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大医之心,做急诊患者的“生命守护神”

2014-09-02 08:06凌寒聂红霞
中国当代医药 2014年19期
关键词:甲流石家庄市急诊科

凌寒++聂红霞

鼻梁上架着一副眼镜,个子不算魁梧高大,但腰杆笔直,身材胖瘦适中,走起路来足下生风,说起话来声音温和、条理清晰,完全没有年逾半百的人一般都有的“暮气”。

——这是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一医院急诊科主任王生池给记者的第一印象。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王生池主任行医30多年来,从死神魔爪里救活了两万多条生命;他为一个又一个濒临绝望的人重新打开了生命之窗;30多年岁月积淀下的医术、品德的深厚修养,被患者誉为“生命驿站的守护神”……

“给人做嫁衣”

干出一项“行业第一”

因为母亲是名医生,在晋南古城长治出生的王生池,从小就掉进了“医生圈子”,直到长大成人,结婚成家,也没能跳出这个“圈子”——除了他的母亲外,他的舅舅也是一名医生、大哥在医院工作、大姐是学医的、小妹也拿起了手术刀。王生池走上工作岗位后,又娶了一位女军医;儿子也继承“家学”,穿起了白大褂……

谈起往事,王生池主任感慨地说:“也许是受家庭氛围的影响吧,上世纪80年代初,正是医疗行业青黄不接的档口,我在大学毕业后,拿起听诊器和手术刀,回到山西省长治市和平医院当了一名医生;20多年前,调来石家庄工作,当了一名急诊医生。因为急诊工作的特殊性,直到今天,我一共就请了7天的事假,是为了陪我母亲在长治一家医院里治病。除此之外,其他节假日我从没休息过,医院有病人急需抢救,我随叫随来,不管是白天还是晚上……”

采访时记者了解到,1990年,王生池从山西长治调到石家庄第一医院工作。当时,医院领导对他说:“急诊科正缺人手,你年轻能吃苦,技术过硬,这是一个施展本事的好平台。”王生池二话没说,就爽快地答应了。“其实,当时我心里也明白:急诊科医生干的都是最苦、最累,风险最大的活儿,而要想提高医疗技术却很不容易。因为除了紧急抢救时用得着急诊医生,后续治疗便是相关科室医生的工作了;所以有一技之长和治疗经验的医生,一般都不愿干这种‘给人做嫁衣的活儿。”

然而,在新的工作岗位上,王生池却渐渐发现:由于当时的医疗技术和条件的限制,让很多院外突发心脏病患者,被送到医院就已经错失了抢救良机,那种生死离别的场面,让他至今都刻骨铭心。

1995年,已经担任石家庄市第一医院急诊科主任的王生池向医院领导建议:创建重症监护室,亦即现在的ICU(重症病房)。这个建议得到了领导的大力支持。于是,王生池率领急诊科医护团队,在全国同行业中第一个建立起了急性心肌梗死绿色生命通道。此后,王生池和他的同事们针对越来越多的心肌、脑梗死患者,提出了“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大脑”的抢救理念,提前把各种急救药品放在科里的专用冰箱中,病人不用先办住院手续,即可直接推进ICU开始治疗抢救。

对于一名急危心、脑梗塞患者来说,让心脏复跳只是临床治疗的第一步,远远解决不了脑复苏这个关键问题,而且还有可能遇到肺部感染、肾脏衰竭等一系列的“生命难关”。但重病监护室的建立,不仅为这些疑难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平台,切实有效地提升了抢救成功率,而且还为急诊医生提高综合治疗能力拓展了发展空间,凸显了急诊科在医院救治病人中的重要作用,给那些急、难、险、危的生命,带来了更大的生存希望和康复机会。

突发灾难中的医者风范

2003年春天,一场自南向北、悄然而来的“‘非典黑旋风”,把全国很多医务工作者推到了抵御疫情的最前沿。在抗击“非典”的战斗中,作为急诊科主任的王生池,一直坚守在第一线。当时,医院抽调急诊科、呼吸科、放射科、检验科等科室的医护人员80多人,临时组建了“发热科”——包括发热门诊、检验、放射及发热隔离病房,另增加了一个发热普通病房。这支新组建的“抗击‘非典敢死队”的前线总指挥就是王生池。在那60个抗击疫情的日日夜夜里,王生池没有离开过医院半步。

一天下午6点多,已经连续工作了一天一夜的王生池刚回到办公室,准备喝杯水休息一会儿,办公桌上的电话忽然又响了:一位刚从疫区坐火车来的姑娘,发烧咳嗽得很厉害,已经出现呼吸困难,需要立即组织抢救!

接完电话几分钟之后,王生池便出现在抢救现场。他十分镇定地指挥医护人员,紧急采取急救措施。气管插进了患者的喉咙,输液瓶挂上了,静脉注射针头扎进了手臂上细细的血管里……一口气抢救了3个小时之后,那位姑娘的病情终于稳定了,王生池和他的同事们也长出了一口气。之后,王生池顾不上休息,马上在现场与几个专家分析病情,进一步制订后续治疗方案。当他把这一切都忙完时,已是深夜,人们早已进入了梦乡……

“发热科”成立之初,全国各地疫情肆虐,尤其是与石家庄“近在咫尺”的北京,正处于疫情高峰期。由于当时医学界对SARS病毒的认识十分有限,因而医务人员的感染率在25%左右,甚至不断爆出医务人员因此殉职的消息。当时,发热隔离病房的很多人都没从事过传染病的防治工作,所以诸多医务人员惶恐不安。为了消除大家的“恐非心理”并掌握第一手资料,王生池第一个穿上隔离衣进入隔离病区,为每一位病人诊治,与病人零距离交谈,为患者查体,亲自制订治疗方案及观察病情。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感染着全科人员,渐渐消除了大家的恐慌心理。很快,在王生池的感召下,全科医务人员便全力投入到抗击“非典”的临床一线工作中。

在抗击“非典”的60个日日夜夜,王生池几乎每天都穿着厚厚的隔离衣、隔离鞋,在隔离病房忙碌着。那场“‘非典阻击战”打下来,王生池和他的发热科团队共排查发热疑似病人3162名,抢救发热病人300余人次,上报疑似SARS 感染者8例。在突如其来的疫情重压下,出色地承担起了医务工作者在突发事件面前的神圣职责。

事实上,近些年来,随着公共卫生的突发疫情不断来袭,急诊科在医疗机构中的重要地位已经渐渐凸现出来。2009年4月,当墨西哥刚发现“甲流”疫情,已有了暴发的危险时,王生池就敏锐地意识到了疫情的严重性,他立即通过互联网搜集相关资料,密切关注疫情的传播态势。2009年11月13日,急救车送来了一位23岁的孕妇。她因感染了“甲流”面部青紫,口鼻流着血性痰液,呼吸已极度困难,随时都会有生命危险——后经确诊,她是石家庄首例“甲流”患者。

危急时刻,王生池表现出了医者的镇静和果断。那天,病人送到医院时夜已深了。王生池和专家们连夜会诊、抢救。他从呼吸机的参数调整、药物的使用数量到对胎儿的观察、孕期指导以及家属情绪的安抚,每一个细节都考虑得非常周到。经过一周的精心治疗,那名孕妇逐步脱离了危险。没多久,那名孕妇作为石家庄首例“甲流”患者,便康复出院了。

这次成功救治的病例,使王生池和他的团队累积了抗击“甲流”的宝贵经验。此后石家庄市第一医院收治的21名“甲流”重症患者无一例死亡,共诊治发热患者7000多人次,配合疾控部门对疑似病例采样近20次——在凶猛的“甲流”疫情面前,王生池和他的团队不仅创下了一个又一个抢救史上的奇迹,而且还在他的建议下,15天之内建立起了一个面积550平方米、拥有21个房间、同时可接纳20人的重症患者新的感染性病区。“甲流”新病区建立后,王生池每天早晨不到7点开始会诊、查房,9点又要赶到“甲流”重症病房开始早晨专家会诊……

回忆起这些往事,王生池感慨地说:“选择了医生这个职业,就要无怨无悔。在危难之时,我们理应承担起一名医生最起码的责任——任何一场危及民众生命安全的疫情蔓延时,别说流汗,即使流血,当医生的都要往上冲!”

王生池说,在抗击“非典”和抗击“甲流”的两场战役中,他感触最深的是:在医患携手对抗疫情的过程中,医患关系和谐了。患者最尊重的人是医生,医生最关爱的人是患者,全社会都对这个职业有了新的认识。医生用血汗和奉献精神,获得了社会更为坚实的信任。

抗击“甲流”那一年,王生池高票当选为“感动省城十大人物”。

用大医之心对生命负责

一名刚进城的小伙子,在建筑工地上被电击,心脏已停止了跳动;一名中年男子,在酒场上和哥们儿斗酒豪饮,倒下休克了;一名八旬的老太太,心肌梗死,昏迷不醒了;一名来华交流的美国教授,急性心衰,气若游丝……多年来,王生池和他的急诊科团队,面对一个又一个被送来的急危病人,创造生命的奇迹,已经成了他们永远追寻的目标。

王生池是国内较早(1984年)开展深静脉穿刺技术临床应用的医生。这项技术的临床应用为重症患者开启了一条新的生命通道。那是一个冬天的深夜,他刚上床休息,手机突然响了起来。医院通知他马上到急诊室帮助抢救病人。王生池赶紧穿衣下楼,一路小跑着来到急诊抢救室。病人酒精中毒,已处于深度昏迷,四肢僵硬,心跳微弱。专家会诊后决定,先给病人洗胃。但因患者情况特殊,专家们几次插管都没有成功。如果不给患者洗胃,这条命肯定就救不活了。

王生池当机立断,采用先插气管保证呼吸,再插食管洗胃的方法,并亲自动手——10秒钟后,气管插管成功,在人工辅助通气下,成功洗胃——他成功了!

为了保证抢救药物快速准确到位,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行锁骨下静脉穿刺。这种技术操作难度很大,而且如果操作出现偏差,就会给患者造成气胸或血胸,导致死亡事件发生。王生池在征得患者家属同意和理解的前提下,果断给这位患者实施了穿刺手术治疗。从头一天晚上到第二天中午,王生池和他的助手们一刻也没离开过患者。十几个小时之后,那名在奈何桥上转了一圈儿的患者终于睁开了眼睛,头脑也逐渐清醒了……

——这是发生在1987年的一段往事。

从1987年抢救那名生命垂危的患者开始,王生池即开始在临床上采用深静脉穿刺技术抢救危重病人。20多年来,他共做了6000多例,仅有一例发生了意外,那是一位70多岁的老人,在床上瘫痪了8年,全身浮肿,多次住院维持治疗。当那位高龄患者再次突发脑血栓抢救时,全身都找不到血管输液的地方了,在这种情况下,只好做穿刺手术……

事后,虽然家属对这次手术意外都很理解,但是,王生池却把这次教训当成了大事儿,时刻给自己和青年医生敲警钟。他说:千分之一的意外,对患者家属来说就是百分之百的绝望!

23岁的建筑工人王某拉闸断电时,突然被漏电的电闸击倒了。10分钟之后,几名工人用木板把他抬到了医院急诊室,但王某的心已经停跳了。王生池主任一边给王某做人工呼吸一边让医生给他打强心针,并准备紧急抢救。一小时之后,王某的心脏跳了起来。谁也没想到患者第二天因脑损害出现了抽风,四肢抽搐,浑身肌肉剧烈地收缩,病情十分凶险!王生池立即采取静脉止抽药物的输入措施。药物止抽只是临时抢救办法,在此基础上要进一步治疗,患者就要进入高压氧气仓。对于一个随时都可能抽风的患者来说,进入高压氧气仓是十分危险的,但是如果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王某就有可能变成植物人。这时候,王某的父亲很果断地在儿子的治疗书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主治医生在王生池主任的指导下,调整了患者待在高压氧仓里的时间。经过一周的高压氧仓治疗,王某终于有了意识,眼睛眨动了,认出了父母和姐姐,开始能跟医生简单地比划着说话了。20天之后,王某出院时,他哭着给救命的医生们跪下了……

类似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因下壁心肌梗死被王生池抢救过来的刘师傅,把王生池当成了救命恩人。自1995年开始,每年的年三十儿晚上,过年出锅的第一碗饺子,刘师傅都要亲自送到王生池所在的急诊值班室里,这么多年来,从未间断,并成了他们的一条“家规”……

春华秋实。因为工作成绩突出,2008年,王生池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09年当选感动省城十大人物;2010年荣获全国劳动模范;2011年,又被评为“石家庄十大名医”……

30多年的医路走过来,从事急诊医学临床工作的王生池,被患者称之为“生命的守护神”。在采访中他说:我们的医院是公益的,医生是为全体人民服务的。每一个生命对医生来说,都是同样的珍贵。我要用心尽力救治病人,才对得起这份神圣的职业……

专家简介

王生池,现任石家庄市第一医院名誉院长、急诊科主任。重症医学科主任,系中华医学会急、危、重症论坛专家委员会委员,河北省医学会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河北省医学会急诊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河北省院前急救中心(站)管理分会副会长;石家庄市重症医学质量管理与控制中心主委,石家庄市重症医学分会主任委员,石家庄市急诊医学分会候任主委。曾先后到日本、北京、上海等国内外大医院学习研修,在心、脑血管疾病等危重症抢救领域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带领急诊科团队创造了多个全国及全省第一,如第一个在全国建立了急性心肌梗死急救绿色通道(1985年),在省会急诊科建立了首个重症监护室(ICU)等。发表论文50余篇,获省、市科研成果奖7项。2000年被河北省石家庄市政府记二等功,2001年获市级优秀共产党员,同年被评为石家庄市卫生系统知名医学专家,2003年被河北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授予省会“服务明星”称号,2004年被评为石家庄市劳动模范,2005年获河北省五一奖章,2008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10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

猜你喜欢
甲流石家庄市急诊科
急诊科护士分层培训的实践与探索
分析急诊科脑出血昏迷患者抢救治疗的临床效果
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A letter to the young
骆驼怕甲流?
马英九接种 甲流疫苗
甲流蔓延令印度恐慌
甲流警告被提至最高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