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类高校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2014-09-02 00:33徐丽杰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7期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

徐丽杰

摘要:西方经济学课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和核心课程。基于课程本身的特点,在财经类高校的教学实践中,无论是在课程建设方面、教师教学方面,还是在学生学习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必须进行相应的教学改革,以优化课程建设和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财经类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4)07-0074-03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推进,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西方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在财经类高校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现,已经成为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必修的十门核心课程之一。作为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大多数财经类高校都开设了西方经济学课程,但是对于如何完美无缺地将西方经济学这一缤纷多彩的世界展现给学生,目前还存在许多的误区,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1]。本文从教学实践出发,针对西方经济学课程的特点,分析目前财经类高校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探索性地提出一些教学改革的建议,以期不断改进和提高教学效果。

一、西方经济学课程的特点

(一)理论体系综合,研究内容庞大复杂

1.理论体系综合

西方经济学从产生至今,大致经历了重商主义、古典经济学、庸俗经济学和庸俗经济学后四个发展阶段,目前统一于现代主流经济学理论框架下。从研究对象上看,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主要涵盖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部分。微观经济学以个体经济单位作为研究对象,核心是价格理论,主要由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市场论和分配论等构成;宏观经济学则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及后果,核心是国民收入理论,主要由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失业理论、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等构成[2]。概括地说,西方经济学从宏微观层面研究市场经济体制下资源的配置和利用问题,具有完善综合的理论体系。

2.研究内容庞大复杂

作为经济学专业的基础课,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内容非常宽泛,与统计学、金融学、会计学、财政学、社会学、管理学、法学等诸多学科都有着紧密的联系。而且,西方经济学与一些学科的交叉发展又产生了一些新兴学科与边缘学科,如信息经济学、消费经济学、行为经济学、试验经济学、教育经济学等等。这就使得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更加庞大[3]。同时,西方经济学派别林立,各学派之间不断论战,在丰富了理论体系的同时,也使得教学内容更加复杂,往往给初学者带来诸多迷惑和不解。

(二)研究方法众多,理论模型贯穿始终

西方经济学涉及的研究方法众多,既有定性分析又有定量分析、既有规范分析又有实证分析、既有均衡分析又有边际分析、既有静态分析又有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各种方法的交错使用往往使部分学生感到难以理解和区分。再加上西方经济学是一门理论性比较强的学科,大量的理论模型、几何图形和数学公式充斥其中,在严格的假设条件下使用复杂的数学模型来解释人们的经济活动,理解起来更加抽象。

(三)课程内容与经济现实紧密联系

西方经济学是研究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一门理论学科,是对资本主义各个发展时期经济发展状况的经验概括和理论总结。它产生于现实经济生活又指导并反作用于现实经济生活。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西方经济学中诸多理论对我国的经济运行同样具有指导意义,有助于解决我国市场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二、财经类高校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课程建设方面

1.教材内容难以适应教学需要

目前国内各高校使用的《西方经济学》教材版本很多,但品质参差不齐,很难找到一本适宜的教材,尤其是针对财经类高校的教材。国内学者编写的教材基本都是在主流经济理论的框架下进行分析,对非主流经济理论往往缺乏系统的介绍;再加上教材编写的滞后性,大多数教材内容跟不上学科的发展,对西方经济学的前沿动态理论介绍的很少,使用的数据和案例都是多年以前的,内容陈旧,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而使用国外教材也存在诸多问题:首先是目前大多数学生的英语水平普遍不高,直接使用外文原版教材存在很大的难度,而翻译的教材由于语言习惯和理解的偏差,大多晦涩难懂。其次,使用国外教材可能使得学生只知道西方国家经济体制运行的原理、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但却很难和中国的经济现实联系起来,难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2.教学学时不足

目前,大多数财经类高校对西方经济学课程基本上都是在一个学年内讲完,共计108个学时,这相对于西方经济学庞大的理论体系而言显然是不足的。以高鸿业教授主编的《西方经济学》教材为例,微观部分加上宏观部分共计23章,按照108个学时计算,平均4个多学时就要讲完一章,显然有点量大。再加上这门课程多是抽象的理论和数学模型分析,对初学者而言,往往感觉难以承受和理解。如果舍弃部分章节可能会影响理论的系统性,而全部讲完又难以讲透彻,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

3.支持课程的设置存在问题

西方经济学的学习需要一系列的支持课程,支持课程的设置是影响西方经济学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例如西方经济学中存在大量的数学模型和数学推导,理应在学生学完高等数学之后再开设。但是在实际课程设置中,出于各种各样的考虑,有些高校将西方经济学课程开在了大一下学期,此时学生连微积分都没有学完,甚至有些专业还没有学过微积分,上课如听“天书”,极大地影响了教师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教师教学方面

1.过度依赖多媒体教学,教学方法单一

随着现代科技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法已经在各高校西方经济学教学中普遍使用。多媒体教学法的引入大大提高了信息传递的效率,提高了教学内容的表现力,具有信息量大、准确度高、图文并茂等优点。但是由于西方经济学中存在大量的图表和数学推导,单纯利用多媒体很难让学生理解和消化。而在现实中,随着多媒体教学法的普及,有部分教师却在教学中抛弃了课本和教案,过度依赖多媒体,课前不充分备课,授课内容完全围绕多媒体课件展开,离了课件就讲不了课,教学方法单一,使授课效果大打折扣[4]。endprint

2.重理论、轻实践

西方经济学虽然是一门理论学科,但与经济社会现实却有着紧密的联系。然而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往往有部分教师只注重对教材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的讲述,热衷于高深的理论阐释和复杂的模型推导,忽视理论在现实中的应用。这样虽然能够使学生较快地掌握专业基础理论,但也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对一些理论在现实中的应用缺乏了解,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的能力很难得到提高。

3.教学过程缺乏互动,课堂气氛沉闷

在教学活动中,“教”与“学”本来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一个过程。但在西方经济学的教学实践中,部分教师往往对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互动关注不够,只是围绕“教”做文章,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上课时只顾按照事先准备好的课件放映、讲授,而不注意观察学生的表情和反应。结果总是教师在台上滔滔不绝,学生在下面昏昏沉沉,课堂气氛沉闷也就在所难免。

(三)学生学习方面

1.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兴趣不高

虽然西方经济学课程是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和核心课,但在实践中,除了部分准备考研的学生,大部分学生仍只是抱着“拿到学分、及格万岁”的态度来学习。同时,教材中大量几何图形和数学推导的存在也使得一部分学生从一开始就对这门课程就产生了畏难情绪,学习兴趣不高。

2.数学基础薄弱

财经类高校的学生虽然是文理兼收,但大多数学生的数学基础比较薄弱,文科生自不必说,有一部分理科学生也正是因为数学底子薄才放弃了理工类院校而选择了财经类高校。进入大学之后,财经类高校所开设的经济数学和高等数学的知识通常也比较简单,这些都使得部分学生在学习西方经济学时感到为难和吃力。

3.学习方法单一

目前,大多数高校西方经济学课程的考核采用的都是闭卷考试的形式,考试试题以课本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为主,对经济学前沿问题以及运用经济理论进行综合分析的试题涉及较少。这就使得部分学生过度关注课本基本知识,学习内容仅限于教师课堂上讲授的内容,鲜有去找课外书籍自修的,即便有也多是一些辅助课本内容的习题册,能主动寻找并阅读经济学书籍、期刊杂志,关注经济学发展前沿问题以拓展知识面的寥寥无几[5]。

三、财经类高校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建议

从西方经济学课程的特点出发,针对财经类高校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教学改革。

(一)课程建设方面

第一,选择适应教学需要的教材。一方面可以在教材中增加对非主流经济理论以及经济学前沿理论的论述,使学生对西方经济学有一个比较完整和动态的了解;另一方面,要及时更新教材中的案例,在选用西方经济案例的同时,尽量增加中国的经济学案例,以消除学生的陌生感,更好地用西方经济学的理论来分析中国的现实经济问题。第二,增加教学学时。可以在现有宏、微观各54学时的基础上增加至各72学时,共计144学时。第三,改善课程设置。尽量在学生学完高等数学的课程,最起码也得在学完微积分课程之后再开设西方经济学课程,以减轻教师和学生的负担,提高教学效果。

(二)教师教学方面

第一,教学方法多样化。要改变单纯依赖多媒体教学的单一教学方法,根据不同的授课内容,将传统板书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参与式教学法等教学方法相结合,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果[6]。第二,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将西方经济理论同中国繁荣、灿烂的经济实践结合起来,并采用生动的、丰富多彩的案例进行教学,以加强学生实践环节的学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加强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气氛。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可以通过提问、分组讨论等形式使学生真正参与进来,使“教”与“学”相互协调、相互激励、相互促进,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

(三)学生学习方面

第一,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提高学习兴趣。可以通过解释西方经济学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这门课程的重要性,端正学习态度;同时,尽量弱化数学推导,强化理论应用,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提高学习兴趣。第二,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给学生复习经济学中所要用到的数学知识。第三,考核方式多元化,改变学生学习方法单一的状况。在教学实践中,可以将笔试、口试、作业、讨论、课程论文等多种考核方式相结合,以引导学生在关注课本基本内容的同时,关注经济学前沿理论和经济实践,拓宽经济学视野,真正做到学以致用[7]。

参考文献:

[1]乔雅君.财经类高校《计量经济学》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商界,2010,(5).

[2]高鸿业.西方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3]刘越.提高西方经济学本科课程教学效果的路径——兼论西方经济学课程的特点[J].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2,(3).

[4]朱平安,李冲,范嘉毅.对《西方经济学》教学方法改革的思考[J].中国集体经济,2010,(6).

[5]林哲煜,等.大学生《西方经济学》课程学习状况调查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2,(21).

[6]李雪苑.高校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思考与建议[J].财会月刊,2013,(4).

[7]徐若梅.地方普通本科院校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与实践的探讨[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3,(1).

Abstract:Western Economics is the basic and core course for the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pecialty.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western economics, the study believes that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teachers teaching and students learning in finance and economics universities teaching practice. Accordingly, we must carry out the teaching reform to optimize the course construction and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Key words:western economics; teaching reform; finance and economics universitiesendprint

猜你喜欢
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
浅议融合创新创业教育的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