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文菁
摘要:如何解决作文无话可说的问题?首先,培养写作的兴趣;其次,要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再次,应该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积累丰富的阅读材料。此外,教师的命题可以“由粗到细,从放到收”。如果学生平时多注意这几方面,我想作文就不会是一件头疼的事了。
关键词:作文无话可说;兴趣;留心生活;阅读习惯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3-261-01
语文是学生最熟悉的学科,是学生接触时间最长的学科,也是许多学生最头疼的学科,主要原因就是怕写作。他们对作文大多发出这样的感慨:“我该写什么呢?”作文选上的那些“送伞”、“半夜送医院”“朋友误会”都写腻了,又觉得生活单调枯燥没什么值得写的,加上课业负担重,每天家庭——学校两点一线,或寝室——教室——食堂三点一个平面,让他们面对作文更是一筹莫展。即使勉强写出来的作文不是空洞、僵化,就是编故事、说假话,有些能说真话、抒真情,但往往是苦闷、孤寂、失落、迷惘情感的渲泄,表现出一种青少年不应有的空虚消极心态。看着学生作文课上抓破脑皮、绞尽脑汁、匆忙翻书的困窘景象,身为语文老师,我不禁思考:如何让学生有话可说?如何让学生快乐写作?如何让学生拥有一只神笔呢?
首先,兴趣是关键。俗话说:“乐此不彼”,要学好一种东西,兴趣至关重要。它是获得知识进行创造性创作的一种自觉动机,是鼓舞和推动学生创作的内在动力。所以在写作教学中,必须鼓励学生大胆创作,培养他们创作的兴趣,而推荐发表文章是激发学生创作的一个好办法。每次评讲作文时都会选一些较佳的作品大声朗读,并粘贴于班级的学习园地中,同时推荐好文章到校刊和报纸。当学生看到自己的文章变为铅字时都非常高兴,大大提高了他们的写作积极性。此外,教师可以多跟学生交流自己写作的感受,让学生渐渐觉得作文不仅仅是考题、是升学的拐杖,写作更是一种需要,一种抒发情感的需要,以此来培养写作的兴趣。
其次,要细心观察、善于思考、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现在学生会发出“没什么可写”的呻吟,一方面是因为沉重的课业负担使生活枯燥、单调,很少能体验到生活的情趣,找不到可写的材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另一方面并不一定都没有材料可写,而是思维水平低,不善观察,懒于思考,思路狭窄, “身在宝山不识宝”,对周围事物熟视无睹。他们大都说:“我身边没发生什么特别的事情啊?”其实,作文并非一定要写轰轰烈烈的大事,否则哪来的“以小见大”,“细微之处见真情”?要学会为生活感动,善于从身边选材,从小事中挖掘其深远的意义。记得有一回布置学生完成一道半命题作文“ 悄悄来了”,班上很多学生都写“成功悄悄来了”、“快乐悄悄来了”、“成长悄悄来了”等等一些十分常见的题目,正当我感慨文章毫无新意时,一篇“窗边的眼睛悄悄来了”让我眼前一亮。文章用充满感情并不乏幽默的语言描写了他们的班主任为了监督班上同学认真听课,经常在教室后门偷偷观察大家上课的事。大部分学生看到老师这样不是觉得紧张就是觉得反感,从不多留心想想老师这么做的原因。而这个细心的同学却从这一很多学生早就习以为常的现象中体会到老师的用心:“我也曾多次凝望过那双眼睛,里面满是希望,原本犀利的目光在同学们朗朗的读书声中也化得慈祥。”并在文章最后对老师表达了真心的理解和关心:“我们要自觉做好,让那双眼睛也多去看看美丽的风景。”这样,小作者留心观察并思考这一校园中不起眼的小事,不仅让文章题材新颖,更是生动描绘了一位关心学生的好老师,表达了自己对老师的理解和敬意,成就了一篇优秀作文。
同时,在留心生活、仔细观察的过程中,有许多能令人动情的场面是稍纵即逝。学生一般不留心这动情的瞬间,以致失去了感知生活的最佳时机;或是当时感受到了,却因为没有及时记录而遗忘了。所以要求学生多写片段,多记随笔 ,有了感受,就及时动笔,抓住灵感,自觉去作文,点点滴滴积累。这样,写作时选题材就好像是去仓库里取东西一般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再次,应该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积累丰富的阅读材料。古人提倡“多读多写”,阅读与写作相互依存。多读书是丰富写作内容的重要途径之一。而且对于阅历十分有限的学生来说“书是有字的生活”,只要学生设身处地地带着相应的情感去阅读,书中所表现的生活情境,就一样能够感受得到。因此大量阅读古今中外文学名著及其他相关书籍,既可以继续扩大学生的生活视野,扩宽知识面,又可以引发学生的写作欲望,提高鉴赏能力,还可以逐步丰富他们的语言、词汇、写作素材,领会和掌握一些基本的写作规律。
此外,教师的命题也很重要。如果命题经常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学生自然越来越害怕作文。平时命题时可以“由粗到细,从放到收”,教师可在一定范围内,把作文要求及目标确定好后,鼓励学生大胆写,先克服畏难心理,再慢慢加大命题的难度。同时可以适当淡化对写作技巧的指导,要让学生改变那种以为只要有精美的语言、精巧的结构、奇崛的首尾、照应、伏笔之类的,就是好文章的作文观,注重开启生活、情感这一源泉,唤起学生积极思维,敞开学生积累的仓库,使他们确实有话可说,而且“不吐不快”激起学生急于表达的愿望。学生的思维触角一旦能够纵向延伸、横向扩展,就能摆脱无话可说的困境。
这是我在作文教学中的一些想法,并在实践中取得一定成效。但写作能力不是一时半会就能提高的,它需要积累,是循序渐进的。如果教师多指导学生平时注意留心生活、勤于思考、积极阅读,乐于动笔,我想作文就不会是一件头疼的事,学生也能体会到古人写作时“下笔如有神”的畅快感。
参考文献:
[1]王立根.作文智慧.海峡文艺出版社
[2]杨启平.谈作文教学中的几个问题.杭州出版社
[3]李吉林.向生活开放.山东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