粗中有细,笔墨、线条是工笔画人物的灵魂。在写生过程中人物的比例、造型把握,头部的正和侧面的动势尤为重要,工笔人物画的写生手法主要依靠点线来完成,即用笔墨塑造形象,整体与局部写生,依靠轮廓的特点和线描线形的变化及不同的笔法表现不同的质感。一开始写生中由于把握不住形体,我以局部画头部和人物的手脚入手,观察它的结构和骨架,要自己把握对象的“取与舍”,取其质,存其神。在后阶段工笔人物写生时总结经验,先从素描稿进行写生入手,起素描稿时要注意人物大的动态趋势,头部、躯干与四肢的协调关系,掌握人物的结构特点和虚实、明暗变化,衣纹多产生于人体活动的关节部位,注意它线条的自然规律。铅笔过稿后,再用笔墨将人物和背景用线勾出,并且注意墨色的浓淡虚实和线形结构,多次练习下来效果较好(图2)。
三、创作实践提升
工笔人物的创作是一种不可重复的有生命意味的形式创造。它讲究(1)构图:强调造势、造险,“疏能走马,密不容针”,大虚大实的开合关系,以此调动画面的关系,营造一种静中有动的气势,达到“经营”的目的——气韵生动。(2)立意:意境的“迁想妙得”来源于生活的感悟。(3)虚实:“计白当黑”, 浓、淡、干、湿是一种小的虚实关系。
1、根据写生稿进行创作。通过写生找到了素材运用到创作画面上,也可以从平时生活中积累素材,笔者在人物画创作中,首先是把握人物的比例关系及构图处理,由于线条是中国画工笔人物的主要特征,要通过线、墨色来表现现实生活形象。在写生人物画中,造型、比例很重要,通过不断写生才体会到写意人物画和工笔人物画的区别和联系。工笔人物画讲究用线造型,在写生中先用淡墨有虚实画人物的脸和五官,要仔细、微妙地表现它的灵动和虚实,头发按结构一束一束有前后次续排列,而衣纹的变化按人物的结构和转折进行勾线,产生刚柔、曲直、疏密、粗细、方圆的变化,达到线与线笔意相随。
2、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工笔人物反映现实生活、塑造人物形象,但近现代的人物画出现了满构图,人物画要求造型准确生动,这和传统中国画对空白和神似的强调有所不同。西方现代艺术对形式的解放也冲击了传统中国工笔人物画,在中国工笔人物画中出现了变形、夸张、观念性、装饰性的作品。笔者在生活中留意观察周围的景物,现代高科技地铁发展时代,地铁生活快节奏的片刻宁静和休闲的情景形成对比,由于经常往返坐地铁,时刻留意有特色的瞬间拍摄下来进行艺术创作。如创作《地铁女》作品吸取了中国传统的线描方法,在表现线描上先把人物的头部从淡到深进行勾勒,头发的反复变化使其产生飘逸感,人物的衣纱充分运用长勾线,起伏连绵,生动洒脱,抓住人体结构,把握人物比例,环境带有较强的装饰性。由于亲身经历和亲身感受的事物进行艺术创作,有生活气息,在观众中引起共鸣。
色彩在工笔人物绘画中占重要地位。在色彩处理上按结构分五色层层渲染。染墨 用墨分染头发眉毛眼睛。染头发从发厚处落墨,向发际处淡淡晕染开,每遍要染的薄、透。发际与皮肤相接处要染得淡而无痕,眼睛应重点刻划,先用淡墨将上眼睑略加渲染,再仔细勾画眼睫毛。用朱膘加少许曙红渲染脸颊,眉弓以下、额边、颈部、下眼睑。指尖用曙红分染。淡墨染、曙红渲染背景扶手,雨伞用胭脂加墨分染。创作是一种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沟通、共鸣的形式,在画作中融入一种情感,才使作品充满生命感染力(图3)。
当前工笔人物画已经走向多元的趋势,形成多种角度、多种层面的格局,无论从题材内容、审美趣味、艺术处理上都有相当大的变化。
通过多年的专业训练,深深感悟到绘画艺术贵在坚持不懈的努力,要沉下心来,静下心来练习、创作,不断的思考、总结和再思考,在继承工笔传统人物画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创造出和时代相结合的工笔人物画作品来。
参考文献:
[1]《中国画论》 江苏美术出版社 2004.6
[2]《中国画创作》 新美术 2007.3
(杭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浙江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