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引循
孙中山讲过一句话:“我中国近代文明事事皆落人之后,惟饮食之道之进步,至今尚为文明各国所不及。”的确,中国人在饮食方面的研究是外国人难以企及的。仅就煮饭煮粥而言,就有很大学问。煮饭煮粥,本是每一个家庭必须面对的工作,不少人会说,这谁不会啊?米多加点水煮出来的就是粥,少加点水煮出来的就是饭。难道真这么简单吗?读读《老老恒言》,就会发现这里面的学问还真不少。
首先是用什么米好。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主张煮饭用陈米,认为新米老人吃了容易引发旧病。《老老恒言》认为新米对胃气虚弱的老人确实不如陈米好消化,但新米滋润、香气怡人,所以也不妨酌情食之。如将新米稍微炒一下,吃起来会更有助于消化,并具有开胃的作用。有一种香稻米,炒后香气反而会减弱,可直接用来煮饭,煮的时间长一些更香。还有一种被称为“老年之供”的特制米,这种米必须用水浸泡,然后使之结冰,并自然风干,这种米煮饭会很松软,特别适合脾胃不调的老年人。煮粥宜用新米,新米香甜暖胃,乐天诗云“粥美尝新米”,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其次是用什么样的火。《老老恒言》告诉我们,凡是用新米煮饭都要用大火煮,等开锅了就可以吃了;凡是陈米和炒米都要用小火煮,煮熟后等一会儿,等湿气收敛了,米饭便开始发松,这时候里面也熟透了。
再次是煮粥时搭配什么好。粥为第一大补之物,食粥养生在中国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历来被中医养生家和老百姓所推崇。明代医家李时珍曾在《本草纲目》中介绍药粥62种,到清代《粥谱》中已记载了200多种药粥。一般来讲,用米配莲子最好,其次可以配芡实、薏苡仁,这些搭配有健脾补肾祛湿的作用,比较平稳。如果身体有小病的话,可以通过药粥来进行调养,具体应根据病情的不同搭配不同的原料,如夏天暑湿,可配荷叶、绿豆;肺阴虚干咳气喘,可配百合;便秘,可配白芝麻、松子仁;咽喉干哑,可配鸭梨……药粥种类很多,但要注意两点:①要搞清楚功效再用;②不可常用。
最后是加多少水合适。清代李渔在《闲情偶寄》里专门有一节讲“饭粥”。他说:“饭之大病,在内生外熟,非烂即焦。粥之大病,在上清下淀,如糊如膏……粥水忌增,饭水忌减。米用几何,则水用几何,宜有一定之度数……用水不均,煮粥常患其少,煮饭常苦其多,多则逼而去之,少则增而入之。不知米之精液,全在于水,逼去饭汤者,非去饭汤,去饭之精液也。精液去则饭为渣滓,食之尚有味乎?粥之既熟,水米成交,犹米之酿而为酒矣,虑其太厚而入之以水,非入水于粥,犹入水于酒也,水入而酒成糟粕,其味尚可咀乎?”这段文字将煮饭煮粥之要领讲得太精辟了。简言之,要想饭粥美味,“煮饭勿以水多而减,煮粥勿以水少而添”,而应一次将水放合适。我们现在用的厨具,如电饭锅、量米的容器等,上面均有刻度,所以操作起来就更容易了。
上述,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①煮粥宜用新米。老人胃不好的煮饭宜用陈米,如用新米最好先炒一下有助于消化。
②新米煮饭用大火,陈米煮饭用小火。
③煮粥可配莲子、芡实、薏苡仁等。
④煮饭煮粥时放水要合适,煮饭最忌水放多了再减,煮粥最忌水放少了再添。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