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校企双主体育人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实践

2014-09-01 15:09杨洪元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16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

摘要:校企“双主体”育人是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近年来广西职业技术学院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按照教育部“四合作”要求进行了校企合作新模式的有效探索,通过与合作企业共同实施具有“校企双主体育人”下的“三阶梯四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学组织形式、课程开发、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展开研究与实践,取得了良好效果。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双主体;构建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6-0178-03

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出台和逐步落实,我国高职教育发生重大改革。在原有“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模式基础上,2010年高职校长论坛上,学者们明确提出校企“双主体”模式,即高职教育实施的主体一个是学校,一个是企业。由学校和企业构成的“双主体”,其根本目标和共同的责任是相同的,即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高端技能型的人才[1,2]。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是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国家骨干高职示范性院校建设立项专业,创建于1996年,目前已与广西农垦明阳生化集团股份公司、桂林吉福思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等进行长期校企合作,专业坚持立足广西生物质能源及糖业循环产业,以生物质能源及糖业循环产业人才需求能力标准为参照基准,以提高学生就业竞争能力为目的,利用学校与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构建和实践了“校企双主体育人”下的“三阶梯四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以“工学结合、教学做一体化”岗位零距离教学实践,培养具备生物产品生产、检测及营销职业能力的高端技能型人才,积累了丰富的校企合作经验,取得了良好效果[3]。

一、校企“双主体”育人的本质特征

校企“双主体”育人是我国高职院校“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教育改革不断深化下发展而来的一种更深刻的人才培养模式,这一模式的本质特征是企业由参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转变为与高职院校具有同等地位的人才培养主体,两个育人主体在校内、校外两种不同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的交融中,共同承担应用型、高级技能型人才培养任务。这一模式不同于让学生简单地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也不同于校、企简单地共建实习、实训基地,而是要通过校、企“双主体”主动合作、深度融合,共建“实习+教学”的校内外“专业教学点”,即“教学企业”,共同推进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4]。“双主体”育人模式更加明确学校、企业双方在人才培养中的主体地位,让企业发挥学校人才培养的另一阵地的作用,真正承担起人才培养的责任。

二、“校企双主体育人”下的“三阶梯四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本专业于2008年与广西农垦明阳生化股份有限公司、桂林吉福思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共同设计、实施了“三阶梯四结合”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见表1),通过“校企双挂”、“引派结合”实现专兼职教师在校企项目间的互动互助、以真实设备和真实生产任务为载体开展项目教学、实施“技能鉴定与课程考核相结合”的“课证融通”制度、推行顶岗实习与预就业相结合等措施,实现学生职业基本能力培养、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职业综合能力的阶梯上升。考虑生物企业生产项目现场应用性强、工艺控制能力和实施能力要求高等特点,实施“三阶段八学期”的教学组织模式(见上页表2)。

三、“校企双主体育人”下的“三阶梯四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

1.建设专业理事分会,整合社会资源。由于本模式对合作企业的要求很高,经过调研,我们选择了桂林吉福思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广西农垦明阳生化集团有限公司等有影响力的大型生物企业作为专业理事分会的主要成员,这些企业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主营产品、生产技术等方面成为了区域内生物质能源、植物提取物、生物化工产品的领头羊。近两年,本专业与这三家企业从起初的学生实习就业合作发展到目前共建“明阳生化订单班”、“吉福思订单班”、“赢创订单班”、技师工作站等的合作载体,解决了本模式实施过程中所需的师资和设备,也解决了学生实习实训和就业等方面的问题。

2.实施“三阶段八学期”的教学组织模式。在第一、第三、第六和第八学期分别安排学生到广西农垦明阳生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桂林吉福思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等7家紧密型,以及26家松散型的合作企业比较开展专业认知实习、习岗、跟岗和顶岗实习。以岗位认知、企业文化、生产安全、生产工艺的控制和实施等项目作为实训实习项目,实现学生—学徒—准员工的角色转变,递进式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

3.推行“项目导向、工学交替”等教学模式。有针对性地对优质专业核心课程及其他相关课程实施“项目导向、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其中,《燃料乙醇生产技术》是最典型的理实一体化课程,安排在校内生产性实训中心、明阳生化厂中校,由校内专任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共同承担教学和管理,以完成“木薯酒精”生产项目为导向的教学任务。同时,采用分组、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在“做”的环节采取小组角色轮换等措施(如轮流做“班长”、“工段长”等),以培养学生满足各个岗位需要的综合职业能力。

4.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环境。本着校企双方人财物的互利共赢原则,校企合作共建了较为完善的校内外实验实训基地。在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方面,一是由学院投资300多万元,合作企业技术骨干参与设计,校企共建了校内生物制品中试线、生物化工仿真等实训室;二是毗邻学院的广西农垦明阳生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赞助本专业150多万元的教学设备,学院投资110万元,在公司内建设了一条300平方米的木薯酒精中试实训线,作为明阳生化厂中校;三是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等措施,南宁中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等企业将部分生产任务转移到教学上,使该实训基地更接近真实工作环境。在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方面,考虑工学结合过程中人、财、物实施的可行性,结合区域内三点(农垦/南宁/北部湾)、三圈(明阳工业园区/百里密集区/百里之外的定点区)生物企业分布的特点,由广西农垦明阳生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桂林吉福思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等企业提供场地、设备、技术、信息、生产项目和相对稳定的实习岗位,新建了11个校外实习基地,使校外实训基地达到28个,每年接收半年以上的顶岗实习达560人次,预就业150人次,接纳教师锻炼50人次。endprint

5.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近年来,学院分别落实了《教师挂职锻炼管理办法》、《兼职教师管理办法》和《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关于双师素质教师的认定办法》等相关制度,全面推行了“学校+企业”双专业带头人培养工程、“双师素质教师培养工程”、“兼职教师队伍培养工程”,建立了28人的兼职教师库,形成了“学校+企业”双专业带头人的模式,专业教师中双师素质比例达100%,专兼教师比例达1:1,兼职教师承担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量超过40%。通过这些举措,一方面学生实习安排、管理、沟通和学生就业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另一方面通过“工学结合、校企互动”的实践,学生从中获得了最新的来自社会实践的专业知识、管理知识和服务理念。

6.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模式长效运行的体制机制。良好的组织机构和运行机制是“工学结合、校企互动”人才培养模式能顺利进行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一是在学校建立“技师工作站”,在武鸣东盟工业园建立“教师工作站”,激活“校企项目双向融入”机制,提高教学团队整体执教水平;二是以学院非粮生物质能源产教合作平台建设项目为契机,完善实习实训基地的运行机制,健全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管理办法、学生校外生产实践管理办法、顶岗实习管理办法等制度。

四、取得的效果

从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校企“双主体”育人下的“三阶梯四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项目实施的效果看,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参与者找到了校企合作的结合点,都从中获得了利益,实现了“多赢”。

1.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大大提高。充分利用广西农垦明阳生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合作企业,把本专业的课堂教学延伸到企业工作现场,共同开发了契合生物制造工作实际的实习任务书及指导书,建立了比较完善的专业共享教学资源,进一步强化了专业实践教学的过程管理和质量监控,完善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运行机制,确保了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道德培养的培养质量;同时,学校教师通过对顶岗实习的长期指导,丰富了校内专任教师的实践经验,进一步完善了教学内容;此外,把学生的就业工作前移,使就业与教育紧密联系在一起。2010年、2011年毕业生持双证率达100%,一次性就业率达75.3%,专业对口率达78.2%,就业薪资均高出当地人均工资水平。在校企合作机制等6个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特别是教学改革方面有9个项目如优质专业、精品课程、课程教学团队、实训基地等获得了自治区级以上的荣誉。

2.学校降低了专业办学成本。以能力为本位的高职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教育是耗资比较大的一种教育,集中表现在生物企业设备投资大、设备运行环境与成本要求高、技术保密性强等特点,要实现校内实训实习环境与企业岗位的无缝对接,单纯依靠政府或学校是难以满足其发展需要的。通过高职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三阶梯四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学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充分利用了合作企业资源,如广西农垦明阳生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明阳生化厂中校,将木薯酒精生产技术课程搬到企业,同时聘请企业技术骨干现场授课等,使专业办学成本大大降低。

3.企业降低了培训用人成本和风险。通过和企业的深度融合,企业在校企合作中把自己的用人要求贯穿到了学生教育培养的过程中,使学生在学校学习的同时,在企业接受了职业教育与培训,参与了企业的生产实践,熟悉了企业的经营理念和作业流程,接受了企业的文化,给企业创造了一定的价值,并打造了自己所需要的高技能人才。近两年,专业通过“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把企业的特殊教育与培训与职业院校的一般教育与培训有机地结合起来,把企业的用人目标与职业院校教育有效地结合起来,降低了企业的用人成本和培训风险,缓解了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压力。

参考文献:

[1]马雪洁.基于“校企双主体”的高职数控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J].职业教育研究,2012,(10):28-29.

[2]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3]黄建平.高职院校涉农专业群的改革和建设[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4]向智林.基于“双能力”的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11):128-129.

基金项目: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改工程项目(桂教高教【2010】130号)。项目名称:高职食品生物类特色专业建设的研究和实践。项目负责人:杨洪元。

通讯作者:杨洪元(1971-),四川剑阁县人,副教授,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食品生物技术方面的科研、教学及教学管理。endprint

5.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近年来,学院分别落实了《教师挂职锻炼管理办法》、《兼职教师管理办法》和《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关于双师素质教师的认定办法》等相关制度,全面推行了“学校+企业”双专业带头人培养工程、“双师素质教师培养工程”、“兼职教师队伍培养工程”,建立了28人的兼职教师库,形成了“学校+企业”双专业带头人的模式,专业教师中双师素质比例达100%,专兼教师比例达1:1,兼职教师承担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量超过40%。通过这些举措,一方面学生实习安排、管理、沟通和学生就业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另一方面通过“工学结合、校企互动”的实践,学生从中获得了最新的来自社会实践的专业知识、管理知识和服务理念。

6.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模式长效运行的体制机制。良好的组织机构和运行机制是“工学结合、校企互动”人才培养模式能顺利进行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一是在学校建立“技师工作站”,在武鸣东盟工业园建立“教师工作站”,激活“校企项目双向融入”机制,提高教学团队整体执教水平;二是以学院非粮生物质能源产教合作平台建设项目为契机,完善实习实训基地的运行机制,健全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管理办法、学生校外生产实践管理办法、顶岗实习管理办法等制度。

四、取得的效果

从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校企“双主体”育人下的“三阶梯四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项目实施的效果看,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参与者找到了校企合作的结合点,都从中获得了利益,实现了“多赢”。

1.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大大提高。充分利用广西农垦明阳生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合作企业,把本专业的课堂教学延伸到企业工作现场,共同开发了契合生物制造工作实际的实习任务书及指导书,建立了比较完善的专业共享教学资源,进一步强化了专业实践教学的过程管理和质量监控,完善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运行机制,确保了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道德培养的培养质量;同时,学校教师通过对顶岗实习的长期指导,丰富了校内专任教师的实践经验,进一步完善了教学内容;此外,把学生的就业工作前移,使就业与教育紧密联系在一起。2010年、2011年毕业生持双证率达100%,一次性就业率达75.3%,专业对口率达78.2%,就业薪资均高出当地人均工资水平。在校企合作机制等6个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特别是教学改革方面有9个项目如优质专业、精品课程、课程教学团队、实训基地等获得了自治区级以上的荣誉。

2.学校降低了专业办学成本。以能力为本位的高职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教育是耗资比较大的一种教育,集中表现在生物企业设备投资大、设备运行环境与成本要求高、技术保密性强等特点,要实现校内实训实习环境与企业岗位的无缝对接,单纯依靠政府或学校是难以满足其发展需要的。通过高职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三阶梯四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学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充分利用了合作企业资源,如广西农垦明阳生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明阳生化厂中校,将木薯酒精生产技术课程搬到企业,同时聘请企业技术骨干现场授课等,使专业办学成本大大降低。

3.企业降低了培训用人成本和风险。通过和企业的深度融合,企业在校企合作中把自己的用人要求贯穿到了学生教育培养的过程中,使学生在学校学习的同时,在企业接受了职业教育与培训,参与了企业的生产实践,熟悉了企业的经营理念和作业流程,接受了企业的文化,给企业创造了一定的价值,并打造了自己所需要的高技能人才。近两年,专业通过“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把企业的特殊教育与培训与职业院校的一般教育与培训有机地结合起来,把企业的用人目标与职业院校教育有效地结合起来,降低了企业的用人成本和培训风险,缓解了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压力。

参考文献:

[1]马雪洁.基于“校企双主体”的高职数控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J].职业教育研究,2012,(10):28-29.

[2]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3]黄建平.高职院校涉农专业群的改革和建设[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4]向智林.基于“双能力”的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11):128-129.

基金项目: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改工程项目(桂教高教【2010】130号)。项目名称:高职食品生物类特色专业建设的研究和实践。项目负责人:杨洪元。

通讯作者:杨洪元(1971-),四川剑阁县人,副教授,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食品生物技术方面的科研、教学及教学管理。endprint

5.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近年来,学院分别落实了《教师挂职锻炼管理办法》、《兼职教师管理办法》和《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关于双师素质教师的认定办法》等相关制度,全面推行了“学校+企业”双专业带头人培养工程、“双师素质教师培养工程”、“兼职教师队伍培养工程”,建立了28人的兼职教师库,形成了“学校+企业”双专业带头人的模式,专业教师中双师素质比例达100%,专兼教师比例达1:1,兼职教师承担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量超过40%。通过这些举措,一方面学生实习安排、管理、沟通和学生就业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另一方面通过“工学结合、校企互动”的实践,学生从中获得了最新的来自社会实践的专业知识、管理知识和服务理念。

6.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模式长效运行的体制机制。良好的组织机构和运行机制是“工学结合、校企互动”人才培养模式能顺利进行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一是在学校建立“技师工作站”,在武鸣东盟工业园建立“教师工作站”,激活“校企项目双向融入”机制,提高教学团队整体执教水平;二是以学院非粮生物质能源产教合作平台建设项目为契机,完善实习实训基地的运行机制,健全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管理办法、学生校外生产实践管理办法、顶岗实习管理办法等制度。

四、取得的效果

从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校企“双主体”育人下的“三阶梯四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项目实施的效果看,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参与者找到了校企合作的结合点,都从中获得了利益,实现了“多赢”。

1.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大大提高。充分利用广西农垦明阳生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合作企业,把本专业的课堂教学延伸到企业工作现场,共同开发了契合生物制造工作实际的实习任务书及指导书,建立了比较完善的专业共享教学资源,进一步强化了专业实践教学的过程管理和质量监控,完善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运行机制,确保了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道德培养的培养质量;同时,学校教师通过对顶岗实习的长期指导,丰富了校内专任教师的实践经验,进一步完善了教学内容;此外,把学生的就业工作前移,使就业与教育紧密联系在一起。2010年、2011年毕业生持双证率达100%,一次性就业率达75.3%,专业对口率达78.2%,就业薪资均高出当地人均工资水平。在校企合作机制等6个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特别是教学改革方面有9个项目如优质专业、精品课程、课程教学团队、实训基地等获得了自治区级以上的荣誉。

2.学校降低了专业办学成本。以能力为本位的高职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教育是耗资比较大的一种教育,集中表现在生物企业设备投资大、设备运行环境与成本要求高、技术保密性强等特点,要实现校内实训实习环境与企业岗位的无缝对接,单纯依靠政府或学校是难以满足其发展需要的。通过高职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三阶梯四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学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充分利用了合作企业资源,如广西农垦明阳生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明阳生化厂中校,将木薯酒精生产技术课程搬到企业,同时聘请企业技术骨干现场授课等,使专业办学成本大大降低。

3.企业降低了培训用人成本和风险。通过和企业的深度融合,企业在校企合作中把自己的用人要求贯穿到了学生教育培养的过程中,使学生在学校学习的同时,在企业接受了职业教育与培训,参与了企业的生产实践,熟悉了企业的经营理念和作业流程,接受了企业的文化,给企业创造了一定的价值,并打造了自己所需要的高技能人才。近两年,专业通过“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把企业的特殊教育与培训与职业院校的一般教育与培训有机地结合起来,把企业的用人目标与职业院校教育有效地结合起来,降低了企业的用人成本和培训风险,缓解了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压力。

参考文献:

[1]马雪洁.基于“校企双主体”的高职数控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J].职业教育研究,2012,(10):28-29.

[2]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3]黄建平.高职院校涉农专业群的改革和建设[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4]向智林.基于“双能力”的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11):128-129.

基金项目: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改工程项目(桂教高教【2010】130号)。项目名称:高职食品生物类特色专业建设的研究和实践。项目负责人:杨洪元。

通讯作者:杨洪元(1971-),四川剑阁县人,副教授,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食品生物技术方面的科研、教学及教学管理。endprint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模式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下保定市高校培养服务外包人才的路径研究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